第1252章 议论
在座的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蜀王世子夫妻目前是处于被变相圈禁的状态,蜀王世子妃是不可能象从前那般,自由出门交际的。但毕竟皇帝只是勒令蜀王世子在家读书而已,没有明旨罚他什么,理论上,蜀王世子妃也还是自由身,所以大家就在公众场合里就可以一起装傻,仿佛蜀王世子妃只是有事,才会有一段日子没出门与她们聚会玩乐一般,随口就问起她的近况来。
很快就有人把蜀王世子妃跟先前的话题联系起来了:“她也不容易,从前他们夫妻在蜀地时过得如何,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进京之后,她就一直陪伴蜀王世子左右,不离不弃的。生了小县主后,她身子一直不好,后来也没养起来,可即使如此,蜀王世子身边也没添人。那时候,我们谁说起蜀王世子妃,不是在感叹她苦尽甘来呢?虽说受了几年的苦,但有个知心的夫婿一辈子不离不弃,就比许多人都要有福气了。后来听说蜀王世子与小陈氏的传闻时,我还以为是别人在说笑呢,直到蜀王世子妃亲口承认了,我才知道那不是别人编排出来的。”
大家的心路历程都大同小异,纷纷道:“是呀是呀,我们也不敢相信呢。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从前蜀王世子生平无二色,其实只是因为没法有而已。等他能过上安乐日子了,可不就没法再老实下去了么?”
许多女眷都纷纷批判起了蜀王世子。其实宗室子弟纳妾的人也多,蜀王世子要纳就纳了,没什么稀奇的。可问题是,他先前宣扬自己的名声时,把他对妻子的专情与关心说得太多了,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温和知礼、爱妻爱子女,人品正直善良,只是受父亲与弟弟连累,才成了有罪之身的形象,结果如今人设崩了,之前因为他的人设而赞扬他的人有多少,后来粉转黑对他议论纷纷的人就有多少。在座的都是女眷,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能洗白的,差别只在于各人对蜀王世子妃的应对手段有不同的态度而已。
有人觉得蜀王世子妃很可怜,被丈夫坑了,自己病得七死八活的,孩子身体又不好,小女儿仍旧在宫中,为了女儿的身体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却不知道女儿能否有痊愈的希望。
也有人觉得蜀王世子妃太蠢,怎能因为丈夫几句甜言蜜语,就真个信了他?若是当初没有相信,后来就不会伤心失态了,更不至于病重,小陈氏没有空子可钻,也成不了蜀王世子的继室。若她只能做个妾,蜀王世子妃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还有人认为蜀王世子妃反应太过激了,就算蜀王世子心思不纯,她也该为了孩子坚强一点,只要她病情不加重,她活着一日,就没人能抢走她的正妻之位。蜀王世子喜欢小陈氏也没关系,本来也没别的女人能服侍丈夫,就算男人不开口,蜀王世子妃也该主动挑人的,这是她身为妻子的责任。小陈氏跟别的女子相比也没什么不一样,就让她进门做个妾又如何?蜀王世子妃守着一双儿女,将来爵位还是她儿子的,小陈氏不过是得几年宠爱而已。过几年再有新宠进门,小陈氏便再也不成气候。结果蜀王世子妃却闹得沸沸扬扬的,败坏了丈夫的名声,自己也没得好处,夫妻俩离了心,若是连累得儿子也被蜀王世子厌弃,将来爵位还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呢。作为妻子,她太过天真;作为母亲,她又太过不理智了。应对手段完全就是个渣,云云。
在座的女眷们各有观点,叽叽喳喳地议论了半天,就连湘王妃与休宁王妃也忍不住参与了一把,说起蜀王世子的近况,一直在家里读书,似乎还算老实。而蜀王世子府前些日子才发生的大火,把世子府的整个后院都烧光了,蜀王世子在书斋里抄的书,全都化为灰烬,据说他本来是打算万寿节时将这些书稿献给皇帝,好向皇帝表明自己的诚意,求皇帝开恩的,没想到如今一切都落了空。
休宁王妃叹道:“听闻他如今还整天抄书抄个不停呢,似乎是觉得万寿节还有些时日,他能抄得多少是多少,起早摸黑,怪辛苦的,我听了都觉得他可怜。若是他从前就一直这般老实,又怎会落得如今的境地?”
湘王妃道:“这就是吃过亏才知道好歹了。从前他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谁能想到他竟有那样的狠心?如今能知道错了,懂得悔改了,就不枉皇上罚他抄了这许久的书。皇上真真是宽宏大量了,也是真心为小辈们着想,盼着他们都能成材的。但愿蜀王世子是真的学好了,不要再辜负皇上的一片苦心才好。”
休宁王妃点头附和。众女眷也齐声应是,顺便还拍了两位王妃一番马屁。
众人议论一番蜀王世子,自然也免不了再提起世子妃。相比于身上不太干净的前者,蜀王世子妃除了在丈夫有外心的问题上不理智了些,基本上在众人心目中还是个相当贤良知礼的大家闺秀,众人对她如今的处境,都是同情为主的。
有人道:“从前她病得还没那么重时,也时常往东宫里,与太子妃娘娘甚是交好。如今……她病得似乎没那么重了,却不好再出门,太子妃娘娘也没再打发人去瞧她。小世孙昔日在宫中时,太子妃娘娘还时常去探望呢,对小世孙的日常起居也十分关照,结果如今……蜀王世子妃不方便倒罢了,她家小县主还在宫里呢,太子妃也没再留心过。”
这是在隐晦地指责太子妃了。其实,太子妃前些日子那一番作,宗室里也是很有意见的,只是不曾公开指责罢了。宗室里老一辈的女眷,大多站在太后那一边,就是小一辈的女眷,也觉得太子妃太乱来了。
很快就有人提供了最新的消息:“前儿蜀王世子府大火,听说他家小世孙受了惊吓,病了,又是发烧,又是上吐下泄的,把蜀王世子妃吓得半死。可他家又不好请大夫,宫里也没再派太医来请平安脉,后来还是蜀王世子妃求了守卫的士兵,给附近的临川郡王府送了信。临川太妃最是心善慈爱的,往日也常在宫中见到小世孙,便把她郡王府中的府医派了过去,这才让小世孙的病情稳定下来,如今还在吃药呢。所以说,世态炎凉。这男人在外头不做好事,到头来,却是家里的女人孩子遭殃。”
众人又是一番感叹。大家常进入宫闱,蜀王世子的一双儿女在慈宁宫里住得久了,大家都很熟悉,如今小县主还在慈宁宫中,却病情反复,不见好转,小世孙直接受父亲连累,被送回了家,别说调理身体了,生了病,连大夫都难请到。大家都觉得蜀王世子太过造孽了,就连原本还觉得他有些可怜的休宁王妃,也不再同情他了,只觉得他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众女眷聊得兴起,那湘王府的妯娌俩又有些不甘寂寞了。赵邛的嫡长兄之妻想要卖弄自己也是消息灵通,并且很有见解地,寻了个机会便插言:“我听说从前太子妃还想过要过继蜀王世孙呢!因此蜀王世子妃病重的时候,才会向太子妃托孤,太子妃虽不曾答应,却也对小世孙十分关照。可后来蜀王世子坏了事,她就不再提起此议了。如今东宫又即将有后,什么过继之说,自然也不必再提起。”
这个话题却有些敏感了。东宫过继不过继,并不是宗室们可以随意非议的。昔年为了此事而被处置的宗室,难道还少么?
湘王妃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孙媳妇一眼,嫌她不会说话,却非要显摆。另一个孙媳妇见状,想要替妯娌解围,便赔笑道:“太子妃娘娘这么做,也太过冷情些,其实孩子知道什么呢?怎么说丢开就丢开了?就算不过继,那也还是自家侄儿嘛。”
这个话题更敏感了!湘王妃气得要死,心道日后再也不能带这两个孙子媳妇出门了!就算在家时嘴甜,这出门开口就说错话的本事,也叫人吃不消!
休宁王妃有些不忍见老妯娌尴尬,轻咳一声,给儿媳妇使了个眼色。休宁王长子妃立刻便微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东宫有后,陈良媛如今气色很好,我几日前才在慈宁宫见过她,白白胖胖的,走路也利索。太后娘娘还说,她怀相很好,看那肚皮尖尖的,说不定便是个儿子呢。”
这就是相当受人欢迎的话题了。众女眷忙笑着应和:“是呀是呀,这可真是大喜事!”“只愿东宫早日添皇孙,我们也就能安心了。”“皇室兴旺,才是大昭的福气呀!”
等等等等。
可惜,在场的人里,象湘王府那两位一般没眼色的年轻女眷,并非一个两个,很快就有人从陈良媛身上延伸开去,讨论起了太子妃与楚良媛来。由于太子妃一直在替楚良媛向太子邀宠,宗室里听说过消息的,都觉得有些荒唐了。大家也清楚地察觉到了,太子妃很显然并不待见陈良媛。便有人好奇,陈良媛到底是做了什么,才会惹得太子妃如此不喜?
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因为陈良媛从来就没犯过什么错,她如今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了。宫里没人不喜欢她,连敏顺郡主都愿意与她在一处说话,除了禁足中的陈良娣以久,就只有太子妃看她不顺眼而已。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倘若陈良媛生子,楚良媛又一直未能怀上皇嗣,那太子妃又会如何对待那位小皇孙呢?还有生育有功的陈良媛,太子妃又会如何对待她?”
全场顿时静了一静。
很快就有人把蜀王世子妃跟先前的话题联系起来了:“她也不容易,从前他们夫妻在蜀地时过得如何,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进京之后,她就一直陪伴蜀王世子左右,不离不弃的。生了小县主后,她身子一直不好,后来也没养起来,可即使如此,蜀王世子身边也没添人。那时候,我们谁说起蜀王世子妃,不是在感叹她苦尽甘来呢?虽说受了几年的苦,但有个知心的夫婿一辈子不离不弃,就比许多人都要有福气了。后来听说蜀王世子与小陈氏的传闻时,我还以为是别人在说笑呢,直到蜀王世子妃亲口承认了,我才知道那不是别人编排出来的。”
大家的心路历程都大同小异,纷纷道:“是呀是呀,我们也不敢相信呢。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从前蜀王世子生平无二色,其实只是因为没法有而已。等他能过上安乐日子了,可不就没法再老实下去了么?”
许多女眷都纷纷批判起了蜀王世子。其实宗室子弟纳妾的人也多,蜀王世子要纳就纳了,没什么稀奇的。可问题是,他先前宣扬自己的名声时,把他对妻子的专情与关心说得太多了,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温和知礼、爱妻爱子女,人品正直善良,只是受父亲与弟弟连累,才成了有罪之身的形象,结果如今人设崩了,之前因为他的人设而赞扬他的人有多少,后来粉转黑对他议论纷纷的人就有多少。在座的都是女眷,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能洗白的,差别只在于各人对蜀王世子妃的应对手段有不同的态度而已。
有人觉得蜀王世子妃很可怜,被丈夫坑了,自己病得七死八活的,孩子身体又不好,小女儿仍旧在宫中,为了女儿的身体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却不知道女儿能否有痊愈的希望。
也有人觉得蜀王世子妃太蠢,怎能因为丈夫几句甜言蜜语,就真个信了他?若是当初没有相信,后来就不会伤心失态了,更不至于病重,小陈氏没有空子可钻,也成不了蜀王世子的继室。若她只能做个妾,蜀王世子妃又有什么可害怕的?
还有人认为蜀王世子妃反应太过激了,就算蜀王世子心思不纯,她也该为了孩子坚强一点,只要她病情不加重,她活着一日,就没人能抢走她的正妻之位。蜀王世子喜欢小陈氏也没关系,本来也没别的女人能服侍丈夫,就算男人不开口,蜀王世子妃也该主动挑人的,这是她身为妻子的责任。小陈氏跟别的女子相比也没什么不一样,就让她进门做个妾又如何?蜀王世子妃守着一双儿女,将来爵位还是她儿子的,小陈氏不过是得几年宠爱而已。过几年再有新宠进门,小陈氏便再也不成气候。结果蜀王世子妃却闹得沸沸扬扬的,败坏了丈夫的名声,自己也没得好处,夫妻俩离了心,若是连累得儿子也被蜀王世子厌弃,将来爵位还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呢。作为妻子,她太过天真;作为母亲,她又太过不理智了。应对手段完全就是个渣,云云。
在座的女眷们各有观点,叽叽喳喳地议论了半天,就连湘王妃与休宁王妃也忍不住参与了一把,说起蜀王世子的近况,一直在家里读书,似乎还算老实。而蜀王世子府前些日子才发生的大火,把世子府的整个后院都烧光了,蜀王世子在书斋里抄的书,全都化为灰烬,据说他本来是打算万寿节时将这些书稿献给皇帝,好向皇帝表明自己的诚意,求皇帝开恩的,没想到如今一切都落了空。
休宁王妃叹道:“听闻他如今还整天抄书抄个不停呢,似乎是觉得万寿节还有些时日,他能抄得多少是多少,起早摸黑,怪辛苦的,我听了都觉得他可怜。若是他从前就一直这般老实,又怎会落得如今的境地?”
湘王妃道:“这就是吃过亏才知道好歹了。从前他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谁能想到他竟有那样的狠心?如今能知道错了,懂得悔改了,就不枉皇上罚他抄了这许久的书。皇上真真是宽宏大量了,也是真心为小辈们着想,盼着他们都能成材的。但愿蜀王世子是真的学好了,不要再辜负皇上的一片苦心才好。”
休宁王妃点头附和。众女眷也齐声应是,顺便还拍了两位王妃一番马屁。
众人议论一番蜀王世子,自然也免不了再提起世子妃。相比于身上不太干净的前者,蜀王世子妃除了在丈夫有外心的问题上不理智了些,基本上在众人心目中还是个相当贤良知礼的大家闺秀,众人对她如今的处境,都是同情为主的。
有人道:“从前她病得还没那么重时,也时常往东宫里,与太子妃娘娘甚是交好。如今……她病得似乎没那么重了,却不好再出门,太子妃娘娘也没再打发人去瞧她。小世孙昔日在宫中时,太子妃娘娘还时常去探望呢,对小世孙的日常起居也十分关照,结果如今……蜀王世子妃不方便倒罢了,她家小县主还在宫里呢,太子妃也没再留心过。”
这是在隐晦地指责太子妃了。其实,太子妃前些日子那一番作,宗室里也是很有意见的,只是不曾公开指责罢了。宗室里老一辈的女眷,大多站在太后那一边,就是小一辈的女眷,也觉得太子妃太乱来了。
很快就有人提供了最新的消息:“前儿蜀王世子府大火,听说他家小世孙受了惊吓,病了,又是发烧,又是上吐下泄的,把蜀王世子妃吓得半死。可他家又不好请大夫,宫里也没再派太医来请平安脉,后来还是蜀王世子妃求了守卫的士兵,给附近的临川郡王府送了信。临川太妃最是心善慈爱的,往日也常在宫中见到小世孙,便把她郡王府中的府医派了过去,这才让小世孙的病情稳定下来,如今还在吃药呢。所以说,世态炎凉。这男人在外头不做好事,到头来,却是家里的女人孩子遭殃。”
众人又是一番感叹。大家常进入宫闱,蜀王世子的一双儿女在慈宁宫里住得久了,大家都很熟悉,如今小县主还在慈宁宫中,却病情反复,不见好转,小世孙直接受父亲连累,被送回了家,别说调理身体了,生了病,连大夫都难请到。大家都觉得蜀王世子太过造孽了,就连原本还觉得他有些可怜的休宁王妃,也不再同情他了,只觉得他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众女眷聊得兴起,那湘王府的妯娌俩又有些不甘寂寞了。赵邛的嫡长兄之妻想要卖弄自己也是消息灵通,并且很有见解地,寻了个机会便插言:“我听说从前太子妃还想过要过继蜀王世孙呢!因此蜀王世子妃病重的时候,才会向太子妃托孤,太子妃虽不曾答应,却也对小世孙十分关照。可后来蜀王世子坏了事,她就不再提起此议了。如今东宫又即将有后,什么过继之说,自然也不必再提起。”
这个话题却有些敏感了。东宫过继不过继,并不是宗室们可以随意非议的。昔年为了此事而被处置的宗室,难道还少么?
湘王妃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孙媳妇一眼,嫌她不会说话,却非要显摆。另一个孙媳妇见状,想要替妯娌解围,便赔笑道:“太子妃娘娘这么做,也太过冷情些,其实孩子知道什么呢?怎么说丢开就丢开了?就算不过继,那也还是自家侄儿嘛。”
这个话题更敏感了!湘王妃气得要死,心道日后再也不能带这两个孙子媳妇出门了!就算在家时嘴甜,这出门开口就说错话的本事,也叫人吃不消!
休宁王妃有些不忍见老妯娌尴尬,轻咳一声,给儿媳妇使了个眼色。休宁王长子妃立刻便微笑着转移了话题:“说起东宫有后,陈良媛如今气色很好,我几日前才在慈宁宫见过她,白白胖胖的,走路也利索。太后娘娘还说,她怀相很好,看那肚皮尖尖的,说不定便是个儿子呢。”
这就是相当受人欢迎的话题了。众女眷忙笑着应和:“是呀是呀,这可真是大喜事!”“只愿东宫早日添皇孙,我们也就能安心了。”“皇室兴旺,才是大昭的福气呀!”
等等等等。
可惜,在场的人里,象湘王府那两位一般没眼色的年轻女眷,并非一个两个,很快就有人从陈良媛身上延伸开去,讨论起了太子妃与楚良媛来。由于太子妃一直在替楚良媛向太子邀宠,宗室里听说过消息的,都觉得有些荒唐了。大家也清楚地察觉到了,太子妃很显然并不待见陈良媛。便有人好奇,陈良媛到底是做了什么,才会惹得太子妃如此不喜?
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因为陈良媛从来就没犯过什么错,她如今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了。宫里没人不喜欢她,连敏顺郡主都愿意与她在一处说话,除了禁足中的陈良娣以久,就只有太子妃看她不顺眼而已。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倘若陈良媛生子,楚良媛又一直未能怀上皇嗣,那太子妃又会如何对待那位小皇孙呢?还有生育有功的陈良媛,太子妃又会如何对待她?”
全场顿时静了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