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 臣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城外大营。
  赵匡胤一直在犹豫。
  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他没有选择,他在等柴宗训选择。
  如果柴宗训选择他,他依然会效忠于他。
  如果柴宗训放弃他,他自然也会放弃他。
  但放弃之后的路,赵匡胤还没想好。
  如若家人安好,他可以选择回乡安心做一个富家翁。
  若家人有恙,即便拼命,他也要向柴宗训寻仇。
  可兄弟和亲信造反,有谁相信与他并无干系?
  此时有个亲兵捧着一块玉佩进帐:“太尉,外面有个自称是您儿子赵德昭的小孩儿求见。”
  赵匡胤猛然抬头,根本没看玉佩:“快,快传。”
  大帐帘子掀开,当先一个小孩儿跑进来扑通一声跪下大呼:“父帅。”
  赵匡胤定睛一看,不是赵德昭还有谁。
  “二郎,你是怎么来的?家中老太君可安好?你娘呢?还有你几个兄弟呢?”
  赵匡胤既喜又急,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
  还未待赵德昭回答,又一个小孩儿进来:“太尉,你可想死朕了。”
  赵匡胤抬头,下意识的跪下:“皇上。”
  此时包括赵普在内,营帐内所有人都一震。
  赵匡胤反应过来,急忙磕头见礼:“皇上,臣死罪。”
  “卿家为朕出征立了大功,何罪之有,快快请起。”柴宗训上前扶起赵匡胤。
  赵普不停向亲兵们使眼色,王审琦已经抽出了佩刀。
  赵德昭嚯地起身,抽出一把匕首抵在喉咙口大呼:“父帅,此行虽是皇上召儿前来,但儿亦向韩大帅保证过,皇上视察军营后,儿当安全护卫皇上回宫。”
  “若皇上有任何闪失,儿甘愿赴死陪葬。”
  “你胡说什么,”赵匡胤喝到:“皇上身系九州万方,岂是你一条命能抵得了的,速速放下兵器。”
  “儿不放,”赵德昭喝到:“请父帅让赵大人及其他人等暂时离帐。”
  赵匡胤摆了摆手,赵普和王审琦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得出去,其余亲兵也跟着出帐。
  赵德昭眼睁睁看着他们出去,这才放下匕首。
  柴宗训赞到:“好,好,如此心智胆量,未来可期。。”
  赵匡胤急忙拱手:“皇上谬赞。”
  柴宗训坐上帅位,赵匡胤再次下拜:“臣赵匡胤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太尉请起。”
  赵匡胤仍是跪在地上:“皇上,臣死罪…”
  “朕的太尉赵卿家,”柴宗训打断赵匡胤:“朕此来,是来打开你的心结的。”
  “即便千万人说你反,朕也不相信你真的会反。”
  “朕派侍卫司的人看着太尉府,是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挑拨君臣关系。”
  “父帅,”赵德昭着急的插了一句:“侍卫司对家人照顾有加,并未有任何逾矩行为。”
  赵匡胤再次磕头:“臣叩谢天恩。”
  柴宗训深吸一口气:“赵卿,朕一向与你推心置腹,打开天窗说亮话,此次亦不例外。”
  “皇上,”赵匡胤有些动情:“皇上只身巡幸大营,便说明一切,臣都懂,臣亦万分拜服皇上。”
  接着他又叹了口气:“这天下,就是皇上的,永远都是皇上的,赵家自叹不如。”
  这是终于服了吗,柴宗训松了口气。
  三大军头,韩通本就是忠的,慕容延钊在朗州服气,此时赵匡胤也终于服气,将来要做什么,柴宗训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了。
  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情还是要和赵匡胤说清楚。
  “那些判将,朕未打算放过,但家人不问,指挥使以下不问,未知卿认可否?”
  赵匡胤铁青着脸说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请皇上依国法严惩。”
  “还有点检做天子的事情,虽然朕与卿皆未放在心上,但总有有心人拿此做文章,此次回宫后,朕打算取消点检官制,至于卿,朕另有安排。”
  赵匡胤由衷的说到:“臣何德何能当此厚恩?皇上雄才大略,有没有点检官制,都不会有人造反。”
  “如此甚好,”柴宗训走过来拉起赵匡胤的手:“来,赵卿家,随朕一起回宫吧。”
  接着他又说到:“还有一事,须赵卿家割爱。”
  赵匡胤拱手到:“请皇上示下。”
  “喏,朕甚是喜欢德昭,以后就由他陪着朕读书吧。”
  赵匡胤急忙将赵德昭按得跪下:“臣叩谢皇上天恩。”
  回宫的路上,柴宗训开始计划怎么杀了赵匡义。
  这个人能力没有,却老是搞些阴谋小动作,什么斧声烛影,金匮之盟,包括陈桥兵变,都是他策划的。
  更何况他和老董的死脱不了干系。
  不管有没有证据,决不能让他活着回家,不然又是夜长梦多。
  果然,到了宫中赵匡胤便开口到:“皇上,臣弟匡义年幼无知,闯下滔天大祸,恳请皇上依律严惩。”
  依律就是要依证据,但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是赵匡义干的,可却偏偏没有证据。
  无所谓,柴宗训在心中冷笑,接着又顺势说到:“赵统领并未闯什么祸事,只因那些乱臣贼子多与他熟识,朕恐有人造谣生事,所以将他暂时安顿在皇城,如今卿既回城,正好接他一道回府。”
  俩人一起来到侍卫司软禁赵匡义的地方。
  赵匡义倒是挺老实,也许笃定赵匡胤会来救他,所以一直没什么过激行为。
  开门见到赵匡胤,赵匡义欣喜的站起来:“大哥,你终于来了。”
  没想到赵匡胤喝到:“见到皇上,还不行礼?”
  赵匡义不甘的跪下:“臣赵匡义叩见吾皇陛下。”
  “起来吧。”柴宗训面无表情。
  “大哥,你是不是向皇上说清楚了,攻打皇城的事情与我无关?”
  赵匡胤冷冷到:“我且问你,事情既与你无关,为何你会在仁德山庄?”
  “我在那里打探消息。”
  “何人作证?”
  “打探消息嘛,自然是越隐蔽越好,无人作证。”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么?速速交代清楚。”
  “大哥,没有做过的事情,你让我如何交代?”
  赵匡胤愤怒的一掌将桌子拍碎:“即便事情与你无关,你也摆脱不了嫌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说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捡起桌腿,猛的砸在赵匡义腿上。
  桌腿被砸断,木屑四处纷飞,赵匡义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捂着腿不住哀嚎。
  “赵卿家,你这又是何必呢。”柴宗训淡淡到。
  赵匡胤拱手到:“臣鲁莽,惊了圣驾,恳请皇上降罪。”
  这俩兄弟,跟谁面前演苦肉计呢。
  “传太医吧。”看着赵匡义痛得抽搐,柴宗训莫名有点爽,活该,让你不知天高地厚。
  “回皇上,”赵匡胤说到:“不麻烦太医了,臣想将他领回去严加管教。”
  “卿自便吧。”柴宗训目送赵匡胤扶着赵匡义走远,随即挥手召来董遵诲:“老董,安排妥当没有?”
  “回皇上,赵匡义绝对不能活着回去。”
  赵匡胤扛着赵匡义出了皇城,一群亲兵迎上去将赵匡义扶住。
  “大哥,你疯了吗?下如此重的手。”赵匡义痛苦的抱怨。
  赵匡胤冷冷到:“不下重手,你如何出得皇城?”
  “我就不信皇帝真敢将你我怎么样。”
  “以前不敢,但现在敢了,自先皇登基高平之战后,我累积的心腹,被你一次祸害光,我现在就是个光杆太尉。”
  “如果不是你犹犹豫豫,怎么会变成这样。”赵匡义不服气的提高了音量。
  赵匡胤有些心灰意冷,不想与他理论:“快些回府治伤吧。”
  因为叛乱初定,宵禁还未解除,御街上很冷清。
  赵匡胤骑在马上,看着前方的黑夜,这辈子,怕是都要臣服给那个小孩子啦。
  “嗖嗖”,连续的破空声将赵匡胤从思虑中拉出来,他挥剑打落射来的箭,大呼到:“有刺客,保护二帅。”
  话音才落,黑夜里又有无数支箭射来,亲兵们自顾不暇,哪还有空闲保护赵匡义。
  趴在马背上的赵匡义连中数箭,惨叫一声接着一声。
  奇怪的是,听到赵匡义的惨叫后,再也没有弓箭射来,黑夜里只看到很多黑影快速移动。
  “追。”一名亲兵大喝。
  赵匡胤伸手拦住:“先抬二帅回去治伤,我去追。”
  赵匡胤催马来到街边,只看到丰乐楼等一众酒楼关着门,里面黑漆漆的,哪里有人影,只得不甘的护着赵匡义回去。
  回家之后,侍卫司的人已经撤去,而赵匡义已开始猛烈抽搐起来。
  “牵机毒,是牵机毒,箭上有牵机毒。”府中与赵匡义亲近的下人大喝。
  赵匡胤痛苦的闭上眼睛:“通知老夫人,与二弟见最后一面吧。”
  杜老夫人来到前面,只见心爱的儿子不停抽搐,出气儿多进气儿少,不由得龙头拐杖一顿,大喝到:“何人敢害我儿。”
  赵匡胤虽也伤心,但嘴上仍是说到:“似廷宜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说甚乱臣贼子?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杜老夫人恨恨到:“照你的意思,廷宜是小皇帝杀的?老身现在就入宫,即便拼了性命不要,也要问皇帝一个道理出来。”
  赵匡胤急忙拦住:“我没说皇上杀了廷宜,只是说天下人皆知攻打皇城是廷宜的主意,只死他一个,没牵连全家算是幸事。”
  杜老夫人眼珠快瞪出来:“想不到你竟然冷血至此,亲弟弟死了却无动于衷,老身这就进宫,拼了这个一品诰命不要,也要为二郎报仇。”
  “娘,”赵匡胤大呼到:“你冷静一些好不好,廷宜已经不行了,你问问他还有什么遗愿,我替他了结了,也好让他走得安生。”
  杜老夫人狠狠的咬了几下嘴唇,转身伏在赵匡义身上哭到:“二郎,二郎,你还有没有什么话对为娘说的?”
  要说赵匡胤有没有猜到是柴宗训派人杀了赵匡义,这还真不好说。
  因为有谁能想到,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也搞暗杀。
  而柴宗训想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赵匡义不是喜欢搞暗杀下毒吗,就让你死于暗杀下毒。
  这样替老董报了仇,也省得以后再出乱子,还不伤赵匡胤的面子,怎么说在正史上他也是一代雄主,以后用得着的地方还多呢。
  天刚蒙蒙亮,太尉府一片哀伤之声,此时宫里来了传旨的太监。
  原来是赵匡胤平灵州有功,被封为宋王。而平叛有功的慕容延钊被封齐王,韩通被封鲁王。
  按照规矩,三人自然要推让一番,不过赵匡胤是真心推让,弟弟才死,哪有心思封什么王。
  柴宗训听说赵匡义御街被刺杀,当即下旨汴梁府尹,限期三天破案,否则就罢官下狱。
  可这案子从何查起?没办法,只能暂且委屈汴梁府尹坐上一段冤狱了。
  赵匡胤不肯受赏,慕容延钊和韩通自然也不能受,不然口水能将他俩淹死。
  眼见着挡住了别人的富贵,赵匡胤只得一边给赵匡义举行葬礼,一边受了王位。
  赵匡义才入土,太尉府的牌匾便换成了王府,新的王府也正在选址中。
  同僚们上门恭贺赵匡胤封宋王,眼神中虽有艳羡,但更多的是隔阂。
  天下人都知道那批攻打皇城的人大部分是赵匡胤心腹,而心腹们个个被砍头,他却更进一步封了王。
  这其中的事情,很耐人寻味。
  所有的将领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赵匡胤打仗厉害,跟着他混军功可以,但如果跟着他造反,怕是被他卖了还在帮他数钱。
  这个时候柴宗训忽地召赵匡胤,韩通,慕容延钊三大军头入宫:“速速于京郊校场集结军队,朕要检阅三军。”
  听说皇上要检阅,兵士们自然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涨。
  各将领亦有心在皇上面前显能,日夜进行操练。
  阅军之日,站在检阅台上看着底下庞大而整齐,个个带着肃杀之气的人头,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柴宗训差点就挥手大喝:同志们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将士们整齐划一的声音几要掀翻天际,气浪似要将柴宗训抬起来。
  若非已经用一千多年的记忆做了两年皇帝,柴宗训还真有些镇不住。
  当然,柴宗训阅军的目的并不真是要阅军,他拿出一份名单交给赵匡胤三人:“那些叛将的职务,由名单上的人顶上。”
  这份名单,是柴宗训搜肠刮肚好几天五代和宋史才想出来的。
  有曹彬,呼延赞,郭进,杜汉徽等等。
  原本中高级将领的选拔,自有赵匡胤等三人负责。
  柴宗训之所以做这件事,是要让这些将领感受皇恩浩荡,从此以后只效忠于他。
  自此,柴宗训成了大周最大的军头。
  人嘛,最终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