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
“殿下,杨经略,后方最新一批粮食已经到达,目前存粮足够全军两月之用。另外,按照殿下要求,已经完成三千石炒面的制作,并将其与盐混杂装入粮袋中,足够我军战兵在作战间隙食用三天!”
“各类军服、兵器均已全部下发到位,全军完成换装。”
“军官交流制度已经执行一月,全军各级军官至少在四个以上军镇任职,对全军战力已经了然于胸。”
“军官标示全部制作完毕,全军上下已经能够通过标示认清军官等级高低。”
“全军旗号、鼓号已经统一,全军将士可以闻令而动,得令即止。”
“军医调配已经全部到位,各类药物、手术器械库存充足。”
“斥候队近一月来已经将边墙外沿浑河、苏子河一线地形全部打探清楚。”
……
“综上,殿下,杨经略,全军动员已经完成,各部上下士气高涨,皆欲出力死战!”
“善!”朱由栋站起身来:“各位将军辛苦了,那么接下来,请孤的袁先生给诸位做战术讲解,来啊,把地图抬上来。”
朱由栋坐下后,袁可立起身,走到议事厅中间巨大的辽东地形图边,手里细长的木棍随手一挥,准确的点在了沈阳的位置上。
“诸位,目前我朝本次征伐建州的大军,除朝鲜军帮助我们驻守宽甸外,其余九万五千大军,全部集中在此地。我军在沈阳聚齐后,在此休整了一个多月,现在,整支军队的武备、军粮、器械、药品、士气均已完备。”
然后袁可立的指挥棒开始向东移动:“由沈阳向东一百二十余里,是抚顺。此地去年被建奴攻破,军民百姓除了阵亡的、被杀的,其他已经全部被掳掠到了建奴后方。加之我军抵达沈阳后,不许任何人越过沈阳以东,所以这会儿这个地方是个空城。
从抚顺继续向东四十里,便是抚顺关。出了这里,就是出了边墙。
从抚顺关出去后,沿着浑河继续向东前进二十余里,便是萨尔浒。过了萨尔浒,浑河的上游是在北方,而此时南边的苏子河却汇入了浑河。
浑河与苏子河交汇之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半岛,萨尔浒在这个半岛的前端,真正半岛的核心,建奴在这里修建了界凡寨,从界凡寨开始,沿着苏子河南下,依次是古勒寨、马儿墩寨,这三个关卡之后,就是苏子河畔的赫图阿拉了。
目前我方斥候探听来的消息是,这个冬天,努尔哈赤没有敢将他的那所谓八旗精锐解散,整个建奴六万余壮丁,这段时间都在加固界凡寨的防御,并做各种操练。
综上,如果我军此时东进,建奴想跟我们打野战的话,那么战场基本可以确定,就在萨尔浒。如果建奴不敢出来跟我们野战,那我们就要沿着苏子河连破三寨,之后抵达赫图阿拉。”
看着袁可立在议事厅中央侃侃而谈,作为穿越者,朱由栋只觉得,历史,真的充满了宿命。
这块土地叫“辽”,当然源于这块土地最大的河流,辽河。辽河之下,还有很多的河流,其中一条,叫做浑河——也叫做沈河,小辽河。
所谓水北为阳,沈阳,顾名思义,就是沈河北岸的城市。
沈阳,位于辽中平原的核心位置,但是向东走不远,特别是过了抚顺后,就来到了辽河平原与辽南半岛的移行处。
世界各地的半岛,其地形千变万化。但基本上总有一点是共通的:半岛必有山脉,否则没法伸出海里。
所以,过了抚顺,整个辽东的地形就从平原地区逐渐变为了山区丘陵地带。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期,汉人朝着辽东扩张势力,扩到抚顺就不再往东走的原因:不是平原,不适合农耕的土地,汉人一向没什么兴趣。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建州女真势力强大后,必须要往西扩展的原因:山高林密的半岛移行部,哪里比得上沈阳、辽阳这样大块的平原开阔地舒服?
具体到本次作战来说,出了抚顺关后,就是进入了山区。在十七世纪,十万大军在山区行进,这种事情想一想都是恐怖的——这么多军队,得拉成一条多长的队伍?崎岖的山路上,后勤要怎样逆天才能保证全军吃得饱?
所幸,出了抚顺关,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浑河,一条是苏子河。
辽东这个地方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四月间,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会封冻。所以,只要在这个季节行军,完全可以在河面上迅速前进:河面以及河岸浅滩可以提供够宽而且够平整的进军道路。
所以,不管是历史本位面的杜松,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栋,要攻打已经有了相当实力的建州女真。只能是在河流还没有解冻的冬季进军,也只能沿着浑河和苏子河的河道前进!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进军路线,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历史本位面,杜松一路作为主力,也是沿着浑河进军的,计划到了萨尔浒就转为沿着苏子河朝着赫图阿拉前进。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这位猛将不知脑袋怎么想的,还没出发就嚷嚷着要拿头功。然后一路冒进,把其他三路友军远远抛在身后。
就这样还不够,到了萨尔浒后,他听说对方在界凡寨修缮堡垒。居然还把手下总共就三万人的部队再次分兵:两万守在萨尔浒,一万越过苏子河去打界凡寨——结果当然是全军覆没。
总之,既然明军的进军路线其实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本方要应对的选择其实也是固定的,必须也要围绕着浑河和苏子河来做文章:要笼城固守,就在两河交界处的后面一点:界凡寨。
要打野战,就在两河交汇处的前面一点,这块地方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河面封冻以后,整个战场的宽度可以达10公里以上,足够摆开场面厮杀。这个地方,20世纪成了大伙房水库。而现在,就是萨尔浒,而不管是水库还是浒,其实都很清楚的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洼地。
而以女真缺乏火器,缺乏重装备的现状来看。努尔哈赤怎么会傻乎乎的想着去打笼城战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野战,唯一的战场,就是萨尔浒!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各类军服、兵器均已全部下发到位,全军完成换装。”
“军官交流制度已经执行一月,全军各级军官至少在四个以上军镇任职,对全军战力已经了然于胸。”
“军官标示全部制作完毕,全军上下已经能够通过标示认清军官等级高低。”
“全军旗号、鼓号已经统一,全军将士可以闻令而动,得令即止。”
“军医调配已经全部到位,各类药物、手术器械库存充足。”
“斥候队近一月来已经将边墙外沿浑河、苏子河一线地形全部打探清楚。”
……
“综上,殿下,杨经略,全军动员已经完成,各部上下士气高涨,皆欲出力死战!”
“善!”朱由栋站起身来:“各位将军辛苦了,那么接下来,请孤的袁先生给诸位做战术讲解,来啊,把地图抬上来。”
朱由栋坐下后,袁可立起身,走到议事厅中间巨大的辽东地形图边,手里细长的木棍随手一挥,准确的点在了沈阳的位置上。
“诸位,目前我朝本次征伐建州的大军,除朝鲜军帮助我们驻守宽甸外,其余九万五千大军,全部集中在此地。我军在沈阳聚齐后,在此休整了一个多月,现在,整支军队的武备、军粮、器械、药品、士气均已完备。”
然后袁可立的指挥棒开始向东移动:“由沈阳向东一百二十余里,是抚顺。此地去年被建奴攻破,军民百姓除了阵亡的、被杀的,其他已经全部被掳掠到了建奴后方。加之我军抵达沈阳后,不许任何人越过沈阳以东,所以这会儿这个地方是个空城。
从抚顺继续向东四十里,便是抚顺关。出了这里,就是出了边墙。
从抚顺关出去后,沿着浑河继续向东前进二十余里,便是萨尔浒。过了萨尔浒,浑河的上游是在北方,而此时南边的苏子河却汇入了浑河。
浑河与苏子河交汇之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半岛,萨尔浒在这个半岛的前端,真正半岛的核心,建奴在这里修建了界凡寨,从界凡寨开始,沿着苏子河南下,依次是古勒寨、马儿墩寨,这三个关卡之后,就是苏子河畔的赫图阿拉了。
目前我方斥候探听来的消息是,这个冬天,努尔哈赤没有敢将他的那所谓八旗精锐解散,整个建奴六万余壮丁,这段时间都在加固界凡寨的防御,并做各种操练。
综上,如果我军此时东进,建奴想跟我们打野战的话,那么战场基本可以确定,就在萨尔浒。如果建奴不敢出来跟我们野战,那我们就要沿着苏子河连破三寨,之后抵达赫图阿拉。”
看着袁可立在议事厅中央侃侃而谈,作为穿越者,朱由栋只觉得,历史,真的充满了宿命。
这块土地叫“辽”,当然源于这块土地最大的河流,辽河。辽河之下,还有很多的河流,其中一条,叫做浑河——也叫做沈河,小辽河。
所谓水北为阳,沈阳,顾名思义,就是沈河北岸的城市。
沈阳,位于辽中平原的核心位置,但是向东走不远,特别是过了抚顺后,就来到了辽河平原与辽南半岛的移行处。
世界各地的半岛,其地形千变万化。但基本上总有一点是共通的:半岛必有山脉,否则没法伸出海里。
所以,过了抚顺,整个辽东的地形就从平原地区逐渐变为了山区丘陵地带。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中期,汉人朝着辽东扩张势力,扩到抚顺就不再往东走的原因:不是平原,不适合农耕的土地,汉人一向没什么兴趣。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建州女真势力强大后,必须要往西扩展的原因:山高林密的半岛移行部,哪里比得上沈阳、辽阳这样大块的平原开阔地舒服?
具体到本次作战来说,出了抚顺关后,就是进入了山区。在十七世纪,十万大军在山区行进,这种事情想一想都是恐怖的——这么多军队,得拉成一条多长的队伍?崎岖的山路上,后勤要怎样逆天才能保证全军吃得饱?
所幸,出了抚顺关,有两条河流。一条是浑河,一条是苏子河。
辽东这个地方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三四月间,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会封冻。所以,只要在这个季节行军,完全可以在河面上迅速前进:河面以及河岸浅滩可以提供够宽而且够平整的进军道路。
所以,不管是历史本位面的杜松,还是这个时空的朱由栋,要攻打已经有了相当实力的建州女真。只能是在河流还没有解冻的冬季进军,也只能沿着浑河和苏子河的河道前进!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进军路线,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历史本位面,杜松一路作为主力,也是沿着浑河进军的,计划到了萨尔浒就转为沿着苏子河朝着赫图阿拉前进。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这位猛将不知脑袋怎么想的,还没出发就嚷嚷着要拿头功。然后一路冒进,把其他三路友军远远抛在身后。
就这样还不够,到了萨尔浒后,他听说对方在界凡寨修缮堡垒。居然还把手下总共就三万人的部队再次分兵:两万守在萨尔浒,一万越过苏子河去打界凡寨——结果当然是全军覆没。
总之,既然明军的进军路线其实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本方要应对的选择其实也是固定的,必须也要围绕着浑河和苏子河来做文章:要笼城固守,就在两河交界处的后面一点:界凡寨。
要打野战,就在两河交汇处的前面一点,这块地方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河面封冻以后,整个战场的宽度可以达10公里以上,足够摆开场面厮杀。这个地方,20世纪成了大伙房水库。而现在,就是萨尔浒,而不管是水库还是浒,其实都很清楚的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洼地。
而以女真缺乏火器,缺乏重装备的现状来看。努尔哈赤怎么会傻乎乎的想着去打笼城战呢?
唯一的选择就是野战,唯一的战场,就是萨尔浒!这就是历史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