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招待
赵渺渺闻言,不由的叹了口气。
“大宝是你哥哥,是你的兄长。不能大宝大宝的叫他,要换兄长,或者哥哥。”
郑二宝闻言,不由的撇了撇嘴,若是可以的话,他想当大宝,让大宝当二宝。
只是瞧着赵渺渺的神色,郑二宝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但眼珠子却是四下乱转的。
赵渺渺见此不由的摇头,郑屠户多么老实憨厚的一个人,怎么偏生就生出了这么一个精怪出来,也不知道是像了谁了。
七日之后,李掌柜跟刘宇也从京城回来了。赵渺渺瞧着他们兴奋的神情,就知道这一趟没有白跑。
不过瞧着两人坐都做不安稳的模样,赵渺渺还是问了一句。
“怎么?这次你们去京城感觉如何?怎么瞧着你们都很兴奋啊?”
刘宇听到赵渺渺这问,就有些憋不住了。
连忙道:“哎呦,掌柜的你可不知道,京城了可繁荣了。咱们这南华县跟人家京城可真是没得比的,而且那里还有皇商呢。”
赵渺渺听到这话,心头不由的一动。
“皇商?你们去那边看过了?”
刘宇点头,“听说那个铺子好像是京城里的什么王爷开的,里面听说有不少的东西都是从西域送过来的。”
沈钰提着茶壶进来的时候,听到刘宇这话,眼神不由的闪了闪。
不过刘宇跟李掌柜只顾着谈及他们去京城的所见所闻了。
而赵渺渺听着也是一脸的兴奋,一时间也没有注意到沈钰的神色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是啊,哪里还有那种从里面能看到外边的东西,听说叫……叫什么琉什么的?”
“那叫琉璃掌柜的。”
李掌柜闻言,也想起了这个名字,连忙道:“对对对,就叫琉璃。我觉得那东西若是能给咱们的朝香做成瓶子,定然会很漂亮的。”
李掌柜在京城的时候就有这想法了,不过他不确定琉璃是否能够做成他们朝香的瓶子,就先回来将这事儿告诉赵渺渺。
赵渺渺听他们说这些都有些懵了,琉璃?那玩意儿不是玻璃的前身吗?这个里竟然也有琉璃?
若是真的用琉璃做成了朝香的瓶子,赵渺渺不用想都知道朝香的销量定然是大幅度的增长的。
“哎?对了小宇,你不是还带了一个琉璃盏吗?快给渺渺看看。”
刘宇听到李掌柜这话,才一拍脑门去翻自己的包袱。
刘宇那扇自己的时候,毫不留情的巴掌声将赵渺渺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瞧着刘宇去翻包袱,赵渺渺越发的好奇了。
“你们……你们竟然还带了琉璃回来?”
“嗨,那东西算起来也不便宜,但是咱们的银钱带着够,又想着回来给你看看,刘宇那小子就买了一个琉璃盏。”
赵渺渺接过刘宇递过来的一个茶盏,瞧着那果然跟玻璃差不多的东西,赵渺渺的心里很是震惊。
不够仔细观察了片刻,她才发现,这个琉璃果然比别玻璃。玻璃的密度比这个要大很多。
而且,这里面的杂质比较多,不比玻璃那边的明亮。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看的认真,便道:“去那个铺子的时候,我们还瞧见了一种叫做夜光杯的,不过听人家说那东西是不售卖的,只提供观赏。我瞧着那个夜光杯咋然间看上去跟这个差不了多少,但是仔细观察的话,那个夜光杯可比这个漂亮多了。”
“夜光杯?咱们京城就有吗?”
赵渺渺是真的惊着了,她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连夜光杯都有了。
她第一次了解到夜光杯,还是从唐朝王翰的凉州曲了解到了,那‘葡萄美酒夜光杯’可真真的是美煞人也。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激动的神情,有些奇怪。
“怎么?渺渺之前见过?”
瞧着刘宇跟李掌柜的神色,赵渺渺才意识到自己的反映有些过激了。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吗,我怎么可能见过那种东西?只是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而已。没想到,那个夜光杯真的存在。”
李掌柜知晓赵渺渺的父亲曾经也是经商的,觉得她听过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是啊,不仅有夜光杯还有那跟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呢,人家也不卖。”
这下赵渺渺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她不敢想象那么大颗的夜明珠晚上该是个什么光景的。估计多放两个两灯都省了吧。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惊得站了起来,不由的叹息道:“唉,还是要出去看看啊,不然也不会知道这世间竟然有那般令人震撼的东西。”
对于李掌柜的这个说辞,赵渺渺很是赞同。可不是吗?不管如何,都不能闭门造车,还是要跟外边有交流才是。
“吃饭了渺渺,李掌柜你们也舟车劳累也在这边用饭吧。”
李掌柜跟刘宇没有拒绝,毕竟他们现在的确是累的不行。
这一路上坐船坐车都很累人,如今他们只想垫垫肚子好早点去休息。
只是两人在得知这饭菜是沈钰做的之后,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沈……沈公子不是读书人吗?怎么会……怎么会……”
刘宇的一句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沈钰竟然会做饭。
之前听赵渺渺说起过沈钰在家照看孩子,他那个时候就在想家里那么多的孩子要买多少的吃食。
如今瞧见沈钰做饭,他这才明白过来。人家那里还用买饭啊,自己就能给孩子们做饭了。
不过,他平日里见到的读书人都是一副心高气傲的模样,就连跟他们这些个商贩、伙计说话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所以,在当初在听说沈钰是读书人的时候,刘宇下意识的就想要退开。
他虽然是个伙计,但他并不喜欢那些个学子看他的眼神。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沈钰看他们的时候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反倒是一副温文有礼的模样。
不过,这也没有让刘宇对读书人的看法有什么改变,毕竟他在南华镇上做事这么多年了,见过的书生也不在少数。
“大宝是你哥哥,是你的兄长。不能大宝大宝的叫他,要换兄长,或者哥哥。”
郑二宝闻言,不由的撇了撇嘴,若是可以的话,他想当大宝,让大宝当二宝。
只是瞧着赵渺渺的神色,郑二宝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但眼珠子却是四下乱转的。
赵渺渺见此不由的摇头,郑屠户多么老实憨厚的一个人,怎么偏生就生出了这么一个精怪出来,也不知道是像了谁了。
七日之后,李掌柜跟刘宇也从京城回来了。赵渺渺瞧着他们兴奋的神情,就知道这一趟没有白跑。
不过瞧着两人坐都做不安稳的模样,赵渺渺还是问了一句。
“怎么?这次你们去京城感觉如何?怎么瞧着你们都很兴奋啊?”
刘宇听到赵渺渺这问,就有些憋不住了。
连忙道:“哎呦,掌柜的你可不知道,京城了可繁荣了。咱们这南华县跟人家京城可真是没得比的,而且那里还有皇商呢。”
赵渺渺听到这话,心头不由的一动。
“皇商?你们去那边看过了?”
刘宇点头,“听说那个铺子好像是京城里的什么王爷开的,里面听说有不少的东西都是从西域送过来的。”
沈钰提着茶壶进来的时候,听到刘宇这话,眼神不由的闪了闪。
不过刘宇跟李掌柜只顾着谈及他们去京城的所见所闻了。
而赵渺渺听着也是一脸的兴奋,一时间也没有注意到沈钰的神色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是啊,哪里还有那种从里面能看到外边的东西,听说叫……叫什么琉什么的?”
“那叫琉璃掌柜的。”
李掌柜闻言,也想起了这个名字,连忙道:“对对对,就叫琉璃。我觉得那东西若是能给咱们的朝香做成瓶子,定然会很漂亮的。”
李掌柜在京城的时候就有这想法了,不过他不确定琉璃是否能够做成他们朝香的瓶子,就先回来将这事儿告诉赵渺渺。
赵渺渺听他们说这些都有些懵了,琉璃?那玩意儿不是玻璃的前身吗?这个里竟然也有琉璃?
若是真的用琉璃做成了朝香的瓶子,赵渺渺不用想都知道朝香的销量定然是大幅度的增长的。
“哎?对了小宇,你不是还带了一个琉璃盏吗?快给渺渺看看。”
刘宇听到李掌柜这话,才一拍脑门去翻自己的包袱。
刘宇那扇自己的时候,毫不留情的巴掌声将赵渺渺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瞧着刘宇去翻包袱,赵渺渺越发的好奇了。
“你们……你们竟然还带了琉璃回来?”
“嗨,那东西算起来也不便宜,但是咱们的银钱带着够,又想着回来给你看看,刘宇那小子就买了一个琉璃盏。”
赵渺渺接过刘宇递过来的一个茶盏,瞧着那果然跟玻璃差不多的东西,赵渺渺的心里很是震惊。
不够仔细观察了片刻,她才发现,这个琉璃果然比别玻璃。玻璃的密度比这个要大很多。
而且,这里面的杂质比较多,不比玻璃那边的明亮。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看的认真,便道:“去那个铺子的时候,我们还瞧见了一种叫做夜光杯的,不过听人家说那东西是不售卖的,只提供观赏。我瞧着那个夜光杯咋然间看上去跟这个差不了多少,但是仔细观察的话,那个夜光杯可比这个漂亮多了。”
“夜光杯?咱们京城就有吗?”
赵渺渺是真的惊着了,她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连夜光杯都有了。
她第一次了解到夜光杯,还是从唐朝王翰的凉州曲了解到了,那‘葡萄美酒夜光杯’可真真的是美煞人也。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激动的神情,有些奇怪。
“怎么?渺渺之前见过?”
瞧着刘宇跟李掌柜的神色,赵渺渺才意识到自己的反映有些过激了。连忙解释道:“没有没有吗,我怎么可能见过那种东西?只是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而已。没想到,那个夜光杯真的存在。”
李掌柜知晓赵渺渺的父亲曾经也是经商的,觉得她听过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是啊,不仅有夜光杯还有那跟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呢,人家也不卖。”
这下赵渺渺是真的有些坐不住了,她不敢想象那么大颗的夜明珠晚上该是个什么光景的。估计多放两个两灯都省了吧。
李掌柜瞧着赵渺渺惊得站了起来,不由的叹息道:“唉,还是要出去看看啊,不然也不会知道这世间竟然有那般令人震撼的东西。”
对于李掌柜的这个说辞,赵渺渺很是赞同。可不是吗?不管如何,都不能闭门造车,还是要跟外边有交流才是。
“吃饭了渺渺,李掌柜你们也舟车劳累也在这边用饭吧。”
李掌柜跟刘宇没有拒绝,毕竟他们现在的确是累的不行。
这一路上坐船坐车都很累人,如今他们只想垫垫肚子好早点去休息。
只是两人在得知这饭菜是沈钰做的之后,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沈……沈公子不是读书人吗?怎么会……怎么会……”
刘宇的一句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沈钰竟然会做饭。
之前听赵渺渺说起过沈钰在家照看孩子,他那个时候就在想家里那么多的孩子要买多少的吃食。
如今瞧见沈钰做饭,他这才明白过来。人家那里还用买饭啊,自己就能给孩子们做饭了。
不过,他平日里见到的读书人都是一副心高气傲的模样,就连跟他们这些个商贩、伙计说话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所以,在当初在听说沈钰是读书人的时候,刘宇下意识的就想要退开。
他虽然是个伙计,但他并不喜欢那些个学子看他的眼神。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沈钰看他们的时候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反倒是一副温文有礼的模样。
不过,这也没有让刘宇对读书人的看法有什么改变,毕竟他在南华镇上做事这么多年了,见过的书生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