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秋粮已到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秋收后,长沙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让其越发的繁荣,之前。几个月对于长沙城的扩建,此时证明,也是卓有成效的。
  当然,长沙府的物资钱粮,也因此用了差不多。
  为了更好的储存秋粮,朝廷迫于无奈,在长沙县附近,又修建了上百座粮仓,能够储存近三百万石粮食。
  从这就可以看出收钱的好处,哪怕一千万贯铜钱,也不过是几十条船就能运送了,而粮食不仅笨重,需要大量的脚夫搬运,其路途耗费的时间,损耗,更是极多。
  这也是为啥隋朝时期修建那么多的粮仓了,实在是长安到洛阳这几百里的损耗,让人心疼。
  以钱代粮,对于朝廷而言,减少了大量的成本,损耗也降低,可谓是极好的。
  但对于百姓而言,用粮食去换银钱,不仅接受朝廷的剥削,还会被商人再次剥削,生活更加的困苦。
  为了稳固统治,李嘉自然不能这般行事,他宁愿花数十万贯到转运使司衙门身上,也不愿意使得百姓更加困苦。
  甚至,为了简化收税程序,不搞上中下等田亩的划分,而是一刀切,每亩地直接缴纳一斗粮。
  因为那些家世雄厚的,会把自己的上等田,登记为下等,逃避赋税,然后将空缺的钱粮,转接给普通百姓。
  不可否认,如今唐国的赋税,虽然比宋国轻许多,但仍旧比前唐重太多。
  一亩地收成两三石(一石一百零六斤)还是有的,尤其是南方一年两收,每亩斗粮,也不过是二十税一,看起来很轻徭薄赋的样子。
  但实际上,古代没有化肥,顶多用用石灰或者堆粪,基本上都是轮耕,也就是耕一半,让另一半田休养一年半载。
  也就是说用一半的田,来缴纳全部的田税,朝廷可不会管你跟没耕种,反正是按田来交税的,百姓只能缴纳。
  所以,如今唐国的田税基本上是十税一,为了扩充人口,李嘉还免除了口算钱,也就是丁税,当个人也要交税。
  而产生溺婴也不足为奇,因为生养太多,每年口算钱都能压死全家,所以只能牺牲小儿了。
  另外,还有户税和地税,顾名思义,户税就是让你缴的家庭税,王公贵族外,都要缴纳,也分三六九等,缴纳钱财;地税,就是义仓为名课征的税,义仓主要储存粟米,以备凶年之用,本为好事,但却成了补缺财政的税种。
  另外就是商税了,这与普通百姓无关,基本上是商人们打交道。
  唐末以来,各国数百种杂税,随着大唐几乎统一整个南方,许多不合情理的赋税直接被砍掉,然后粗略的合成了四种税。
  夏秋粮税,户税,地税,商税,四种。
  可是在李嘉看来,依旧太复杂了。
  不是他对百姓们进行菲薄,实在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太过于复杂的东西,对他们而言,反而是种祸害。
  只有简单粗暴,才对朝廷和百姓有利。
  比如灯塔国,州税、县税,联邦税等等,数以万计,万税之国,对于普通人太不友好,所以只能请律师帮忙缴税,由此促进律师行业发展,其几乎占据四分之一的鸡滴屁,可谓是畸形到了极点。
  所以,此次秋收后,他准备再次进行赋税改革,将户税和地税,删减合并,让全国只有两个税,农税和商税。
  坐在椅子上,与其他的宰相们一起,听着转运使司的汇报,李嘉开始一心两用,思虑起别的了。
  “启禀陛下,列位相公,神武四年下半载,并无大的灾祸,各府州一片太平,也无兵灾,转运粮食,以至于今年秋粮,获得了大丰收!”
  由于在江西、江宁清缴了大量的免税户,让胡宾王顺理成章,一跃成为正三品的转运使司总运使,经过体制改革后,其已然与各部尚书平级,再跃一步,就是政事堂的宰相了。
  大唐的宰相制继承前唐,宰相并没有自己的品级,是由其他官职加上同平章事,从而有参政的权力。
  实际上,若是皇帝想,胡宾王立马就能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不过其年龄才三十来岁,从政不过五年,太年轻了,至少在六部转个七八年才合适。
  所以几位在宰相们,从来没有把他当做政敌,只是当作接班人看待。
  胡宾王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抑扬顿挫地言语道:
  “赖陛下恩德,今年江宁一府,七州一军,今年共收夏粮,四百五十万石,比夏税的四百一十六万石,多收三十四万石,其中地方三,朝廷七,运送至长沙府粮食,约三百一十五万石!”
  “江西府九州之地,则收下粮六百八十万石,增三十万石,朝廷可得四百七十六万石,两府之地,朝廷共得夏粮七百九十一万石——”
  由于有了今年夏粮的冲击,如今得知秋粮后,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对于江南两府,已经没那么惊讶了,但这笔数字,依旧令人咋舌。
  近八百万石粮食,转运使司运转了一个多月,九月初秋粮就好了,一直忙活到了今日,参与运转商船,超过三千次。
  安史后,依靠江南,大唐才能复血重生,的确是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
  政事堂的宰相们甚至迫切地想迁都江南,牢牢掌控这块肥美的土地,但迫于宋国的威胁,守江必守淮,没了淮南,一切都无从谈起。
  李嘉则更清楚,除了江南本来就富庶外,自己减免了大量的欠税,以及规划了转运使司,澄清了吏治,更是占据了主要原因。
  夏粮其他各府,长沙府一百五十万石,湘西十六万石,加上之前的岭南三府的四百二十万石,和闽南府一百二十万石。
  加上蜀地和荆南府的四百万石。
  朝廷神武四年的秋税,规模达到空前的一千九百万石,只缺三万石,比夏税多了近两百万石。
  如果换算成铜钱,也能有近五百万贯。
  神武四年的两税,总计约三千六百万石,合算铜钱一千两百万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