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两座大山 敛财有方
水墨恒回道:“一个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孙衍圣公孔尚贤,另一个是第七代阳武侯薛汴。”
听到这两个名字。王国光脸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了。
而张居正目光警然,脸上露出几分杀意。
水墨恒相信,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不一定对全国各地的豪强大户都了如指掌,但对孔尚贤和薛汴两个人一定不会陌生。
天下人谁个不知?孔子是大圣人。
自孔子被列为“大成至圣先师”入文庙祭祠以来,他的直接后裔便被洪武皇帝册封为“衍圣公”。
衍圣公,是个爵位,并且世代沿袭。
而薛汴是成祖皇帝的靖难功臣薛禄的七世孙。成祖登基后,封薛禄为世袭阳武侯,封地就在山东。
一个是第六十四代,一个是第七代。这两家都在山东经营了n多年,其势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张居正问:“这两人怎么了?关乎赋税什么事呢?”
水墨恒笑着强调:“太大了,太关乎赋税的事儿,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都盯着水墨恒不眨眼。
张居正好些,因为一向知道水墨恒“妖孽”得很,有未卜先知的超强本领。
王国光虽然也见识过水墨恒的厉害,可与张居正比起来还有所不及。关键在他心目中,水墨恒似乎压根儿没去过山东,怎么就知道内情,而且说得如此肯定呢?
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更何况是一个青年?
“衍圣公和阳武侯,在山东的豪强大户中,简直就是拔山扛鼎的大人物,可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抚衙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是吗?”张居正目光泠然。
“衍圣公孔尚贤,他住在曲阜,手下有大量的族人佃户。朝廷规定衍圣公每年要进京朝贡面圣一次。孔尚贤趁此机会,让族人佃户替他准备盘缠礼品,滥加科派。”
张居正和王国光皆点头,孔尚贤绝非全国首例。
水墨恒继续说:“再有,孔尚贤每次进京,对沿途百姓肆意骚扰,所过之处,如同遭遇强盗洗劫一般,有苦不能言。下面的府县衙门若稍加制止,则受他百般呵斥……”
“岂有此理!”张居正气得大吼一声。
水墨恒虽然没见过孔尚贤,可凭借超越同时代几百年的经验判断,想着孔尚贤都已经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了,应该早被“腐化堕化”掉了,哪还遗传有孔大圣人的半分形象?
像他们整天过着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喝的好日子,不腐化不堕化才怪?怎么可能牛逼得起来?又怎么可能理解大众的疾苦?
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水墨恒也不怕开罪,而且真心认为对孔尚贤这种人就不能姑息纵容,凭什么只靠先人孔子的名头就拥有一个爵位?凭什么不工作不劳动,日子过得还比别人舒服一百倍一千倍?
都说富二代富二代,这都已经富了六十四代了……若他自己有才能,名誉极佳也说得过去。
凭什么?
所以水墨恒说话没留情面:“如此盘剥还不算,这位衍圣公还将沿途搜刮来的货物带到北京贩卖。每年来京一次,总得淹留数月,直到货物卖完,才启程返乡,赚得是盆满钵满,日子过得真个潇洒快活啊……”
“必须严惩。”张居正斩钉截铁地表态,“想当年孔大圣人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却不料他的子孙后代如孔尚贤者,居然鱼肉百姓千方百计敛财,已成为地方一大公害。”
“世袭的制度应该改一改。”水墨恒看似风轻云淡地提建议,实则态度比张居正更为激烈,“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限制,不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稍顿了顿,继续:“再说阳武侯薛汴。他的先祖是靖难功臣,受封后定居山东,成祖皇帝赐给他先祖的田地有数百上千顷。但到了他这一代,名下子粒田只是薛家财富极小的一部分。”
水墨恒这句话不难理解。
自古有言: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手上有五百万与五百块,生财的速度绝对不一样,更何况享有别人所不能享有的特权。
“一百多年来,薛家不断添置购买田地,如今拥有的田地大约有数百万亩。可按照朝廷旧制,皇上赏赐的子粒田免征赋税,薛家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兼并那么多田地,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上缴过一丝一毫的赋税。”
“被兼并添置的田地,有些是田地主被迫无奈,有些是田地主心甘情愿放在薛家的名下,这样可以避开国家赋税。尽管后来皇上颁旨给子粒田征收三分税银,可薛家田地十有八九不在子粒田征收范围之内,他所交的赋税,只是九牛一毛。”
“由于有这两座大山挡道,虽然张先生施行了一些列的大快民心而且又能增收赋税的举措,但在山东却收效甚微。”
水墨恒说完这番话,张居正的神情近乎僵直。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政不知行事难。
王国光的经济头脑一向灵敏,问:“水少保,你刚才说有些田地主心甘情愿将田地放在薛家名下,这是怎么回事儿?”
“王大人,这种行径不光是薛家,当然也包括衍圣公孔尚贤,和拥有皇室赐予子粒田的所有豪强大户。在学术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形容这种行径,叫作‘寄田’。”
“可这与赋税有何关系呢?”王国光追问。
“关系大了。王大人你想,一些田地主为了躲避赋税,自愿将田地交给孔家或薛家。这样,曾经拥有田地的主子,是不是就变成了无田地户?如此一来,就不用交税了。”
王国光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孔家薛家等豪强大户成为名义上的田地主,而原本的散、小田地主自然要交一定额度的租金给他们。只是,这租金肯定要比交给朝廷的少。否则,那些田地主也不会玩这种‘寄田’的伎俩。”
水墨恒擘肌分理,继续解释:“因孔家薛家等豪强大户享有免交田地税的特权,所以每年靠吃这种‘寄田’的租金,也是财源滚滚无人能及啊……”
“真是敛财有方哈!”张居正气得直咬牙,摆出一副恨不得将薛汴和孔尚贤生吞活剥了的架势,“他们如此劣迹斑斑,当地缙绅地痞难道不反不眼红?”
听到这两个名字。王国光脸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说到他的心坎儿里去了。
而张居正目光警然,脸上露出几分杀意。
水墨恒相信,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不一定对全国各地的豪强大户都了如指掌,但对孔尚贤和薛汴两个人一定不会陌生。
天下人谁个不知?孔子是大圣人。
自孔子被列为“大成至圣先师”入文庙祭祠以来,他的直接后裔便被洪武皇帝册封为“衍圣公”。
衍圣公,是个爵位,并且世代沿袭。
而薛汴是成祖皇帝的靖难功臣薛禄的七世孙。成祖登基后,封薛禄为世袭阳武侯,封地就在山东。
一个是第六十四代,一个是第七代。这两家都在山东经营了n多年,其势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
张居正问:“这两人怎么了?关乎赋税什么事呢?”
水墨恒笑着强调:“太大了,太关乎赋税的事儿,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两人都盯着水墨恒不眨眼。
张居正好些,因为一向知道水墨恒“妖孽”得很,有未卜先知的超强本领。
王国光虽然也见识过水墨恒的厉害,可与张居正比起来还有所不及。关键在他心目中,水墨恒似乎压根儿没去过山东,怎么就知道内情,而且说得如此肯定呢?
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更何况是一个青年?
“衍圣公和阳武侯,在山东的豪强大户中,简直就是拔山扛鼎的大人物,可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抚衙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是吗?”张居正目光泠然。
“衍圣公孔尚贤,他住在曲阜,手下有大量的族人佃户。朝廷规定衍圣公每年要进京朝贡面圣一次。孔尚贤趁此机会,让族人佃户替他准备盘缠礼品,滥加科派。”
张居正和王国光皆点头,孔尚贤绝非全国首例。
水墨恒继续说:“再有,孔尚贤每次进京,对沿途百姓肆意骚扰,所过之处,如同遭遇强盗洗劫一般,有苦不能言。下面的府县衙门若稍加制止,则受他百般呵斥……”
“岂有此理!”张居正气得大吼一声。
水墨恒虽然没见过孔尚贤,可凭借超越同时代几百年的经验判断,想着孔尚贤都已经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了,应该早被“腐化堕化”掉了,哪还遗传有孔大圣人的半分形象?
像他们整天过着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喝的好日子,不腐化不堕化才怪?怎么可能牛逼得起来?又怎么可能理解大众的疾苦?
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水墨恒也不怕开罪,而且真心认为对孔尚贤这种人就不能姑息纵容,凭什么只靠先人孔子的名头就拥有一个爵位?凭什么不工作不劳动,日子过得还比别人舒服一百倍一千倍?
都说富二代富二代,这都已经富了六十四代了……若他自己有才能,名誉极佳也说得过去。
凭什么?
所以水墨恒说话没留情面:“如此盘剥还不算,这位衍圣公还将沿途搜刮来的货物带到北京贩卖。每年来京一次,总得淹留数月,直到货物卖完,才启程返乡,赚得是盆满钵满,日子过得真个潇洒快活啊……”
“必须严惩。”张居正斩钉截铁地表态,“想当年孔大圣人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却不料他的子孙后代如孔尚贤者,居然鱼肉百姓千方百计敛财,已成为地方一大公害。”
“世袭的制度应该改一改。”水墨恒看似风轻云淡地提建议,实则态度比张居正更为激烈,“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限制,不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稍顿了顿,继续:“再说阳武侯薛汴。他的先祖是靖难功臣,受封后定居山东,成祖皇帝赐给他先祖的田地有数百上千顷。但到了他这一代,名下子粒田只是薛家财富极小的一部分。”
水墨恒这句话不难理解。
自古有言: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手上有五百万与五百块,生财的速度绝对不一样,更何况享有别人所不能享有的特权。
“一百多年来,薛家不断添置购买田地,如今拥有的田地大约有数百万亩。可按照朝廷旧制,皇上赏赐的子粒田免征赋税,薛家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兼并那么多田地,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上缴过一丝一毫的赋税。”
“被兼并添置的田地,有些是田地主被迫无奈,有些是田地主心甘情愿放在薛家的名下,这样可以避开国家赋税。尽管后来皇上颁旨给子粒田征收三分税银,可薛家田地十有八九不在子粒田征收范围之内,他所交的赋税,只是九牛一毛。”
“由于有这两座大山挡道,虽然张先生施行了一些列的大快民心而且又能增收赋税的举措,但在山东却收效甚微。”
水墨恒说完这番话,张居正的神情近乎僵直。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政不知行事难。
王国光的经济头脑一向灵敏,问:“水少保,你刚才说有些田地主心甘情愿将田地放在薛家名下,这是怎么回事儿?”
“王大人,这种行径不光是薛家,当然也包括衍圣公孔尚贤,和拥有皇室赐予子粒田的所有豪强大户。在学术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形容这种行径,叫作‘寄田’。”
“可这与赋税有何关系呢?”王国光追问。
“关系大了。王大人你想,一些田地主为了躲避赋税,自愿将田地交给孔家或薛家。这样,曾经拥有田地的主子,是不是就变成了无田地户?如此一来,就不用交税了。”
王国光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孔家薛家等豪强大户成为名义上的田地主,而原本的散、小田地主自然要交一定额度的租金给他们。只是,这租金肯定要比交给朝廷的少。否则,那些田地主也不会玩这种‘寄田’的伎俩。”
水墨恒擘肌分理,继续解释:“因孔家薛家等豪强大户享有免交田地税的特权,所以每年靠吃这种‘寄田’的租金,也是财源滚滚无人能及啊……”
“真是敛财有方哈!”张居正气得直咬牙,摆出一副恨不得将薛汴和孔尚贤生吞活剥了的架势,“他们如此劣迹斑斑,当地缙绅地痞难道不反不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