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军区作战部。
  当张春华副部长讲完了自己的见解之后,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演习下周即将打响,红蓝双方的作战要求,也都基本已经定下来了。
  现在作战部这边先进行一个推演,是对双方的战术打法进行一个预判,做到心中有数。
  邓佳华听完自己副手的陈述,就笑呵呵地开声道:“我原则上赞同张副部长的看法。”
  “不过,红方如果想采用一线平推的方法,后援补给就必须要跟上。否则的话,他们即使攻占了城市,也很难坚守住四天时间。”
  听了邓部长的讲述,张春华就微微颔首道:“部长说的是。其实这一战不止是红方,蓝方的后援补给也相当重要。”
  “毕竟整个演习将进行整整四天的时间,谁能够挺到最后,才是获胜的一方!”
  对张副部长的这个观点,大家都是赞同的。
  邓佳华左右四顾了一番,就看到站在人群后面的苏七月。
  “七月同志,这次演习的双方,都有你的老部队,你应该对局势应该也有自己的判断,发表一下观点呗?”
  邓佳华对苏七月,主要是通过通信部部长沈如勇了解的。
  自从军区的“全ip系统”在苏七月的主导之下成功搭建并投入使用后,沈部长对苏七月这个年轻人就是赞不绝口。
  因为作战部和通信部两边需要协调的工作比较多,邓佳华和沈如勇之间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
  一来二去,他对苏七月也渐渐有了印象。
  感兴趣之下,这位邓部长就查了查苏七月的履历资料。
  这不看不要紧,看过之后,邓佳华是真的被这个年轻人的横溢才华给惊到了。
  抛开对方在学业上的专业水平不说,其在702团和a大队的那次演习中,表现出来的战术思想、战术理念,都是有着很高水准。
  这样的水准,即便和基层的精英指挥人员相比,都要强出了不止一筹。
  要说军事学方面的人才,军区作战部这边当然不缺。
  光是邓佳华手下这些参谋中,就有不少军事学的高材生。
  别说博士,就连硕士也有几个。
  但是这些参谋们的专业水平,更多是体现在“纸上谈兵”上。
  真要是将他们下方到基层部队,担任营长、连长去带兵,怕是就不成了。
  而这个苏七月,不仅军事理论造诣不凡,关键是实用性还很强。
  尤其是他策划的034高地那一战,从头至尾的战况,几乎和他的设想一模一样。
  这样的能耐,在下面各集团军营连一级干部中,邓佳华还真没见过几个。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发现,这次借着刘副参谋长对苏七月的“点将”,邓佳华陪着沈如勇一起走了一趟特战旅。
  为的就是近距离的接触一下苏七月,对他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眼前这个沙盘预演,既是对这场演习的预估,也是对各个作战参谋战术思想的一个考量。
  如果有谁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演习双方的战术战略,无疑很能彰显其能力和眼光。
  此时邓佳华点了苏七月名,也是想看看他能有什么“高见”。
  邓部长说话之后,作战部的各个处长、副处长、参谋,就都将目光转向苏七月身上。
  相比邓部长,作战部的这些军官,对苏七月的了解就没那么多。
  但是有一点大家都能肯定,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肯定不一般。
  说起来,军区这些部门里,干部的年轻化是要走在各集团军、师旅前面。
  二十八九岁的少校,军区这边的部门也有那么几个。
  但这些年轻的少校,大多数都是部门参谋、干事,或者是专业技术等级达到了要求。
  他们本身并不是部门领导,也没有什么实权领导职务。
  眼前这个苏七月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仅年龄,而且还是基层部队的实职副营级干部,是个带兵的。
  这和机关的干部,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知道,想在基层部队里一步步走到副营级,难度可比机关里大多了。
  没有真本事,根本不会有人服你。
  对于自己一下子成了场内目光焦点,苏七月并没有丝毫忐忑不安。
  既然邓部长已经发了话,那就谈谈吧。
  稍稍组织了下语言,苏七月就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如同邓部长所说,我之前确实在c集团军下面的702团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去到特战旅,也有近一年的时间。”
  “对于这两支部队,我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肯定不够全面,所以只能是抛砖引玉,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听着苏七月谦逊的话语,作战部的处长、参谋们就暗暗点了点头。
  副部长张春华饶有兴致地看着苏七月,想听听他到底能说出什么。
  他对苏七月同样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在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化技术上,都很有一套。
  但是对方这小小年纪,在作战方面能有什么新奇的观点,张春华是不相信的。
  “这次的演习,我们模拟的场景是城市保卫战。而说到城市保卫战,我们首先联想到的词组,可能就是‘闪电战’这三个字了……”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苏七月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
  “闪电战!?”
  听到这个名词,包括邓佳华、张春华在内,作战部的人都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作为二战期间德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术,“闪电战”在很多战役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军事理论专家们,对这个战术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
  在大家暗暗思忖的时候,苏七月的讲述也在继续。
  “对于闪电战,我们大家都十分了解。它的战术要领,是先动用空军,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以及对方的机场,尽可能的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从而为下一波地面部队的攻击,扫清障碍。”
  “闪电战的战术原则有三点:分别是进攻要突然,攻势要猛烈,部队机动性要强。”
  “因为会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和飞机,所以闪电战的进攻速度比一般战术快得多。如果对战方没有及时准备,几乎肯定会败下阵来。”
  “尤其是在城市攻防战的时候,如果守方没能防住攻方的第一波空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邓佳华、张春华二人对视一眼,都轻轻点了点头。
  苏七月虽然只说了一半,但是他的意思两位部长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他这是说,下周的演习,红方作为攻方,“闪电战”这个战术,绝对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等他说完后,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一位处长就开声问道:“苏少校,闪电战的实用性,咱们当然不怀疑。但是与之对应的‘大纵深理论’,不是可以完美的应付这套战术吗?”
  这位处长提出质疑之后,作战部的几个处长、参谋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同样在二战期间,为了应付德军的“闪电战”,苏方军事家们提出了这么一个“大纵深理论”。
  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
  其中,突击群的任务,是在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
  牵制群,顾名思义是辅助突击方向作战、转移敌方注意力。
  预备队则用来迅速接手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
  至于火力群的作用,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以杀伤敌方的坦克、大炮等重火力装备,同时压制对方的纵深。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孰优孰劣,在苏德战场上并没有得出结论。
  但是“大纵深理论”可以部分克制“闪电战”,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这位处长拿它来反驳苏七月,自然没什么问题。
  在这位处长说话的时候,张春华一直在观察着苏七月脸上的表情。
  注意到对方神色没有出现丝毫变化,张春华就暗暗点头。
  不管这个年轻人军事理论的水平如何,光是他这份淡定,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旁边的邓佳华则笑呵呵地对苏七月挥了挥手:“七月同志,不同意见出现喽,你来解释解释吧。”
  “好的,邓部长。”
  苏七月应了一声,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王处长说的没错,‘大纵深理论’确实和‘闪电战’能够互相克制。”
  “尤其是我们这次的模拟战场上,防守的蓝方同样有广阔战略纵深的情况下,闪电战能否行之有效,就更值得深思了……”
  听着苏七月“涨他人士气”的话,张春华不禁有些好奇。
  现在的他,倒是很想听听这个年轻人接下来是如何辩驳。
  “相比六十年前的战争,现代战争虽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
  “比如大多数战局之中,战事的间歇期和平静期,都远比行动的时间更长……”
  听到这里,先前出言反驳的王处长就是一愕。
  回过神来,他心中不禁暗自疑惑:间歇期、平静期长,这和战术打法有关系吗?
  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苏七月跟着给出了答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