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 11.射落弯月(一)
波恩的一天是以拂晓阳光从地平线将黑暗驱散开始的。
第一缕阳光照亮的并非市民居所的窗户,亦非傲然矗立地面之上的巨塔,通体银白的巨型飞翼机体沐浴在拉开一天序幕的阳光之下,既无感慨,亦无动摇的翱翔于距离地面三万公尺的高空。各种光学、雷达、红外、热感应传感器俯瞰着辽阔大地,通过战术数据链和众多分身,尚在睡梦中的城市角角落落乃至千里之外的细小动静也看的一清二楚。
预警型“军团”。
全长120公尺,可变后掠翼完全展开宽幅可达80公尺,搭载有三种型号的载机,包括使用菱形框架式联翼布局(俗称“钻石翼”)的高空长航时侦查型;专门装备针对电子仪器和通讯术式装备的电子战型;肩负抵近侦查、散布干扰粒子、充当通讯中继站等多重任务,采用扑翼机结构的蜉蝣型。只要升空并释放出携带的载机,一台预警型便可对直径4000~6000公里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控,对1000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周期型侦察。
这绝不是夸张。
且不论预警型自身的相控阵雷达所能掌握的范围和高空长航时侦查型能掌握的范围,就那几万只鸽子大小的蜉蝣型密密麻麻撒下去,恐怕也足够看清一大片区域了。
这些“军团”并非直接参战的机种,但它们提供的情报对随时掌控战局变化,协助拟定对策等事项可谓至关重要。可以说预警型与其载机是“军团”挂在天空的眼睛,通过这只眼睛获得的各种情报,“军团”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设计出各种针对性战术来有效消灭敌人。从战术价值上来讲,打下一架预警型足以媲美消灭一个师的重战车型。
帝国当然清楚预警型的价值还有其作为个体在战场上的脆弱性。所以在预警型每次出动,周遭最起码有一个大队的空战型跟随。其中两个中队负责半径100公里内的警戒,一个中队就在预警型周围执行护卫任务。
可能是这样还不够放心,又或是此次共同会议的重要性,这一次除了原有的护卫兵力,还增加了一个小队的“沙拉曼达iii”。
单论空战性能,这一个小队甚至凌驾一个大队的空战型基本型号,也就某些特别改装的规格外机体可以与之一争高下。说到面对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反应、对地支援、城镇战、定点清除之类的任务,“沙拉曼达iii”更是甩开空战型好几条大街。
空战性能好,再加上快速应变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足够强大,足以应对共同会议期间的一切突发事态——或许这正是将“沙拉曼达iii”部署到波恩上空的原因。
“也就是说,要想在共同会议期间给帝国来点惊喜,首先要把天上那群怪鸟一只不剩的打下来,是吗?”
“在你动手打下第一只鸟的时候,帝国立即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赛叹了口气,眯起眼睛张望碧蓝如洗的天空。尽管站在距离地面三百公尺的观景台上,能见度又非常好,可要想看见三万公尺高空中的物体,还是困难了一点。
“蜉蝣型可全都是侦察机兼通信中继站,不管是打掉作为母舰的预警型还是打掉任何一种载机,蜉蝣型都会在第一时间向战术数据链发送遭受攻击的信号。中央战术演算系统会立即接手指挥,直到新的预警型抵达现场接手指挥权限为止。”
“就是说要在同一时间将分布在几百公里内的所有机体全部干掉?”
“夜莺”——安丽埃塔.弗朗索瓦瞪大了双眼。
她对帝国技术人员近乎疯狂的偏执不陌生,就算那群尖耳朵真像笑话里揶揄的一样,丢了五十芬尼硬币会在地上画一百个方格,挨个用放大镜搜寻,她也不会感到奇怪。可预警型和载机的配置及报警机制……除了叹气和吐槽,还能怎么办呢?
同一时间干掉几万架侦查用的机体,还有母舰和周边相当于一个联队的空中战力。要达成这种目标,非投入师团级别的航空战力或战略级攻击术式不可。可一来大部队集结不可能逃过预警型的侦测,二来有蜉蝣型散布干扰粒子,战略级攻击术式根本不可能发挥效果。
要想一次性断绝区域范围内的空中管制和警戒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可谓‘射落弯月(shoot.the.moon,用于形容尝试极为困难、几乎不可能之事)’。”
“知更鸟”——露易丝.安哈尔特例行负责补刀。
“别忘了我们是外交人员,你见过在外国领土上拿着枪炮大打出手的外交官?而且还是在帝国领土上。”
外交官在驻在国领土上动枪动炮直到二十世纪初都还有,最有名的莫过于德意志帝国驻大清公使克林德男爵,这位公使不但作死成功,还成功引爆了八国联军侵华。不过这类案例大多发生近现代初期,一战后基本上就绝迹了。这个世界里外交官即便要动刀动抢,大多也是出于私人原因要进行决斗,双方约好时间地点,找好公证人,准备好手枪刀剑,签好生死状之后一分高下。各国对这类事情基本采取默许态度(说白了就是没办法管,毕竟一半以上的决斗和婚外情有关)。但要在帝国领土上,还是在共同会议期间敢搞事情……那些被惹毛了的尖耳朵鬼畜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外交官,有没有外交豁免权,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101审讯室里各种古老的、现代的拷问技术会挨个在你身上尝试一遍,等榨干价值之后再拖到墙根边枪毙。
“只是以防万一啦,我们可是‘共和国外交部派遣的安保人员’,帝国那边怎么保护现场是他们的事情,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假定讨论一两个紧急状态下的预案,这总不触犯外交条例吧。”
“丽塔……”
马赛耸耸肩,一旁的露易丝也是一脸无可奈何。
安丽埃塔的发言明显是诡辩,但拿出去也说得通。要知道共和国跟帝国之间的关系就摆在那里,共和国基于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考量,根据现场环境拟定一两个应急预案完全说得过去。这和帝国方面是否有诚意,是否展现善意并不矛盾和冲突。
至于这个预案的真实目的……不用说,当然是为了假想日后的战场上要如何破解以预警型为核心的空中侦察、通讯、指挥、攻击系统。
“自由军团”的活动范围大多为山高林密的山区,这种环境便于隐蔽,也能有效遏制敌人发挥空中侦查、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的优势。是故,与他们交战的多为侦查型、猎杀型之类的轻量级机体,偶尔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域会遭遇战车型甚至重战车型,不过那也是小概率事件,遇上了只有自认倒霉。
但今后的战争模式将出现极大的变化,随着国际局势进入安定期,过去三年以治安战为主的战争模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接下来的“和平休假”时期,各国必然会以“全面总体战下的大军团作战”为核心,展开相关研究和尝试,共和国同样也不例外。身为共和国军人,他们必须忘掉游击战的一些习惯和思维定式,要以正规军人的纪律、思想和眼光来约束自己——为此他们三人被分配至代表团充当安保人员,实地见习和考察列强们对军备发展的见解和态度,学习从战略层次来思考和辩证。
也就是军官养成见习之旅,和参谋旅行差不多。
有着和各型“军团”交手的实战经验,且对帝国军的编制、战术、条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还有驾驶本国试做型mds和最新型“军团”早期试做机的作战经验。这样的种子不管是培养成参谋还是野战军官,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抱着这样的想法,军方缠上了外交部,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外加撒泼耍赖之类的下流手段后,不堪其扰的外交部最后应允将三人以“安保人员”的身份加入代表团名单之中。作为交换,三人在出访期间必须服从外交部的指示,相关活动由外交部来安排。
于是三位在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挂了号的前逃亡者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语言之塔”里,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整个城市以及远方天空中的“军团”无人机,讨论着未来的战争中要如何如何。仿佛对自己正身处帝国安保力量高度聚焦之处一无所知。
“小孩子的挑衅把戏罢了。”
点燃卷烟,马赫吐出一团烟雾,冷淡的声音在指挥舱内回响。周围一群终端处理员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自己负责的界面,蓝色荧光为本就凝重的氛围投下更为肃杀的冰冷气息。
“我们固然什么也做不了,他们其实也一样,在这种国际场合,任何一方的轻率行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燃烧的烟丝忽明忽灭,冰冷的双眼映出看上去挺快活的三人组。
“就来比比看吧,谁更耐得住性子,谁能笑到最后。”
第一缕阳光照亮的并非市民居所的窗户,亦非傲然矗立地面之上的巨塔,通体银白的巨型飞翼机体沐浴在拉开一天序幕的阳光之下,既无感慨,亦无动摇的翱翔于距离地面三万公尺的高空。各种光学、雷达、红外、热感应传感器俯瞰着辽阔大地,通过战术数据链和众多分身,尚在睡梦中的城市角角落落乃至千里之外的细小动静也看的一清二楚。
预警型“军团”。
全长120公尺,可变后掠翼完全展开宽幅可达80公尺,搭载有三种型号的载机,包括使用菱形框架式联翼布局(俗称“钻石翼”)的高空长航时侦查型;专门装备针对电子仪器和通讯术式装备的电子战型;肩负抵近侦查、散布干扰粒子、充当通讯中继站等多重任务,采用扑翼机结构的蜉蝣型。只要升空并释放出携带的载机,一台预警型便可对直径4000~6000公里的范围进行实时监控,对10000公里内的目标进行周期型侦察。
这绝不是夸张。
且不论预警型自身的相控阵雷达所能掌握的范围和高空长航时侦查型能掌握的范围,就那几万只鸽子大小的蜉蝣型密密麻麻撒下去,恐怕也足够看清一大片区域了。
这些“军团”并非直接参战的机种,但它们提供的情报对随时掌控战局变化,协助拟定对策等事项可谓至关重要。可以说预警型与其载机是“军团”挂在天空的眼睛,通过这只眼睛获得的各种情报,“军团”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设计出各种针对性战术来有效消灭敌人。从战术价值上来讲,打下一架预警型足以媲美消灭一个师的重战车型。
帝国当然清楚预警型的价值还有其作为个体在战场上的脆弱性。所以在预警型每次出动,周遭最起码有一个大队的空战型跟随。其中两个中队负责半径100公里内的警戒,一个中队就在预警型周围执行护卫任务。
可能是这样还不够放心,又或是此次共同会议的重要性,这一次除了原有的护卫兵力,还增加了一个小队的“沙拉曼达iii”。
单论空战性能,这一个小队甚至凌驾一个大队的空战型基本型号,也就某些特别改装的规格外机体可以与之一争高下。说到面对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反应、对地支援、城镇战、定点清除之类的任务,“沙拉曼达iii”更是甩开空战型好几条大街。
空战性能好,再加上快速应变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足够强大,足以应对共同会议期间的一切突发事态——或许这正是将“沙拉曼达iii”部署到波恩上空的原因。
“也就是说,要想在共同会议期间给帝国来点惊喜,首先要把天上那群怪鸟一只不剩的打下来,是吗?”
“在你动手打下第一只鸟的时候,帝国立即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赛叹了口气,眯起眼睛张望碧蓝如洗的天空。尽管站在距离地面三百公尺的观景台上,能见度又非常好,可要想看见三万公尺高空中的物体,还是困难了一点。
“蜉蝣型可全都是侦察机兼通信中继站,不管是打掉作为母舰的预警型还是打掉任何一种载机,蜉蝣型都会在第一时间向战术数据链发送遭受攻击的信号。中央战术演算系统会立即接手指挥,直到新的预警型抵达现场接手指挥权限为止。”
“就是说要在同一时间将分布在几百公里内的所有机体全部干掉?”
“夜莺”——安丽埃塔.弗朗索瓦瞪大了双眼。
她对帝国技术人员近乎疯狂的偏执不陌生,就算那群尖耳朵真像笑话里揶揄的一样,丢了五十芬尼硬币会在地上画一百个方格,挨个用放大镜搜寻,她也不会感到奇怪。可预警型和载机的配置及报警机制……除了叹气和吐槽,还能怎么办呢?
同一时间干掉几万架侦查用的机体,还有母舰和周边相当于一个联队的空中战力。要达成这种目标,非投入师团级别的航空战力或战略级攻击术式不可。可一来大部队集结不可能逃过预警型的侦测,二来有蜉蝣型散布干扰粒子,战略级攻击术式根本不可能发挥效果。
要想一次性断绝区域范围内的空中管制和警戒系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可谓‘射落弯月(shoot.the.moon,用于形容尝试极为困难、几乎不可能之事)’。”
“知更鸟”——露易丝.安哈尔特例行负责补刀。
“别忘了我们是外交人员,你见过在外国领土上拿着枪炮大打出手的外交官?而且还是在帝国领土上。”
外交官在驻在国领土上动枪动炮直到二十世纪初都还有,最有名的莫过于德意志帝国驻大清公使克林德男爵,这位公使不但作死成功,还成功引爆了八国联军侵华。不过这类案例大多发生近现代初期,一战后基本上就绝迹了。这个世界里外交官即便要动刀动抢,大多也是出于私人原因要进行决斗,双方约好时间地点,找好公证人,准备好手枪刀剑,签好生死状之后一分高下。各国对这类事情基本采取默许态度(说白了就是没办法管,毕竟一半以上的决斗和婚外情有关)。但要在帝国领土上,还是在共同会议期间敢搞事情……那些被惹毛了的尖耳朵鬼畜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外交官,有没有外交豁免权,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101审讯室里各种古老的、现代的拷问技术会挨个在你身上尝试一遍,等榨干价值之后再拖到墙根边枪毙。
“只是以防万一啦,我们可是‘共和国外交部派遣的安保人员’,帝国那边怎么保护现场是他们的事情,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假定讨论一两个紧急状态下的预案,这总不触犯外交条例吧。”
“丽塔……”
马赛耸耸肩,一旁的露易丝也是一脸无可奈何。
安丽埃塔的发言明显是诡辩,但拿出去也说得通。要知道共和国跟帝国之间的关系就摆在那里,共和国基于自身国家安全和利益考量,根据现场环境拟定一两个应急预案完全说得过去。这和帝国方面是否有诚意,是否展现善意并不矛盾和冲突。
至于这个预案的真实目的……不用说,当然是为了假想日后的战场上要如何破解以预警型为核心的空中侦察、通讯、指挥、攻击系统。
“自由军团”的活动范围大多为山高林密的山区,这种环境便于隐蔽,也能有效遏制敌人发挥空中侦查、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的优势。是故,与他们交战的多为侦查型、猎杀型之类的轻量级机体,偶尔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域会遭遇战车型甚至重战车型,不过那也是小概率事件,遇上了只有自认倒霉。
但今后的战争模式将出现极大的变化,随着国际局势进入安定期,过去三年以治安战为主的战争模式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接下来的“和平休假”时期,各国必然会以“全面总体战下的大军团作战”为核心,展开相关研究和尝试,共和国同样也不例外。身为共和国军人,他们必须忘掉游击战的一些习惯和思维定式,要以正规军人的纪律、思想和眼光来约束自己——为此他们三人被分配至代表团充当安保人员,实地见习和考察列强们对军备发展的见解和态度,学习从战略层次来思考和辩证。
也就是军官养成见习之旅,和参谋旅行差不多。
有着和各型“军团”交手的实战经验,且对帝国军的编制、战术、条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还有驾驶本国试做型mds和最新型“军团”早期试做机的作战经验。这样的种子不管是培养成参谋还是野战军官,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抱着这样的想法,军方缠上了外交部,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外加撒泼耍赖之类的下流手段后,不堪其扰的外交部最后应允将三人以“安保人员”的身份加入代表团名单之中。作为交换,三人在出访期间必须服从外交部的指示,相关活动由外交部来安排。
于是三位在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挂了号的前逃亡者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语言之塔”里,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整个城市以及远方天空中的“军团”无人机,讨论着未来的战争中要如何如何。仿佛对自己正身处帝国安保力量高度聚焦之处一无所知。
“小孩子的挑衅把戏罢了。”
点燃卷烟,马赫吐出一团烟雾,冷淡的声音在指挥舱内回响。周围一群终端处理员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自己负责的界面,蓝色荧光为本就凝重的氛围投下更为肃杀的冰冷气息。
“我们固然什么也做不了,他们其实也一样,在这种国际场合,任何一方的轻率行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燃烧的烟丝忽明忽灭,冰冷的双眼映出看上去挺快活的三人组。
“就来比比看吧,谁更耐得住性子,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