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建东一直在到处乱窜乱蹦,体力消耗大,饿得最快,举起手大声说:“要,嫂子,我来煮吧,你休息一会儿!”
  沈红英和余香香笑着说:“我们来吧,你们辛苦了,今天休息,家务让我们俩来!”
  沈建东也不跟两个姐姐客气,坐到桌子边,抓起一把奶糖,剥了糖纸就往嘴巴里塞。一把糖还没吃完,四碗热腾腾的水饺端了出来。
  上桌后,沈建东看着白白胖胖的猪肉水饺,忍不住感叹:“真没想到我还能过上白面猪肉水饺敞开吃的日子。”
  余香香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沈红英盯着白瓷碗里蒸腾的热气,情绪突然莫名其妙地低落下来,喃喃道:“可惜哥不在,不然咱们家就团圆了。”
  这话一出,沈建东拿筷子的手顿了一下,扭头看余思雅:“嫂子,最近广播新闻上都在说咱们跟越南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不会真的要打起来吧?”
  这一仗跑不了,提起这个余思雅的心情也有些沉重,但她现在是家里的主心骨,三个孩子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她不能慌。
  她轻轻扬起唇角:“对你们哥哥有点信心吧,他的命硬得很,不会有事的!”
  “对,嫂子说的是,哥一定会平安归来的。哎,都怪这白眼狼越南,要不是他们生事,哥这会儿就回来跟咱们一起吃年夜饭了。”沈建东不满地抱怨道。
  余思雅的心情有点沉重,不想提这个,将碗里还没动过的饺子倒了一半给他:“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对了,你们听,楼上是在放电视机吧?你们想看电视吗?想看咱们明天就去买一台。”
  这会儿商场里的电视基本上都是黑白电视,9寸或12寸,四四方方的,很笨重,不像后世那么轻薄,屏幕很模糊不清晰。而且这会儿还没有线电视,电视机都是靠天线来接受信号,只能收到比较近的几个台,有些台还会有雪花和各种噪音。
  但就这样一台电视机得几百上千元,能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一两年不吃不喝的工资,妥妥的奢侈品,一般家庭还买不起。
  见惯了后世清晰度非常高的液晶电视,再来看现在的电视,真是哪儿都嫌弃。所以余思雅对现在的电视机没什么兴趣,可电视、广播、报纸是如今主要了解消息的三个公开渠道。她觉得这电视机不怎么样,但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觉得新鲜有意思啊。前两天,余香香和沈红英就还去别人家看了一会儿电视,回家还讨论了半天。
  因此,余思雅今天才主动提起,她和沈跃的工资都不低,家里就两个女孩子上学要花一点钱,但这点钱对他们的收入来说是毛毛雨。她手里的攒了好几千块,买台电视机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负担。
  沈建东满心做买卖赚钱,整天忙得不见人影,也就晚上吃饭的时候会回家,他虽然觉得电视挺新鲜的,但也没太大的兴趣,只顾埋头吃饺子。
  两个女孩子都有点心动,她们寒假去同学家里看过电视后,回来一直念念不忘,两人讨论了好几回。可想着电视机不菲的价格,两人懂事地拒绝了:“嫂子,别买了,你这么忙,都没空坐下来看电视。我跟香香还有几个月就要考试了,还是别看电视分心了。”
  余香香也跟着点头:“对啊,姐,电视买了也没人看的。”
  话是这样说,但余思雅没错过两人眼底的渴望。
  沈建东也发现了,他嘿嘿笑了笑说:“喜欢就买嘛,明天我去买,我赚钱了!”
  余思雅斜了他一眼:“你买什么买?小孩子一个,家里的事你别管,要喜欢,我明天去买一台回家。”
  沈建东不服气:“我实岁16了,在乡下都可以说亲,是大人了!”
  余思雅好笑地看着他:“怎么?咱们建东长大了想娶媳妇了啊?”
  沈建东自己调侃自己还不觉得,被嫂子这么一说,脸马上红了:“没有,我才不要呢。”
  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他:“你想我也不答应,想谈对象,等18岁以后再说吧。”
  沈建东想反驳,但又感觉自己要反驳了就证实“他想娶媳妇”这个事了,撇了撇嘴,低头吃东西。
  “行了,就这么说好了,咱们明天吃过早饭一块儿去逛百货商场,买电视机。”余思雅高兴地宣布道。
  见两个女孩子还想说什么,她笑着补充道:“这样吧,高考之前,你们每天除了看新闻,不准看其他电视节目。如果我在家就跟你们一起看,如果我不在,你们将每天电视里播报的新闻要点记录下来,放桌子上,我回家看。”
  这下两个女孩子才没话说了。
  吃过宵夜,一家人又围在桌子前嗑瓜子、吃糖聊天,直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外面传来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余思雅分别给三个孩子发了红包,大家这才散了,回自己的屋睡觉。
  余思雅打开灯,关上了门,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厚厚的信,下面还有很多封信,都是沈跃寄来的。最近这封信是一月初寄过来的,他在信上隐晦的表示要换驻地,可能没时间给她回信了,叮嘱她要是没收到回信不要着急,有空的时候他会写信回家的。
  余思雅当天就写了封信过去。但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几天了,还是没收到沈跃的回信,估计他已经去了其他地方。他们的消息比普通人更灵通,而且战争这种事,也不是说开打就开打,事前肯定会有准备工作,只是这些事情是军事机密,普通人不可能知道罢了。
  再有半个月这场自卫反击战就要正式打响了,估计这会儿部队已经开始部署和调配兵员了,也不知道沈跃被派到了哪儿,今天除夕夜,他们有没有庆祝新年,吃饺子或汤圆了吗?
  无声地叹了口气,余思雅将信放了回去,重新拉上抽屉,躺回床上,拉下了电灯线,关灯睡觉。边境的事她再焦虑也无济于事,她相信沈跃会平安归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个小家庭,好好工作,努力学习!
  ——
  大年初一是个晴朗的天,清晨推开门,外面的树上、草地上、菜地里都结了一层霜。等吃过早饭,红通通的太阳已经爬了起来,冰霜融化,穿着新衣服的市民们陆续出门拜年。
  余思雅先带三个孩子去了百货公司,花了八百多块钱买了一台12寸的电视机。
  昨晚提起电视机的时候沈建东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回到家里就翻开说明书开始捣鼓起来,怎么安装,怎么调台,比谁都积极。三个孩子第一次看到崭新的电视机,都有点不敢下手,插上电源,打开电视机调台的时候,手轻轻的,半天也没把调台的按钮转动。
  余思雅看得好笑,走过去用拇指、食指、无名指捏住黑色的按钮,用力一转,跳到第二个台,电视机发出滋滋的声音,里面还是一片白色的小点点。
  “这样换台的,不过得先将天线竖在外面,然后将线迁进来,跟电视机后面的两根天线连接在一块儿,才能收到信号。你们慢慢弄吧,我得出去拜年了,不懂就问有电视机的邻居。”余思雅简单地说了一下工作原理,就将这个活儿交给他们去捣鼓了。没办法,她是知道电视机大致怎么弄的,但她也没具体操作过。
  三个孩子盯着电视头也没回:“好的,嫂子,我们知道了,你去忙吧。”
  余思雅也没管他们,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出门了。她今天很忙,要给龚教授夫妻、孟兰夫妻、路明惠、唐局长等等一众朋友拜年,至于高市长那里,余思雅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因为市委家属院戒备挺森严的,她去还得找人通报。而且她跟高市长大部分时候都直接在办公室接触,谈的都是工作,对高市长家里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贸然登门拜访会不会太唐突了?
  思虑了半天,余思雅决定先去许秘书家拜年,到时候旁敲侧击问问他的看法。
  结果去了才知道许秘书不在,跟高市长去一线慰问那些不能回家过年,除夕也照旧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的工人们去了。
  人都不在,这年也没法拜了,余思雅只好继续去别家拜年。
  她将田家安排在了最后,因为田老太太特别喜欢她,对她很热情。更重要的是,她有点事想跟田主任商量。
  到了田家,寒暄过后,聊了一会儿天,田老太太就热情地站了起来,跑去厨房做饭,让余思雅吃过晚饭再走。
  田主任本来也想去帮忙的,但被余思雅叫住了:“田主任,孟经理,咱们能去书房谈会儿话吗?”
  田主任两口子反应过来,余思雅除了拜年,应该是有正事要跟他们谈,三人去了书房,关上了门。
  孟兰笑着说:“余总,你这过年都不忘工作,难怪能将你们清河鸭搞得红红火火呢!”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孟经理说笑了,这不是田主任和你都很忙,好不容易碰个头,我就想跟你们聊聊嘛。”
  因为清河鸭的很多机器都是从省机械厂买的,田主任跟余思雅很熟了,他笑着问道:“余总,你们清河鸭是不是又要采购机器?”
  余思雅含笑点头:“田主任,咱们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我也就直说了。去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工作重心,你们肯定也从各种渠道了解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内的大门即将向外打开,田主任、孟经理,你们应该清楚,在技术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田主任弟弟是驻外工作人员,对国外的情况比较了解,点头感叹道:“是啊,就拿电视机、洗衣机、汽车来说,欧美已经比较普及了,在咱们国家这些都还是个稀罕的玩意儿。电视机还能想想,小汽车那是想都不敢想,我们两口子的工资不吃不喝十年也买不起。”
  余思雅长叹一声说:“是啊,我们跟国外技术上有着太大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哪怕是欧美即将淘汰的生产线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先进的机器了。田主任,我们的厂子,虽然说是用机器,但实际上更多的是需要人工,机器自动化程度非常低,不管是食品加工厂、饲料厂乃至于服装厂都需要更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在即将开放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是余思雅危言耸听,而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国内投资建厂。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设备,成熟的管理体系,雄厚的资金,而且还有地方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一旦进入国内,就像狼入了羊群,国内本土企业大都没御敌之力,只能节节败退,很多熟悉的本土品牌都消失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清河鸭不想做这其中的一个,就要居安思危,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发展壮大。
  田主任是搞技术的,没想那么远,他更深的体会是:“咱们机械厂很多机器工具都是五十年代的产品。”
  二三十年没有更新换代了,又如何能够造成更先进的机器呢?这个时代几乎每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都有一个机械厂,全国大大小小数以千万计的机械厂,可四十年后还剩多少家?很多都在十几年后因为经营不善,没有竞争力倒闭破产了,成为九十年代下岗潮中的一员。
  “是啊,咱们的技术落后,很难跟外来企业竞争。所以,田主任,我有个想法,咱们两个单位能不能联合选拔几个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欧美先进的技术,然后带回来,为我们所用。”余思雅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讲出了自己的目的。
  田主任两口子被余思雅这大胆的想法给惊呆了:“余……余总,你没开玩笑吧?”
  余思雅笑看着他们:“田主任,孟经理,你看我像看玩笑的吗?这个事,我之所以来找田主任,主要还是你技术比较精湛,咱们需要的很多机器你们都能弄出来,但说实话,那些机器还是粗糙了一点,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田主任是真正懂机械技术的人才,我觉得你出去比我们更有用,而且哪怕从国外进口成套的生产线,咱们也需要懂这些机器,能够日常维护的技术人员,这也需要派人出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如果咱们不懂,别人卖了坏的,报废的机器给咱们,咱们也不知道,花大价钱兴高采烈地运回家,结果却不能用,只买回来一堆废铜烂铁,那亏就吃大了。”
  这样的亏,国内的企业厂矿也不是没有吃过。落后就要挨打,在哪个时代都是更古不变的真理,资本没有良心和道义可言。
  余思雅提的这个建议太惊人,田主任好一会儿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按着眉心说:“余总,你这提议太突然了,我这心里乱糟糟的,我得好好想想。”
  余思雅表示理解:“这个事不着急,田主任和孟经理好好商量,等你们想好了再告诉我,我去找机械厂的领导谈,咱们清河鸭出钱,你们机械厂出技术人员。咱们也别去太远的地方了,就去一海之隔的日本吧,他们目前的技术就挺发达的,而且离得近,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也要低廉很多,采购生产线也要方便很多。”
  田主任……
  他还没答应去呢,她就将去哪个国家都想好了!
  知道田主任夫妻俩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提议,接下来余思雅就没再提这个,而是岔开了话题。
  田主任受到的冲击太大,蹙着眉头,也没心理聊天,一时之间,书房里只有两个女人说笑的声音。
  等吃过晚饭,余思雅走后,孟兰见丈夫还一副神思不属的样子,将他拉进屋,叹气道:“你想不想去嘛?”
  田主任有点心痒,但想着那些有过留学背景的人在过去十年中的遭遇,他又犹豫了:“我得想想。”
  两人做了十几年夫妻,孟兰一瞧就明白丈夫是心动了,但又有顾虑,便说:“你要拿不定主意,就给二弟写封信,问问他的看法呗。在这段时间,你可以先学学日语啊,不然语言都不通,你这去了连人家的产品说明书都看不懂,更别提偷偷学习人家的技术了。说不定等你想好了去不去,你日语还没学会呢!”
  这话刺激了田主任,他不服输地说:“不就学日语吗?这有什么难的,他们的语言不还受了咱们汉语的影响,我就不信了,我还学不会!”
  孟兰笑着铺好床:“是吗?那我倒要看看,你多久能学会!”
  “我明天就去图书馆找这方面的书,拿回家自学!”田主任哼道!
  孟兰笑而不语,嘴上说着考虑,还要再想想,结果连影子都还没有的事,只是个设想,他就干劲十足地要去学日语了。
  ——
  1979年,春节还不放假,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春节为什么不放假》,引起了很多人的响应。
  因为不放假,拜了年,余思雅就得开始上班了。两个门市部和正式更名的清河鸭服装厂都开工了。
  余思雅先去服装厂开了个会,鼓励动员大家加快生产,然后了解了一下厂子的生产情况。看完库存后,她对丁舜说:“丁厂长,这批羽绒服生产完后就别生产羽绒服了,直接上春装、夏装,你们大力生产,销售的事不用担心,我们即将准备开新的门市部!”
  丁舜欣喜若狂:“真的?余总,选址定了吗?”
  余思雅笑道:“叶梅选了几个地方,这几天我跟她去实地考察考察,争取将地方定下来。以前之所以没想着大规模的开店扩张,一是咱们集团的资金不是很充足,去年连开了两个厂子和门市部,二来羽绒服的销售周期很短,省城能消费得起羽绒服的顾客也只有那么多。但现在既然要做服装,那一家店肯定不够,还得扩张,这个事就交给你了,咱们先把名气打出来,然后看看能不能跟百货公司、供销社之类的合作。”
  只是自己开店,这个出货速度还是太慢了,虽然供销社和百货商店有种种弊端,可目前来说,还是全国最大的零售商。但要这些部门愿意进清河鸭的货,那得先将清河鸭衣服的牌子打响,不然别想上他们的货架!
  丁舜听了这话安心了:“好,余总你放心,咱们的几款春装已经确定了,这是根据设计图做出来的衣服,你看看款式怎么样?”
  余思雅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衣服,春天的外套、衬衣、长裤,款式和颜色都丰富了许多,跟后世没法比,但对于街道上灰扑扑的颜色,这绝对是时髦新款了。
  “挺好的,不过衣服做出来后,你们自己先穿一下,设计合不合理,舒不舒服,穿上身就知道了,衣服不光要好看,还要穿着舒适得宜。”余思雅笑着说道。
  丁舜点头:“嗯,以后咱们生产出来的衣服,每一款都让自己的职工穿一穿,看看合不合身,好不好看。”
  “就该这样,实践出真知,穿上照照镜子,扪心自问,自己愿意花钱买这件衣服吗?如果自己都不愿意买,那肯定是失败的产品。”余思雅颔首道。
  见服装厂井然有序,她也没多呆,吃过午饭就回去了。
  叶梅已经按照她的要求选出了四个比较合适的地点。
  余思雅拿出地图,看了看标注的位置,很好,叶梅选的这几个地方离现有的两个门市部都比较远,不会出现扎堆开店自己抢自己的荒唐事。
  “带我去看看,咱们尽快将三门市部的地址确定下来。”余思雅收起了地图说道。
  叶梅带路,林红旗陪同,三人一起去实地考察。
  第一处位置在市政府斜对面不远,旁边就是国营饭店,再沿着道路走一百多米是市政府家属楼,附近还有好些政府单位,比如税务局、统计局等。
  叶梅解释:“这片区域居住的人口不少,而且消费能力也比较高。”
  确实,余思雅点点头,打量着眼前的房子,这是以前某个资本家的住宅,后来居家去了海外,房子就归了公。一半开了国营饭店,一半空了下来。
  位置确实不错,看过后余思雅却摇头拒绝了:“看下一家吧,这地方太小了。”只有一百多平米。
  叶梅不解地说:“余总,不小了,这跟百货公司对面的门市部差不多大。”
  余思雅点头:“我知道,不过咱们清河鸭食品店和服装店我准备开在一起,所以这个地方就小了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