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人不能死两次
过了片刻,前面就出现一座山丘。
两人远远看见中原一点红和高亚男对峙在那里。
李志常道:“还好毕竟他们还没动起手。”
左明珠道:“道长叔叔你既然说中原一点红有了突破,为何还不阻止他们,万一有了差错,可怎么办。”
李志常道:“不会有差错。”这句话淡淡说来,却又一种不容置喙的气概。
这时候先动的不是中原一点红,而是高亚男。
高亚男的青衣微动,一道淡淡的剑影,夹杂在风雪之中,似有似无。
这正是清风十三式的第一式,清风徐来。
正如苏坡所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一剑极为清淡,精妙处,却绝非常人可以想象,纵使李志常也不禁有些赞叹。
清风十三式妙就妙在清淡二字,以其清远无俦,故而无坚不摧。
本来高亚男的性子,急如风火,是学不好这门剑法的,可是这些年寻找胡铁花的途中,饱经苦难,反而磨砺了自身的心灵,化刚为柔,意如流水。
那水流虽然是天下至柔之物,一旦积蓄已久,便能化作洪流,冲倒山峰。可谓至大至刚。
只见那飞扬的雪花,被中原一点红的杀气碾作粉尘,而在这一片白茫茫中,一道黑影和青影时隐时现,看不真切。
在这刹那间,两人也不知交手多少剑,但通过那地上一道道深深的剑痕,无不表明,刚才交手的激烈。
突然两人又各自分开,默默对峙。
中原一点红眼神愈发明亮,他没想到高亚男的剑术居然高明如斯。
天下名门大派,都不乏高深的剑法,但论当今七大剑派,却以华山派的剑法为诸派之冠,无人可比。
这一点中原一点红自然深知,只不过他也料不到高亚男年纪轻轻,在剑术一道,居然远迈不少剑术名家。
他的剑法虽不高明,却是杀人的剑法。
自千锤百炼而出,自无边磨难而成。
往往一剑出后,对手便会被他这快的不可思议的快剑震慑,还来不及反应,就被刺中咽喉。
可高亚男心沉如水,不为所动。
一招清风徐来,使得浑无破绽,中原一点红的剑虽然够快,虽然无孔不入,却也找不到丝毫缝隙。
短暂的静止后,中原一点红又动了。
风雪此时有戛然而止,天上乌云密布,似乎在酝酿更大的一场风雪。
此刻中原一点红运剑如风,剑法之快,难以形容,但自肘以上,却纹风不动,每一招俱是以腕力发出来的。
这正是中原一点红的剑法,和以往任何一位剑术名家的区别所在。
但凡用剑的高手,臂力一定极强。
可中原一点红练的不是臂力,而是腕力。
因其腕力之强,手腕之灵活,才能在使出这如风快剑的同时,还能收放自如,转折变化,令人膛目结舌,难以预料。
可是高亚男不惊不惧,清风十三式中的一招‘清风拂柳’,在中原一点红的快剑之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毫无滞碍。
清风拂柳,剑影千重。
突然中原一点红的长剑直~捣中宫。
他这一剑之前本来斜削高亚男的右肩,突然之间就变成当胸直刺。变化之快,好似火花突然爆裂一样,根本不能提前判断。
但是高亚男长剑一横,心随意动,剑随心动,一招风动千铃,自然而然就用了出来。
金铁交鸣之声,经久不绝。
李志常轻轻一叹,高亚男输了。因为一点红的腕力太强,所以变招极快,刚才那当胸一刺本来高亚男还有更好地选择,但是正因为一点红变招太快,给高亚男没有任何多余的思索时间,自然而然用出了阻挡的剑招,使出了‘风动千铃’。
正因如此,高亚男才不得不化虚为实,而一点红迎接一记。
她练气功夫有了火候,论功力不在一点红之下,只是一点红毕竟是男子,力量比她更大一些。
这一剑之下,高亚男必然拼尽全力,可是一点红却犹有余力,何况以他腕力之强,还能变招。
所以若是公平决斗而言,高亚男已经必输无疑,毫无翻盘的可能。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高亚男都闭上了眼睛。
可一点红的剑良久都没有到来。
她睁开了双眼,只见到一点红那又细又长的长剑,落入了李志常的手中。
左明珠不由又惊又叹。
之前李志常能赤手夺下灵鹫子的长剑便足以让她震惊无比,可这一次又能轻易夺下一点红的长剑,已经让她找不到任何形容词来描绘此刻的心情。
李志常这次夺剑好似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甚至左明珠在想,这位道长叔叔能不能以同样的手法,夺下天下第一剑客薛衣人的长剑。
高亚男又是庆幸,又是遗憾。
刚才竟然没能目睹到李志常究竟用什么手法夺去中原一点红这样的人物的剑,要知道一点红虽然不是剑客,而是杀手,但这也没有什么区别。
以一点红剑法之强,能击败他的人已经不多,能空手夺下他的长剑,或许就连水母阴姬、薛衣人都不可能办到。
一点红身子一动不动,然后大声道:“你能夺下我的剑,自然也能杀了我。”在那种情况下,杀他自然比夺下他的剑更容易也更加没有风险。
李志常道:“我久已经不再杀人,这一次换做别人,我大概也不会痛下杀手。”
一点红道:“这样说来我欠了你一条命。”
李志常淡笑不语。
一点红突然伸出左掌朝自己胸口拍去,他竟然宁愿以一死,来还欠李志常的命。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不会让别人欠他,更不会亏欠别人。
而且他此时的眼神居然有了解脱的意思,好似死亡对他而言,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只是他的太渊穴一麻,这一掌还是没有拍下去。
李志常叹息道:“现在你欠我两条命了,好像你一条命还是不够还我两次。”
人只能死去一次,却不能死去两次,这虽然不是至理名言,却是事实。
两人远远看见中原一点红和高亚男对峙在那里。
李志常道:“还好毕竟他们还没动起手。”
左明珠道:“道长叔叔你既然说中原一点红有了突破,为何还不阻止他们,万一有了差错,可怎么办。”
李志常道:“不会有差错。”这句话淡淡说来,却又一种不容置喙的气概。
这时候先动的不是中原一点红,而是高亚男。
高亚男的青衣微动,一道淡淡的剑影,夹杂在风雪之中,似有似无。
这正是清风十三式的第一式,清风徐来。
正如苏坡所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一剑极为清淡,精妙处,却绝非常人可以想象,纵使李志常也不禁有些赞叹。
清风十三式妙就妙在清淡二字,以其清远无俦,故而无坚不摧。
本来高亚男的性子,急如风火,是学不好这门剑法的,可是这些年寻找胡铁花的途中,饱经苦难,反而磨砺了自身的心灵,化刚为柔,意如流水。
那水流虽然是天下至柔之物,一旦积蓄已久,便能化作洪流,冲倒山峰。可谓至大至刚。
只见那飞扬的雪花,被中原一点红的杀气碾作粉尘,而在这一片白茫茫中,一道黑影和青影时隐时现,看不真切。
在这刹那间,两人也不知交手多少剑,但通过那地上一道道深深的剑痕,无不表明,刚才交手的激烈。
突然两人又各自分开,默默对峙。
中原一点红眼神愈发明亮,他没想到高亚男的剑术居然高明如斯。
天下名门大派,都不乏高深的剑法,但论当今七大剑派,却以华山派的剑法为诸派之冠,无人可比。
这一点中原一点红自然深知,只不过他也料不到高亚男年纪轻轻,在剑术一道,居然远迈不少剑术名家。
他的剑法虽不高明,却是杀人的剑法。
自千锤百炼而出,自无边磨难而成。
往往一剑出后,对手便会被他这快的不可思议的快剑震慑,还来不及反应,就被刺中咽喉。
可高亚男心沉如水,不为所动。
一招清风徐来,使得浑无破绽,中原一点红的剑虽然够快,虽然无孔不入,却也找不到丝毫缝隙。
短暂的静止后,中原一点红又动了。
风雪此时有戛然而止,天上乌云密布,似乎在酝酿更大的一场风雪。
此刻中原一点红运剑如风,剑法之快,难以形容,但自肘以上,却纹风不动,每一招俱是以腕力发出来的。
这正是中原一点红的剑法,和以往任何一位剑术名家的区别所在。
但凡用剑的高手,臂力一定极强。
可中原一点红练的不是臂力,而是腕力。
因其腕力之强,手腕之灵活,才能在使出这如风快剑的同时,还能收放自如,转折变化,令人膛目结舌,难以预料。
可是高亚男不惊不惧,清风十三式中的一招‘清风拂柳’,在中原一点红的快剑之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毫无滞碍。
清风拂柳,剑影千重。
突然中原一点红的长剑直~捣中宫。
他这一剑之前本来斜削高亚男的右肩,突然之间就变成当胸直刺。变化之快,好似火花突然爆裂一样,根本不能提前判断。
但是高亚男长剑一横,心随意动,剑随心动,一招风动千铃,自然而然就用了出来。
金铁交鸣之声,经久不绝。
李志常轻轻一叹,高亚男输了。因为一点红的腕力太强,所以变招极快,刚才那当胸一刺本来高亚男还有更好地选择,但是正因为一点红变招太快,给高亚男没有任何多余的思索时间,自然而然用出了阻挡的剑招,使出了‘风动千铃’。
正因如此,高亚男才不得不化虚为实,而一点红迎接一记。
她练气功夫有了火候,论功力不在一点红之下,只是一点红毕竟是男子,力量比她更大一些。
这一剑之下,高亚男必然拼尽全力,可是一点红却犹有余力,何况以他腕力之强,还能变招。
所以若是公平决斗而言,高亚男已经必输无疑,毫无翻盘的可能。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高亚男都闭上了眼睛。
可一点红的剑良久都没有到来。
她睁开了双眼,只见到一点红那又细又长的长剑,落入了李志常的手中。
左明珠不由又惊又叹。
之前李志常能赤手夺下灵鹫子的长剑便足以让她震惊无比,可这一次又能轻易夺下一点红的长剑,已经让她找不到任何形容词来描绘此刻的心情。
李志常这次夺剑好似也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甚至左明珠在想,这位道长叔叔能不能以同样的手法,夺下天下第一剑客薛衣人的长剑。
高亚男又是庆幸,又是遗憾。
刚才竟然没能目睹到李志常究竟用什么手法夺去中原一点红这样的人物的剑,要知道一点红虽然不是剑客,而是杀手,但这也没有什么区别。
以一点红剑法之强,能击败他的人已经不多,能空手夺下他的长剑,或许就连水母阴姬、薛衣人都不可能办到。
一点红身子一动不动,然后大声道:“你能夺下我的剑,自然也能杀了我。”在那种情况下,杀他自然比夺下他的剑更容易也更加没有风险。
李志常道:“我久已经不再杀人,这一次换做别人,我大概也不会痛下杀手。”
一点红道:“这样说来我欠了你一条命。”
李志常淡笑不语。
一点红突然伸出左掌朝自己胸口拍去,他竟然宁愿以一死,来还欠李志常的命。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不会让别人欠他,更不会亏欠别人。
而且他此时的眼神居然有了解脱的意思,好似死亡对他而言,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只是他的太渊穴一麻,这一掌还是没有拍下去。
李志常叹息道:“现在你欠我两条命了,好像你一条命还是不够还我两次。”
人只能死去一次,却不能死去两次,这虽然不是至理名言,却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