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国子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自大明建国以来到现在的时间还不算太长,而且如果真正等到稳定下来也没有几个年头,所以说在人才这方面肯定是有大量的空缺的。”
  “古今之王朝除了既有的官员体系之外,尚且还是会有一套专门储备培养人才的体系的。”
  “所以说,这样一来就能够在出现状况之外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来填补共缺不至于因为人才的缺失而导致朝廷的位置转型的困难。”
  “其实说白了很明显,我大明现在也是很需要这样的,一手准备不是说人才储备的问题,就现有的官员体系来说,人数也是远远都不够的。”
  唐钧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稍微喘了一口气。
  而徐知在听到了唐钧的回答之后,立马拍了拍巴掌对唐钧的这一番言论表示高度的赞同。
  “老弟不得不说,你这分析的也太对了,这真的是我现在所在考虑的事情,我对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现在的朝廷官员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少到有一些时候,一个人需要忙活好几份差事,运转的效率实在是不高。”
  “所以说陛下刚登基的那个时候,我大明的国力损伤是很严重的,国库中的那一些财税甚至都没有办法维持大量的官员体系,所以这才精简了一下朝中的文武百官的数量。”
  “但是现在已经到了,这种可以迈入大家很好发展的时候了,近年来我大明的国力蓬勃发展,粮食丰收,财税也是高涨。”
  “如果曜是继续实行最开始的那一套,以现在的国力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所以说这一次科举考试各个科目的门类合计起来,其实也才招收了不到1000人的数量,但是大多数也都是集中在最底层的官员人数,说到底还是太少了一些。”
  看着徐知一副突然之间变得有些激动的模样,唐钧说到底也是忍不住感到有些失笑的。
  这位仁兄也真的是一个性情中人,居然会因为朝中的决策大小事情而都会感到着急上火。
  其实说起来这也算是大明初期,一种很难得的独特景观,无论是君王又或者说是臣子,主要是能够参加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当中,整个大明朝廷的走向当中的人物。
  其实大家基本上也都是怀着同一个目标在向前进的,这也就是大明国力不断强盛的原因,天下的太平能够继续的持续下去。
  其实唐钧将领到大名的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半年的时间了,他所认识的每一位朝廷高官核心目标也都是为了能够强盛大明。
  不论是像杨薄这样的国舅爷,又或者说是解缙这位大明宰相,以至于到眼前的这位礼部左侍郎徐知。
  他们可能说都是各有私心的,有自己的算计,但是所有人的最大的愿望也无一例外的都是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大明能够屹立不倒。
  其实说实话,这也是大明这个时期最能够吸引唐钧的地方,也是因为这样他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时代真正的原因。
  朝堂之上,日日所见的不能够只是勾心斗角,党派斗争,或者说是君臣制衡。
  也并非都是文武功法,帝王心术和臣子阴谋。
  其实更多的是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来齐头并进,不惜耗费自己所有的力量。
  这也是这个时代才会这么美好的原因,也是堪称中原盛世的灿烂时代。
  ……
  这些念头在唐钧的脑海中一转而逝,随即立马就对徐知摆了摆手。
  然后面带笑容的缓声说道。
  “老哥啊,你先别着急先等我慢慢的把原因给说出来。”
  “其实现在不仅仅是除了我刚才所说的朝廷人才空缺之外,还是有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的,那就是考试不易。”
  “在这样一个治学的困难,不仅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还有金钱的投入。”
  “这样一个漫长的劳动成果,如果因为考试落榜,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让不少真正付出过努力的人,其实已经失去了继续下去的信心。”
  “还有就是每一次考试所需要的花费,从路费食宿费再到应天府来的寻常的生活花费。”
  “如果说这要是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来说,当然也不是算是特别大的事情。”
  “但是如果要是对于那一些寒门子弟又或者说是寻常的农户来说,这基本上也就是全家半年甚至是一年的花销了。”
  “真的是有太多太多懂得真才实干的人,但是仅仅就是因为这一点而被彻底的拖垮了。”
  “所以说朝廷如果能够动用某种措施的话,在科举考试固定招收的名额之外,用其他的方式来留下一批人才。”
  “那样的话,不仅仅能够起到事实上扩大人才招收的作用,还能够让所有的才子都能够更加的坚定信心来继续科举考试。”
  “所以说制定一个措施,那也确实是势在必行的。”
  ……
  “好!”
  唐钧这才刚刚作出总结性的发言,徐知的右手就在椅子的扶手上猛的拍了一下,然后口中大声叫好起来。
  “唐兄弟,你说的实在是太好了,的确就是这么两个原因!”
  “老弟你真的不愧是今年科举状元啊,果然分析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条理之间竟然比我脑子里想的还要清楚了许多。”
  “正所谓人才难得,而且我大名现在也确实是需要人才的,要是不能够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对这些人才的挽留的话,又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给他们加以强大的信心。”
  “那这种损失真的就是颇为令人心痛的!”
  徐知的情绪有一些高昂的说了几句,但是随即又有一些低落了起来。
  “唉!”
  “唐兄弟其实不瞒你说,这两个原因,我在衙门集体讨论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
  “但是他们又何尝不知道挽留人才的重要性呢?”
  “但是之所以还是产生了分歧,只在于我是坚定的认为花费更大的代价,也应该把这些人才给留下来。”
  “但是他们则认为这些人才虽然说是很重要,但是如果实行措施不当的话,反倒是会因为挽留这些人才,而导致花费的代价太大了,最终可能会有一些得不偿失。”
  “所以说这才是令我们更加头疼的的地方,大家不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只是说敢不敢冒险的事情比较多一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