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一封劝降书 (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受投诚后的这七千明军骑兵,开始了大规模的整编,不过这种整编也不是直接按照大唐陆军骑兵的编制进行改编,因为唐军骑兵和明军骑兵的战术是截然不同的,而不同的战术所带来的就是训练上的差别。
  训练以及战术上的差别,所带来的是编制上的不同!
  这七千明军骑兵,是典型的东方传统骑射骑兵,强行把他们按照大唐骑兵的方式来整编,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大唐陆军方面经过了谨慎考虑后,并没有把七千骑兵清一色的按照大唐骑兵的编制进行整编,而是保留了他们的基本战术编制。
  然后整编出来了七个骑兵团,每个团都是千骑规模!
  然后这七个骑兵团里,有三个状态比较好的骑兵团,这三个骑兵团里的骑兵们,都是经过了挑选的,然后把这三个骑兵团直接编入了第三骑兵支队,使得卢愚之率领的第三骑兵支队,骑兵数量扩充到五千骑。
  而剩下的四个骑兵团,则是分成了两部分,编为第五骑兵支队、第六骑兵支队。
  原则上,上述七个骑兵团的主官们,都是原来的明军降将,不过副官、参谋长都是唐军方面的军官。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整编的细化,这些骑兵团里的排长、队长这两个级别的基层军官,却是大唐陆军抽调过去的军官。
  李轩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也是同意了让这些明军降将继续带兵,但是绝对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中高级明军的降将可以留任,也是可以继续担任团长这个级别的职务,但是整编后的这些骑兵团,其基层军官必须是大唐陆军派过去的。
  原有的明军基层军官,则是大部分被送到武学堂学习,等他们学习结束之后,再派遣任职,也肯定不是这些骑兵团了。
  虽然投降后的不少明军高级骑兵将领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都已经是投诚大唐了,所以现在也只能是夹着尾巴做人,装着看不见大唐王朝对他们手下进行分化拉拢。
  整编后的这七个骑兵团,编制和战术和大唐原有的骑兵都大不相同,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重返战场!
  为了防止什么意外发生,这些投诚后的明军骑兵,除了三个被编入第三骑兵支队的三个骑兵团奔赴幽州,随同第三军主力部队作战外,第五骑兵支队则是被派遣到了河南,配合第四军作战。
  第四军骑兵很少,其第四骑兵支队虽然有支队的名义,但实际上只有六百骑而已,第五骑兵支队的加入,能够极大的减轻第四军在骑兵上的弱点。
  至于第五骑兵支队,则是先由枢密院直辖,目前随同近卫军一起行动。
  在这个时间里,大唐陆军的骑兵将领们,也是不断的努力拉拢分化,试图彻底吞并这支骑兵部队,把他们变成大唐陆军骑兵的一份子。
  有了这七千明军骑兵的加入,大唐陆军在骑兵上虽然存在着骑兵少的弱点,但是也算是增加了不少。
  在北方诸省里,大唐陆军原有的骑兵再加上这七千明军骑兵,骑兵总数已经是超过了万人,而且之前大唐陆军还缴获了不少鞑靼人的战马,为了利用这些战马,如今大唐陆军在后方正在发疯了一样训练骑兵新兵,甚至是那些骑术还不算很精湛,战术能力还比较一般的新骑兵,都是被抽调了出来。
  利用这一批缴获的战马,大唐陆军有望还能够再增加五千骑以上!
  这样算起来的话,其实目前大唐陆军在北方诸省的骑兵力量,已经不算差了,至少目前除了草原上的那些游牧部落外,其他的势力已经是没有唐军这么多骑兵了。
  唐军的野战能力本来就强悍,如今有了大量的骑兵加入,野战能力就更加强悍了,幽州城内的邵武皇帝以及明王朝的臣子们,也都不傻,自然是知道,这出城的话,绝对是死路一条。
  至于守城?
  对于邵武皇帝以及不少人而言,同样是死路一条,因为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守得住幽州!
  但是!
  对于一部分人而已,留在幽州,却是有活路的!
  比如说那些官员们!
  如今幽州城内的文官武将们,态度是非常的微妙,一方面他们持续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尤其是争夺城内仅有的两万多明军的控制权。
  但是另外一方面,却是没有人认真的布置城防,到现在,甚至都没人认真的去征召、训练青壮,仓库里的众多备用的武器依旧是待在仓库里。
  而皇城里,邵武皇帝度过了最初几天登基为帝的兴奋后,整个人已经是变的大臣们所不认识了,一开始他是惶恐,然后是愤怒,再过来就是无奈,这两天,邵武皇帝是天天召见群臣们,但是召见群臣也是半点用都没有。
  甚至都是有人在这种关键时刻辞官不干!
  皇宫里的妃子们,也是人心惶惶,她们这几天已经是开始发现,不少太监宫女已经是开始偷偷的逃出皇城去了,逃走的时候还不忘偷几件珍玩,而更关键的是,这种事竟然是没有人管。
  如今谁都知道,大厦将倾,人人都是为了自己,谁还有工夫管别人啊!
  根据消息,贼军主力已经是抵达幽州城外,足足有两万多大军,而且率军的贼将还是悍将郝柏年,这种情况下,幽州城内想要不乱都是不可能的。
  今天傍晚时分,幽州城的城头上,一群把守城门的明军士卒突然是大叫了起来,一个个都是慌慌张张的开始穿戴盔甲,拿上刀剑长矛,而顺着他们的视线往外看去,只见城外数百米外,一支身穿深蓝色军服的大唐骑兵呼啸而来!
  这支骑兵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百多骑而已,在大唐王朝里,这是属于骑兵队的编制,这些骑兵也应该是大唐陆军的正规骑兵,装备着火枪、标准的新式军,队形相当密集!
  不过这些骑兵们并没有直接朝着城墙冲过来,而是在大约三百米外就是停下,然后有一个骑兵脱离了队列骑马过来,并且看的出来他还手持弓箭!
  拿着弓箭,这对于大唐的正规骑兵而言可是很少见的事,因为大唐骑兵并不装备弓箭,装备弓箭的乃是七千投诚的明军骑兵。
  这个骑兵策马狂奔,到了距离城墙数十米的时候,就是开始弯弓射箭!
  不过,城头上的明军士兵们,并没有对这个唐军骑兵开枪开炮,因为他们都已经是看了出来,这个骑兵是不可能来攻城的,而是来送信的!
  果然,等这支箭射上城头的被人捡到了后,就是可以看见上头绑了一封书信,这守城的普通士兵们自然是不会看的,想看也看不了,他们不认得字。
  他们很快就是把这封信交给了城头上的一个千户。
  这千户接过来后,拆开一看,果然,和预料的一样,这是一封劝降书信,落款的乃是大唐侯爵,陆军中将,第三军军长郝柏年。
  劝降的内容不用细说,无非就是威胁利诱,让城内的守军投降,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投降,他郝柏年担保,绝对给主要的守城将领们一个好待遇,普通将士也能够保住性命,有功者,他甚至都可以亲自为此人向万古圣君请功。
  如果不投降的话,那么可就不要怪他郝柏年不客气了,到时候万炮齐发,数万大军尽出,等待城破之时城内鸡犬不留!
  这封信,并没有在这个千户手中停留多久,很快就是交给了上头,然后一直向上传递,夜色来临之际传到了朝堂重臣们的手中。
  朝堂的这明臣们,看着这封威胁利诱的劝降书,也是争执不下!
  为什么争执不下?自然是因为有人想要献城投降啊,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的很,为了全城百姓,如果不投降的话,城外的贼军打进来,到时候满城被屠尽的话,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罪人。
  而有的人自然也是不同意啊,想要抵抗到最后一刻,在每个王朝的末期,愚忠的人总是会有的,区别只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不过更多的人,却是态度暧昧,这投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怎么投降啊,投降后百官下场如何?他们这些人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啊?皇室那边怎么处置啊?
  这些,都是他们关心的,如今郝柏年只是说了让他们投降,但是怎么投降却是值得商榷的!
  不过他们争执归争执,但是对其中一个问题却是保持了一致,那就是这劝降书的事,还是不要让皇帝知道了!
  那些想要投诚,那些想要获得有利条件投诚的人,不用说肯定是不愿意让邵武皇帝知道的。
  而那些想要反抗到底的臣子们,也是知道这个关节眼上,还是不要让皇帝知道的好,要不然的话绝望之下恐怕要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来,这样对大局影响就更加恶劣了。
  此时,在深宫之中的邵武皇帝并不知道,他的臣子们,那些教授他四书五经,该如何做一个任君的臣子们,现在正在为了一封劝降书而争吵着!
  这一夜,幽州城里无数人都是彻夜不眠!
  因为随着一封劝降书,在夜幕之中,一场场的大戏也是陆续上演了!
  ————
  谢谢诸位兄弟们的订阅支持,雨天我正在码字更新,写完就上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