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总督10
第十节
吴明浓眉一跳,“根源何处?”
商羽坤却没直接回答,而是轻摇羽扇道:“中西虽是生番居多,但当年高祖四处征战,也和部落联盟大战了几场,接连大胜。在中西平民心中,中原的皇帝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而后高祖以身而饵,只身带着鲁工子等几位异人深入中西,和当时的部落联盟签下了主从关系,中西至此划入东汉版图,而鲁工子斧凿锯刨之技天下无双,更以一座当归宫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他把扇子一合,高声道:“东汉一千年来,也经历过无数风雨。东汉五大地区,朝廷对中西的控制力是最弱的。但中西的民乱却比西北与东北要少得多,仅比汉人聚居区江南和中原略低。大人以为这是如何?”
吴明自然不傻,答道:“自然是民心稳定,他们虽是生番,但对中原的向心力仍重。”
“对,就是民心稳定。”商羽坤接着道:“中西虽然民族众多,但他们都对中原文化仰慕,对皇权敬畏,鲁工子神像能在当归宫被人膜拜千年,这就是明证。几乎所有生番,都以自己是个汉人为荣。”
吴明皱了皱眉,“话是如此说,可这与我在中西的统治有何关系?”
“关系大着呢。”商羽坤又笑了起来:“东汉虽已一分为二,但南汉占据大义名分,大部分生番都认南汉为正统,所以对大人的统治不会有丝毫抵触,甚至是持欢迎态度的。”说到这里,他扫了吴明腰间的赤宵一眼:“更何况,大人你神器在手,持剑如高祖亲临。神器认主,这传说在东汉流传了千年,如今汉许多汉人不以为然,但这些生番却大为认同。”
说到这里,他盯着吴明缓声道:“所以,大人现在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从朝廷那里把中西总督之位要到手。”
吴明吃了一惊,忍不住道:“总督之位?”
商羽坤点了点头:“对,就是中西总督这个职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虽说大人重兵在手,由于廖三公子的关系,青庭和南版也行独立之实。但你要得到普通民众认可,这中西总督之位必先到手不可。”
吴明面上虽声色不动,心下却风车般的转动不休。主动去争总督之位,这个想法自己也曾想过,但总觉有些不切实际,所以也没深究。只是听商羽坤说得如此迫切,才发觉已是不得不争,他不由蹙着眉头道:“历来总督都是由军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我若贸然去争,丞相和太后两人怕不会同意。”
“大人,你错了。”他话刚落音,商羽坤就已连连摇手:“中西大部已入朝廷之手,按照常例,朝廷必设一个总督,以示主权。所以这是大势所趋,并不是你争与不争的问题。若说德高望重,大人这几年南征北讨,已创下赫赫威名,当一方总督已是绰绰有余。而中西二省也入大人之手,依在下看来,这总督之位,现在是非你莫属。就算太后和丞相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眼见吴明仍自沉思,他接着劝道:“有了这总督之位,大人在中西的统治就是名正言顺。如此一来,干涉邓格和朱磊二人部落内部之事,也显得顺理成章,不关他们二人,就算其他中小部落,也对大人忌讳得多。”
吴明本对这中西总督之位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听他这么一说,才知事情的严重性,他站起来深深一躬道:“今日听先生一言,直有拔云见日之感,吴某感佩莫名。”
到了现在,吴明已清楚这商羽坤可不光是耍嘴皮子的,而是有真才实料的。以后治理中西,肯定还有需要仰仗此人的地方。既如此,对他客气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商羽坤也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终于赢得了新主子的认可。只要吴明不倒,商家在中西就可高枕无忧,他连忙站起来扶住吴明道:“羽坤既已归心,自当为大人出谋划策。大人若要如此,可真是折杀羽坤了。”
这商羽坤是个人物啊,恃才而不傲物。但这种人却也更难对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永远都是利益至上。所谓喜怒不行于色,大概就指的这种人了。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动,不由看向了商羽坤。却刚好见到对方嘴唇动了动,似乎有话要说,但又吞了回去。他不由怔了怔:“商先生,还有事么?”
“有倒是有。”商羽坤明显有些迟疑:“出谋划策,自然要面面俱到,希望大人听了,别说我以谰言谗你。”
看来,他定是要诋毁某人了,否则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吴明不由笑道:“吴某虽不至而立,但自认尚能明辨是非,商先生但说无妨。”
商羽坤咬了咬牙道:“大人,一旦总督之位到手,你准备如何着手?”
如何着手?吴明笑了起来:“自然是集中军权,改革军制。至于政事么,那还得麻烦商先生多多费心了。”
军制改革,吴明早有盘算。而他对政事一窍不通,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商羽坤既有这方面才干,就算把中西政事托付于他,也未尝不可。
商羽坤摇了摇头:“大人误会我意思了。属下虽有意于中西政事,但还没好权到如此地步。”
两人关系一确定,他连自称都改了。不过吴明却没心思计较这些,讶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乱世中,专制永远是最有效的一种制度。而中西四战之地,更应如此。中西总督之位到手后,大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将军政大权集中起来,让中西只有一个声音说话。”
吴明想了想,依稀有些明白了。他半晌才抬起头,看着商羽坤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向廖三公子动手?”
反正舌头已伸出去半截,商羽坤索性把心一横,道:“大人,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廖氏虽倒,但余威还在。尤其是三公子,在中西素有人望,大人要想中西长治久安,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坎。”
吴明有些颓然的靠在椅背上,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
见他这个样子,商羽坤不由有些心急,继续劝道:“大人,三思啊……”
吴明长吐了口气,轻声道:“商先生所言,我自然明白,此事我自会好好考虑的。还有事吗?”
眼见吴明兴致不高,想想该说的终究是说了,再继续蛮缠只会讨人嫌,商羽坤嘴唇动了动,但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行了一礼道:“既如此,属下先告退了……”
吴明也没闲心再和他多说,挥了挥手,眼见商羽坤走出营帐,他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廖刚忠义仁厚,若只说为人的话,就算是吴明自己,也对他大为佩服。五年前认识廖刚时,他还只是个落魄的庶出子弟。那个时候,廖刚就有加入近卫营的打算。设奇计破双汇城时,廖刚仍是重兵在手。如果他真背信弃义,以手上的十万守军进行巷战,南汉就算能下双汇,估计也是损失惨重。而以他在中西民众中的声望,真能突破城去,就算卷土重来,也是大有可为。
但他没有,他信守承诺也好,悲天悯人也罢,总之是举城投降了。不但投降了,还在自己北征西北之时,把个双汇治理得井井有条,水泼不进,丞相屡次想安插亲信,都被他挡了回去。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举步朝外走去。所有情况表明,廖刚对自己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可这又什么办法。在兰宁还未动身时,杨易就曾向自己明言,一定要向廖刚夺权。当时自己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只要向朝廷讨个封赏,然后把廖刚编入自己麾下,仍自听用。如此一来,就是个皆大欢喜之局。现在看来,怕有些一相情愿了。
也许,杨易对自己的建言,未尝没有商羽坤的意思,只是这小子脸嫩,不好说得太过明白而已。
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凛。杨易可算是自己最贴心的下属了,不但是内营首将,晋升七段后,在近卫营的威望日隆。他心中所想,也能代表近卫营大部分将官的意思。甚至,他在兰宁说的那些话,是所有人公推出来向自己建言的。
而商羽坤则是中西本土投靠自己的代表人物,杨易和他以前根本没有交集。今日一进城,商羽坤就急吼吼的跑来找自己了,两人不可能,也没有机会串供。但两人却异口同声的要求自己对廖刚下手,向廖刚夺权,这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了。
他苦笑一声,一路走出营帐,信步朝外面走去。如此看来,收拾廖刚,现在倒成了“众望所归”了,反而是自己这个主将仍是懵懵懂懂,犹豫不决。可自己要在中西立足,却必须先削弱廖刚,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也许,一个所谓的名将,一个成功的政客,都是虚伪的,口不对心的吧。
他想着,意兴萧索的朝优露莉住处走去。
吴明浓眉一跳,“根源何处?”
商羽坤却没直接回答,而是轻摇羽扇道:“中西虽是生番居多,但当年高祖四处征战,也和部落联盟大战了几场,接连大胜。在中西平民心中,中原的皇帝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而后高祖以身而饵,只身带着鲁工子等几位异人深入中西,和当时的部落联盟签下了主从关系,中西至此划入东汉版图,而鲁工子斧凿锯刨之技天下无双,更以一座当归宫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他把扇子一合,高声道:“东汉一千年来,也经历过无数风雨。东汉五大地区,朝廷对中西的控制力是最弱的。但中西的民乱却比西北与东北要少得多,仅比汉人聚居区江南和中原略低。大人以为这是如何?”
吴明自然不傻,答道:“自然是民心稳定,他们虽是生番,但对中原的向心力仍重。”
“对,就是民心稳定。”商羽坤接着道:“中西虽然民族众多,但他们都对中原文化仰慕,对皇权敬畏,鲁工子神像能在当归宫被人膜拜千年,这就是明证。几乎所有生番,都以自己是个汉人为荣。”
吴明皱了皱眉,“话是如此说,可这与我在中西的统治有何关系?”
“关系大着呢。”商羽坤又笑了起来:“东汉虽已一分为二,但南汉占据大义名分,大部分生番都认南汉为正统,所以对大人的统治不会有丝毫抵触,甚至是持欢迎态度的。”说到这里,他扫了吴明腰间的赤宵一眼:“更何况,大人你神器在手,持剑如高祖亲临。神器认主,这传说在东汉流传了千年,如今汉许多汉人不以为然,但这些生番却大为认同。”
说到这里,他盯着吴明缓声道:“所以,大人现在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从朝廷那里把中西总督之位要到手。”
吴明吃了一惊,忍不住道:“总督之位?”
商羽坤点了点头:“对,就是中西总督这个职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虽说大人重兵在手,由于廖三公子的关系,青庭和南版也行独立之实。但你要得到普通民众认可,这中西总督之位必先到手不可。”
吴明面上虽声色不动,心下却风车般的转动不休。主动去争总督之位,这个想法自己也曾想过,但总觉有些不切实际,所以也没深究。只是听商羽坤说得如此迫切,才发觉已是不得不争,他不由蹙着眉头道:“历来总督都是由军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我若贸然去争,丞相和太后两人怕不会同意。”
“大人,你错了。”他话刚落音,商羽坤就已连连摇手:“中西大部已入朝廷之手,按照常例,朝廷必设一个总督,以示主权。所以这是大势所趋,并不是你争与不争的问题。若说德高望重,大人这几年南征北讨,已创下赫赫威名,当一方总督已是绰绰有余。而中西二省也入大人之手,依在下看来,这总督之位,现在是非你莫属。就算太后和丞相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眼见吴明仍自沉思,他接着劝道:“有了这总督之位,大人在中西的统治就是名正言顺。如此一来,干涉邓格和朱磊二人部落内部之事,也显得顺理成章,不关他们二人,就算其他中小部落,也对大人忌讳得多。”
吴明本对这中西总督之位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听他这么一说,才知事情的严重性,他站起来深深一躬道:“今日听先生一言,直有拔云见日之感,吴某感佩莫名。”
到了现在,吴明已清楚这商羽坤可不光是耍嘴皮子的,而是有真才实料的。以后治理中西,肯定还有需要仰仗此人的地方。既如此,对他客气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商羽坤也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终于赢得了新主子的认可。只要吴明不倒,商家在中西就可高枕无忧,他连忙站起来扶住吴明道:“羽坤既已归心,自当为大人出谋划策。大人若要如此,可真是折杀羽坤了。”
这商羽坤是个人物啊,恃才而不傲物。但这种人却也更难对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那一句是真,那一句是假,永远都是利益至上。所谓喜怒不行于色,大概就指的这种人了。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动,不由看向了商羽坤。却刚好见到对方嘴唇动了动,似乎有话要说,但又吞了回去。他不由怔了怔:“商先生,还有事么?”
“有倒是有。”商羽坤明显有些迟疑:“出谋划策,自然要面面俱到,希望大人听了,别说我以谰言谗你。”
看来,他定是要诋毁某人了,否则不会如此郑重其事。吴明不由笑道:“吴某虽不至而立,但自认尚能明辨是非,商先生但说无妨。”
商羽坤咬了咬牙道:“大人,一旦总督之位到手,你准备如何着手?”
如何着手?吴明笑了起来:“自然是集中军权,改革军制。至于政事么,那还得麻烦商先生多多费心了。”
军制改革,吴明早有盘算。而他对政事一窍不通,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商羽坤既有这方面才干,就算把中西政事托付于他,也未尝不可。
商羽坤摇了摇头:“大人误会我意思了。属下虽有意于中西政事,但还没好权到如此地步。”
两人关系一确定,他连自称都改了。不过吴明却没心思计较这些,讶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乱世中,专制永远是最有效的一种制度。而中西四战之地,更应如此。中西总督之位到手后,大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将军政大权集中起来,让中西只有一个声音说话。”
吴明想了想,依稀有些明白了。他半晌才抬起头,看着商羽坤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向廖三公子动手?”
反正舌头已伸出去半截,商羽坤索性把心一横,道:“大人,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廖氏虽倒,但余威还在。尤其是三公子,在中西素有人望,大人要想中西长治久安,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坎。”
吴明有些颓然的靠在椅背上,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
见他这个样子,商羽坤不由有些心急,继续劝道:“大人,三思啊……”
吴明长吐了口气,轻声道:“商先生所言,我自然明白,此事我自会好好考虑的。还有事吗?”
眼见吴明兴致不高,想想该说的终究是说了,再继续蛮缠只会讨人嫌,商羽坤嘴唇动了动,但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行了一礼道:“既如此,属下先告退了……”
吴明也没闲心再和他多说,挥了挥手,眼见商羽坤走出营帐,他才长长的叹了口气。廖刚忠义仁厚,若只说为人的话,就算是吴明自己,也对他大为佩服。五年前认识廖刚时,他还只是个落魄的庶出子弟。那个时候,廖刚就有加入近卫营的打算。设奇计破双汇城时,廖刚仍是重兵在手。如果他真背信弃义,以手上的十万守军进行巷战,南汉就算能下双汇,估计也是损失惨重。而以他在中西民众中的声望,真能突破城去,就算卷土重来,也是大有可为。
但他没有,他信守承诺也好,悲天悯人也罢,总之是举城投降了。不但投降了,还在自己北征西北之时,把个双汇治理得井井有条,水泼不进,丞相屡次想安插亲信,都被他挡了回去。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举步朝外走去。所有情况表明,廖刚对自己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可这又什么办法。在兰宁还未动身时,杨易就曾向自己明言,一定要向廖刚夺权。当时自己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只要向朝廷讨个封赏,然后把廖刚编入自己麾下,仍自听用。如此一来,就是个皆大欢喜之局。现在看来,怕有些一相情愿了。
也许,杨易对自己的建言,未尝没有商羽坤的意思,只是这小子脸嫩,不好说得太过明白而已。
想到这里,吴明心头一凛。杨易可算是自己最贴心的下属了,不但是内营首将,晋升七段后,在近卫营的威望日隆。他心中所想,也能代表近卫营大部分将官的意思。甚至,他在兰宁说的那些话,是所有人公推出来向自己建言的。
而商羽坤则是中西本土投靠自己的代表人物,杨易和他以前根本没有交集。今日一进城,商羽坤就急吼吼的跑来找自己了,两人不可能,也没有机会串供。但两人却异口同声的要求自己对廖刚下手,向廖刚夺权,这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了。
他苦笑一声,一路走出营帐,信步朝外面走去。如此看来,收拾廖刚,现在倒成了“众望所归”了,反而是自己这个主将仍是懵懵懂懂,犹豫不决。可自己要在中西立足,却必须先削弱廖刚,这是迫不得已的事。
也许,一个所谓的名将,一个成功的政客,都是虚伪的,口不对心的吧。
他想着,意兴萧索的朝优露莉住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