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殿试,陈松的问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在立国的时候,对科举非常的重视,所以殿试的规格也远超以前的那些朝代。
  殿试的主要地方位于谨身殿,这些考生们天不亮就要起床。
  电视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殿试这天并没有召开早朝。
  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上升起来,陈松就早早地出了门。
  为了不耽搁时间,今天乘坐着马车去了皇宫。
  来到皇宫之后,在宫中侍卫的带领下,去了谨身殿。
  谨身殿里面,现在官员数量不多,基本上都是从礼部抽调出来的考官。
  除此之外,至于其他的官员几乎没有。
  当陈松走进谨身殿的时候,这些考官们在看向陈松时,脸色变了变。
  尽管之前他们已经知道朱元璋要让陈松来当考官,可现在在这个地方看见陈松,心里依然不舒服。
  陈松在大殿当中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位置。
  位于皇位下方,考官所待的地方。
  这个地方不大,倒也布置了几张桌椅。
  殿试只考策问,所谓策问,就是时政题,考查考生们为政的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
  陈松坐在自己的桌子前,老神在在,目不斜视,看都没看周围那些考官一眼。
  周围的那些考官们,眼神时不时的放在了陈松身上,脸上的怨恨喷薄而出。
  这些考官们想不通,陈松又不会这些东西,为什么还要把陈松弄过来?
  难道是单纯恶心人吗?他们又不敢把气撒在朱元璋的身上,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黎明刺破长空,考生们走进了谨身殿。
  朱元璋高坐皇位,这些考生山呼万岁,迎面而拜。
  黄子澄因为是会元,所以站在最前面,齐泰紧随其后。
  行完礼,就要开始考试。
  宫中的侍卫抬着桌椅从外面进来,布置在大殿当中。
  考生数量众多,大殿面积有限,所以队伍一直排到了外面。
  一般来说,殿试的题目都是提前出好的,可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朱元璋并没有让考官们提前出,而是在殿试的时候再出。
  众考生入座,宫中侍卫将要作答的纸张下发下去。
  黄子黄子澄和齐泰位于最前面,两人所在的位置紧紧相连,他们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当中看到了肯定。
  站在朱元璋下面的朱标走了出来,看着大殿当中的考生,高声道:“此次殿试,由考官当场出题,每个考官出一题,目前总共有八个考官,共八个题目。
  限时一天作答,日暮时交卷,三天之后放榜。”
  朱标言简意赅,说出了这次殿试的种种要求。
  第一个考官站了起来,这是如今的礼部尚书。
  众考生的目光也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说出了考题。
  考题中规中矩,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询问考生该如何治理地方。
  这些考官挨个说出了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相差不大,几乎都是一些民生问题,角度也并不刁钻。
  在轮到陈松的时候,陈松不慌不忙的站起,轻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道:“在下乃大明富平侯,陈松陈常青!”
  此言一出,大殿当中的这些考生立刻骚动起来。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殿试会有陈松?
  陈松不是新学创始人吗?他什么时候又成了考官?
  这可是儒家理学的死敌,让他当考官,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高坐皇位的朱元璋脸上没有任何波动,这些考生们也寂静了下去。
  这肯定是陛下的旨意,现在殿试就在眼前,还是小心一些为好,毕竟朱皇帝可不是其他人。
  陈松将这些考生的反应看在眼里,开口说道:“我的考题很简单,那就是海禁与市舶司。
  就这一个问题,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了!”
  话音刚落,一个北方学子站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全部放在了他的身上,朱标甚至询问:“可有疑惑?”
  这个学子一脸难受,操着朱标和朱元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学生籍贯山西,从未见过大海,对海禁的了解也仅限于朝廷公文,而且对市舶司了解也不深,所以,此题学生答不出来!”
  没有任何扭捏,也没有任何迟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倒是人之常情,毕竟此事又不是后世,后世的人就算没有见过大海,但通过那些社交软件或多或少也见过。
  可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一出生没有见过大海,那么有可能这辈子就见不到大海。
  这个学生说完话,当下就有十来个学生开始附和。
  朱元璋和朱标看向陈松,意思不言而喻。
  陈松也没有过多的迟疑,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这个问题就由南方学子进行回答,至于北方学子,则回答这个问题:
  面对草原强敌,该如何做,才能彻底的平复草原!
  这就是我的问题!”
  这个问题难吗?确实很难,从古到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解决,可到现在依然没有解决。
  但要说不难吧,也确实不难。历史上那么多能人都没有办法解决,凭什么我们这些学子就能够解决?
  只好写一些万金油之类的回答。
  见没有人再提出疑问,陈松坐了下来。
  众考生开始提笔,开始答卷。
  朱元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的负责,所以这次殿试,朱元璋会从头陪到尾。
  从洪武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皇帝能向朱元璋如此勤劳,更多的时候,殿试只是一个象征,皇帝只露一个面,剩下的就交给大臣们。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间已经是中午。
  到了午饭时间,朱元璋也不会让这些考生们饿着。
  宫中会提供午饭,可也不要觉得午饭会很丰盛,朱元璋平时吃的都比较清淡,更别说是这些考生了。
  不过都是一些馒头,咸菜,稀粥。
  陈松这些考官们当然也会在大殿当中吃,陈松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碟咸菜,一碗稀粥,两个馒头。
  吃相也还好,不像那些礼部的官员那样扭捏。
  吃完饭,自然有人收拾东西,吃饱喝足之后,陈松的目光又来到了这些考生的身上。
  站了起来,开始在大殿当中转悠,时不时的看着考生如何作答。
  礼部的那些考官们看着如此模样的陈松,都是一幅怨恨模样,生怕陈松故意这样,然后打扰考生们回答问题。
  陈松的行为告诉他们,他们想多了。陈松也就只是随便转转,再者,朱元璋都没有说什么,他们这些人还想说什么?
  日暮时分,开始收卷。
  所有的试卷被分成八份,糊住名字,放在了这八个考官的桌子上。
  试卷的数量很多,足有上百份,可分成八份的话,也不算太多。
  朱元璋也没有离开,他将谨身殿当成了御书房,批阅着奏折。
  按理来说,这些试卷评判完毕之后,要挑选出十份上佳的试卷,然后交由朱元璋进行评阅。
  可就在挑选这十份上佳试卷的时候,陈松和其他的那些考官出现了分歧。
  分歧主要体现在齐泰的试卷上,因为糊住了名字,所以陈松并不知道,这就是齐泰的试卷,只是觉得这张试卷很扯淡。
  这张试卷上,回答的是陈松关于海禁和市舶司的问题。
  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的回答竟然是,海禁应该一直推行,应该废除市舶司。
  最好将,和海贸有关的所有东西全部毁掉。
  这样的试卷,陈松又怎么可能让他通过呢?又怎么可能将其列为那十份上佳试卷呢?
  可这份试卷的作答方式,文笔措辞,非常对其他几个考官的胃口,所以,他们觉得,海禁之事,只要言之有理便可,不一定非得做出一个确切的回答,所以这份试卷应该列为那十份上佳试卷。
  陈松一个人,他又不是诸葛亮,又怎么能说的过来呢?
  众人的吵闹声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元璋朝着众人看来,“在说些什么?”
  一旁的朱标走了下来,来到陈松等人面前。
  陈松站起,将齐泰的那份试卷拿起,说道:“这张试卷上回答的问题是海禁与市舶司之事,通篇措辞瑰丽,可没有一句话说在点子上。
  通篇读下来,主要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废除市舶司,推行海禁。至于为什么要废除市舶司,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像就是为了废除市舶司而废除市舶司!”
  朱标皱着眉头,从陈松的手中接过这张试卷。
  越看脸色越阴沉,最后他直接拿着这张试卷去找朱元璋。
  朱元璋从朱标的手中接过这张试卷,认认真真的看着。
  只看到一半,气就不打一处来。
  不停的拍着桌子,骂道:“胡言乱语,说的毫无道理。市舶司岂能说废除就废除?要是能说出个所以然,那倒也没什么,可通篇全部都是之乎者也,圣人言,这能解决什么问题?
  圣人那个时候,哪里有市舶司,哪里有海商?不取他罢,列为第三甲吧!”
  朱元璋直接给这张试卷判了死刑,第三甲,同进士出身,这是最差的。
  朱标又将这张试卷拿了下去,除了陈松之外的那些考官,见朱元璋都已经拍板而定,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更憎恨起陈松来。
  这些人的变化,陈松自然能感受得到,只不过,虱子多了不怕咬,陈松又何必在乎?
  ……
  一个晚上的时间,关于殿试的那些东西差不多全部弄了出来。
  排名的名额也全部排列了出来,只不过,令陈松意外的是,黄子澄竟然位列探花,是个名副其实的探花郎。
  当陈松看到黄子澄的名字时,颇为惊讶。
  他和齐泰可是建文年间大名鼎鼎的猪队友,可没有想到,竟然能成为探花,而且还是在自己的监督之下。
  想来也是有几分本事,只可惜陈松不知道黄子澄的试卷到底是不是自己评判的,毕竟将名字登记之后,就会封存,陈松就算是大明富平侯,也没有权限查看。
  陈松出宫的时候,天已经黢黑,作为朱元璋最信任的大臣,陈松是由朱元璋派人送回去了,至于其他的那些官员,却是自己回去的。
  这个时候的齐泰和黄子澄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已经开始不同,坐在一家距离皇宫比较远的客栈里,两人推杯换盏,有说有笑的喝着酒。
  客栈已经打烊,大门已经关上,可因为两人还坐在大堂,所以店小二还要忙。
  店小二可不敢有什么不满,这个都是未来的官老爷,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殿试基本上不会淘汰考生,除非是写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所以说,他们两人并不担心自己被淘汰。
  齐泰举起酒杯,朝着黄子澄敬酒,笑着说道:“黄兄,我感觉我这次把握很大,就算进不了头甲,二甲进士却也是手拿把掐。
  今天关于海禁的那篇文章,我写的可是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这个陈松铁了心的要为难咱们,我就要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读书人的脊梁!”
  黄子澄也回敬了一杯酒,只是在听到齐泰这番话时,有些疑惑。
  “听齐兄这话,该不会直接同意了海禁?”
  “对,说的没错。就要实行海禁,倭寇自海上来,海盗自海上来。前一阵子,广州府不是让海盗袭击了一番吗?要是有海禁的话,哪里能有这件事?说到底,朝廷就是应该推行海禁!”齐泰得意扬扬,就仿佛自己是未卜先知的神明一样。
  “唉!”
  黄子澄没来由的叹道:“齐兄啊齐兄,你怎么能这也写呢?不能这么写啊!”
  “这是为何?”齐泰更疑惑了。
  “海禁被废,这是大势所趋,已经阻挡不住。陛下已经下令,要重开好几所市舶司,这个时候,你公然和朝廷政令唱反调,你觉得你能落着好吗?”黄子澄语重心长。
  齐泰还是那副傻白甜的模样,“这是为何?市舶司不是姓陈的弄出来的吗?反对这个政策,不就刚好体现出我们读书人的风骨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