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绝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宜阳郡王这般添油加醋,已是让百官们心里开始担忧起来。
  真要这样……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没了士绅为官府分担,这县衙怎么维持得下去?
  士绅们也太惨了吧。
  连功名都不考了?
  收这样的重税,日子还怎么过?
  还会将大明朝廷放在眼里吗?
  其实不只百官有疑虑,便连几个听了宜阳郡王说话的宦官,也偷偷跑到天启皇帝的面前,说了一些县里的事。
  天启皇帝只抿着唇默默听着,倒是没说啥。
  他只想好好看看,封丘县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到底是无法无天呢,就如这宜阳郡王所言的那样,要动摇大明的根基,甚至撼动皇权。
  还是能一改以往的气象,万象更新!
  ……
  封丘县城里,却早已忙开了。
  陛下要驾临封丘县,管邵宁是五天之前得到的消息,乃是恩师张静一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亲笔书信。
  这书信之中,只一条,迎驾,给我往死里迎驾。
  要将封丘县的新面貌,展现出来,若是办不好,这封地,张静一也不要了,要了也丢人。
  这是恩师的最高指示,管邵宁自是立即将其当做了头等大事。
  他当然清楚恩师的意思,他在这推行新政,早已让不少人怨声载道了。
  封丘能有今日,就是靠着陛下的支持。
  现在在这天下人的叫骂和争议声中,若是不能得到陛下的认可,那么就算陛下当初的话算数,绝不干涉封丘之事,可是……
  对于管邵宁而言,他在乎的是一个县吗?
  他要的是在将来,迟早向全天下推行这样的新政。
  这就意味着,陛下不高兴,大家都得完蛋。
  于是他立即召开了会议,县里各司各局的人都来了,不只如此,还有驻扎在此的第一和第二教导队。有负责专门治安的巡检司巡检,有主持县学的教谕,还有各村的农社社长。
  足足一百多人,齐聚一堂,直接开始布置任务。
  “此次迎驾,事关重大,务求竭尽全力,这不是玩虚头巴脑的东西,而是要展现新面貌,要让陛下知道,本县增加了多少人,本县的动员组织,本县的钱粮情况,本县的风貌……还有本县士农工商的概貌。因此……这是一场盛会,直说了吧,大家各自报数,能调动多少人力物力。”
  众人一听,顿时七嘴八舌起来。
  而作为县令,管邵宁要做的,就是将全县的人动员起来。
  要动员是很不容易的事,调动这么多人力,至少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除了灯会和庙会这等百姓们自发的行为之外,在这皇权不下县的时代,组织这么多人,而且还要他们规规矩矩,这本身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因而,县里必须提前做好规划。
  管邵宁日夜不停地忙碌了好几日,到了今日清早,才勉强地忙碌完了。
  那边已有快马来,说是銮驾在今儿正午之前就到。
  管邵宁知道,自己该做的也已做了,现如今,就只等陛下入城。
  若是出了什么岔子,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不过好在,就算出问题也问题不大。
  他于是小憩片刻,做好最后的迎驾准备。
  …………
  此时此刻,县学里,七百多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已列队完毕。
  教谕站在一旁,让教长出来,这些孩子,都穿着裁剪好的灰衣,一个个显得颇有精神,他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为了五队。
  此时,各班的主任招呼各班的学生们各自集结。
  学生们都规规矩矩地挎着书包,一个个有序的排着队,认真地凝视着教长。
  教长道:“待会儿就准备出发,出县学去,前两日彩排的,都记牢了吗?”
  “记牢啦。”
  “平日里的教诲,都记住了吗?”
  孩子们轰然应诺:“记住了。”
  “很好,到了地方,不要慌,也不要乱,咱们读书不易,能进学里来,学有用的东西,靠的是什么?”
  孩子们道:“新政!”
  教长又道:“新政是谁倡议的?”
  “陛下!”
  教长满意地点头,又吩咐各班的主任集结到一边去,认真地叮嘱了一番,尤其交代道:“待会儿送礼的环节,一定要注意好时辰,不要出乱子,挑选出来的孩子,要有精神,让他们别怕,不要慌。”
  教长吩咐完了,又满头大汗地朝着县里的教谕而去。
  紧接着,又开始反复的推演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发生状况之后,如何进行弥补。
  孩子们却已在此时,在各自班主任和教员的带领之下,挎着书包,如长蛇一般,徐步走出了县学。
  …………
  东林军校。
  此时,第一教导队与第二教导队的教官已是将生员们集结了起来。
  七百人整齐划一,全副武装,此时伫立不动。
  这两个教官,也是一身戎装,他们一个叫夏言冰,一个叫李涛,都是当初卢象升带出来的得意弟子。
  此时二人不苟言笑,不过相对于县学的人而言,他们的表情还算是轻松的。
  “目标城门以及钟鼓楼处,列队,一切听指挥!”
  “遵命!”众生员齐声大呼回应。
  声音如雷,排山倒海。
  两个教官便各自按着腰间的刀柄,在旁说笑:“全城最清闲的便是我们东林军校了,看看其他人,焦头烂额的……”
  “我听闻那巡检司里,那周巡检都急红眼睛了。”
  “巡检司维持治安还成,可论起明令禁止,离我们还差得远。”
  另一边,生员们已是整装待发。
  随后,命令下达:“出发!”
  …………
  各处街巷里。
  各村的农社社长和社员,以及邀来的农户们,已集结在县里的各处街巷缝隙里,他们并不会堵塞在大路上阻碍交通,进城来的时候,都是自备了自己的干粮来的。
  这一条靠近市场的巷子,便是刘家庄的聚集点。
  农社的社长以及几个委员穿着布衣,此时正和社员以及农户们说着笑,大家一起蹲在巷里,吃完了各自带来的干粮。
  而后,社长便清一清嗓子:“咳咳……”
  众人便很默契地纷纷安静了下来。
  社长道:“乡亲们,要屙屎的赶紧去屙屎,要放水的也赶紧去放水,待会儿可千万别出岔子。”
  见没人动。
  这社长满意了,露出亲和的微笑继续道:“在隔壁宜阳县,一亩地几个钱?”
  众人稀稀拉拉地答道:“三十两银子。”
  “在咱们封丘县呢?”
  “四两银子。”
  “除了每年收你们一成粮,有苛捐杂税不?”
  “没有!”
  “这些日子,家里有了地的站出来。”
  顿时,近半人都站了出来。
  “知道为啥有地吗,是那财主们心善吗?”
  “因为有新政。”
  “近来有几个人新娶了媳妇?”
  有七八个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被人推出来。
  社长道:“为啥能娶媳妇?”
  “因为家里有地,县里还给发红薯种和粮种,教咱们耕地,能活。”
  “新政中不中?”社长歇斯底里地大吼。
  众人沸腾起来,齐声道:“中!”
  “新政是谁折腾的?”
  “皇帝。”
  也有人说:“新县侯。”
  这次的回答不太一致,社长倒也不恼,而是耐心地道:“是皇帝教咱们新县侯办新政,新县侯再教管县令,管县令呢,再教了俺们!你们说说看吧,皇帝这鳖孙,他好不好?”
  众人轰然道:“好!”
  社长便扯下了头上的头巾,清清嗓子又道:“这就得了,待会儿,出了巷子,集合,咱们迎皇帝老子。”
  众人大声道:“中!”
  …………
  各街巷的街长和巷长已开始领着人做最后的安排了。
  街道需要清理。
  沿途的杂草也需再清一清。
  几个市场这边,也有差役过来通知。
  不少小商贾倒是对此很乐意,纷纷出来。
  城外的几个作坊,那些作坊主,显然是兴致最高的。
  他们几乎是整个县里得利最大的群体,不只是因为税赋的问题,虽然要缴税,但是这税收很稳定,并没有其他的苛捐杂税。
  除此之外,还是因为这封丘县现在热闹,不少百姓能吃饱,也相应的有了一丁点的购买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在河南这地方,想要安生过日子,甚至是生产,可不是容易的事。
  他们早两日,便决定告假一天,让匠人和劳力们组织起来。
  此时……时候到了。
  整座封丘县城,却已万人空巷。
  城门门洞之外,先是有几个骑马而来的斥候进来,他们踏马进来之后,直接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斥候缓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连忙打马到了门洞两侧。
  随后又有宦官打着仪仗顺着门洞进入,扯着嗓子:“陛下驾……”
  念到了这里,这骑在马上的宦官却险些从马上摔下来。
  这宦官显然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毕竟是宫里的人,什么样的大阵仗没有见过?
  可在这小小的县城里,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却感受到了一股无以伦比的震撼。
  ………….......
  第五章送到,太累了,今天痛风又犯了,膝盖稍稍碰一下就痛的要死,哎,早点去休息,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求月票,求订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