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偏执大佬/给偏执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 第545节
这话无疑是在告诉她们,赵浔不是她们能肖想的,她也绝对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老夫人脸色变了。
田恬脸色也不是很很好看。
襄国公夫人笑着道:“老夫人以为如何?我把探花郎都带过来了,就在府门口候着,若是老夫人有心,不妨喊进来一见?”
老夫人一身傲骨,还从未受过此等侮辱,这摆明就是看不上孙女二嫁之身,哄着小公爷离去,她好拿一个探花郎搪塞过去。
“紫玉刚和离不久,还未有成家的想法,再者我这老太婆身子骨不好,还想留她在将军府伺候一二,暂时没有旁的心思,襄国公夫人好意,我们祖孙心领了。”
襄国公夫人含笑看着田恬:“紫玉自己是怎么想的?那探花郎很是出众,乃不可多得的好儿郎。”
田恬哪里不知她是什么意思,既然襄国公夫人没有让她进门的想法,她又岂能强求。
之前赵浔说的同意,或许也只是襄国公夫人的缓兵之计。
“紫玉一切听祖母的,祖母的意思,便是紫玉的意思。”
襄国公夫人满意点头:“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了,老夫人好生歇息。”
老夫人笑着起身送客。
襄国公夫人离开以后,老夫人一脸正色对田恬道:“以后你不要和那小公爷再来往,你今日也看到国公夫人的态度了,那样的高门咱们攀不上。”
将军府铮铮铁骨,数代祖辈以性命堆建起的刘府,哪怕现在式微,也绝不受此侮辱。
田恬点头,长叹了一口气:“您放心,孙女知道怎么做。”
她和赵浔终究是有缘无分。
赵浔抱着玉观音兴冲冲刚到将军府,就见母亲从府内出来,他不解的上前问道:“母亲,怎么这么快就谈完了?您见到紫儿了吗?”
他还想着自己能赶上呢。
襄国公夫人笑道:“见到了,果然是个难得的美人,母亲看了很喜欢。”
赵浔脸上带笑,激动的不行:“那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聊的顺畅,所以就快啊。”襄国公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走,先回府,母亲再跟你详说。”
“可是儿子这手里的玉观音还没给老夫人送进去呢。”赵浔迟疑。
“派个人送进去就行。”襄国公夫人不以为意。
“那怎么行,那是紫儿的祖母。”也是他的长辈,他必须亲自送去才行。
主要他还想进去看看紫儿,又有好几日不见了,他有些想她了。
“我身边的徐嬷嬷有些体面,就让她送去好了,你随母亲回府,母亲给你详说将军府内洽谈之事。”
赵浔闻言,心里有些激动,他还是想听婚事洽谈的怎么样了,把玉观音递给徐嬷嬷:“劳烦徐嬷嬷走一趟了。”
“小公爷放心,交给奴婢一切妥当。”
赵浔扶着襄国公夫人就回去了。
刚回到府中,襄国公夫人就让人把赵浔看管起来。
“我已和将军府老夫人说明白,你和那刘紫玉断不可能,你就死了那条心吧,我襄国公府是什么门第,断不可能让这样的人进门。”
赵浔大怒,双眼通红:“母亲,你为何骗我,为何!”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以后自会明白。”襄国公夫人吩咐下人:“把小公爷看管起来,若是让他逃了出去,你们一个个仔细性命。”
“是。”下人道。
赵浔怒火冲天,想说什么,直接被襄国公夫人打断:“不要试图用绝食那一招威胁我,你若绝食一顿,我陪你绝食一顿,你若绝食一日,我便陪你绝食一日,你若绝食到底,你母亲这条性命也不要了,总之,你若是想让那个刘紫玉进门,除非我死。”
赵浔被带下去了。
*
一连五日,田恬过的很平静。
自从上次见了襄国公夫人后,赵浔好像对她死心了,再也没来过。
李湛也是如此。
她每日在家里插花烤火,日子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襄国公府中却乱成一团。
赵浔小公爷闹绝食,襄国公夫人陪着绝食,五日过去,小公爷还能勉强撑住,襄国公夫人却是倒下了。
宫中太医常来常往,可以看出情况不容乐观。
赵浔小公爷终是妥协,他这辈子和紫儿有缘无分。
一连半月过去,田恬也没得到赵浔任何回复,她就知道赵浔的选择了。
她也没什么好纠结,长辈不同意的感情,不会开出花朵。
两人这样,或许是最好结局。
这日,田恬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宜,秋穗急匆匆道:“小姐,不好了,太子爷又犯病了,这次来势汹汹,东宫已经有好几个伺候的太监重伤了。”
作者有话说:
晚安,么么哒。
第313章 情郎是太子
田恬脸色大变:“你是在哪里听说的?”
秋穗道:“这件事情闹的挺大的, 现在京城上下都传遍了。”
田恬眉头紧锁,按理说不应该啊,若李湛真的旧疾复发, 黄福全知道她能安抚李湛,应该第一时间出宫找她才对。
“先看看吧。”田恬心如乱麻, 这会儿子黄福全应该在想办法让她进宫了。
襄国公府。
赵浔小公爷在书房专心看一副美人图, 眼里布满思念和悲伤。
那美人图每日都要被小公爷拿在手里看好多遍。
画像上的美人可不就是将军府小姐刘紫玉。
贴身小厮见小公爷如此痛苦, 忍不住开口:“小公爷, 您若是想刘小姐,您就去将军府看看她,您又何苦如此折磨自己。”
赵浔似哭似笑:“我如今还有什么脸再去见她?”
原本信誓旦旦的扬言要娶她,没成想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他的母亲, 好狠的心。
而他身为儿子, 必须屈从, 若是母亲有个三长两短, 他无法原谅自己。
贴身小厮无奈叹气。
这日, 田恬又睡到半夜,感觉窗户前有动静。
她最近因着李湛发病的事,睡眠很浅, 听到动静, 还以为是黄福全来了,连忙起身过去查看。
来人并不是黄福全, 而是瘦成竹竿似的赵浔。
他比之前看着更瘦了, 一张俊脸都快瘦脱相了。
田恬看在眼里,不是滋味的很, 这男人在府里肯定费力争取, 受了不少苦。
她以为他不会再来了, 没想到还是来了。
“小公爷,夜半深闺,妾身虽是和离之身,但也还是要名声的,您这样实在不妥。”
赵浔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依旧面若桃李,眉宇间有淡淡忧愁,她这段时日肯定也过的不好。
“紫儿,是我对不住你。”
田恬已经释然了:“小公爷没有对不起谁,您很好,只是我们家世相差悬殊,这辈子咱们有缘无分,以后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赵浔心中剧痛:“紫儿,我不知道母亲会那样做,我也被她摆了一道。”赵浔把在家里闹绝食,国公夫人晕倒的事情如实讲了一遍:“母亲如此,我不敢不妥协。”
田恬点头,表示理解。
赵浔舍不得放手:“紫儿,你愿意和我远走高飞吗?”
田恬被他吓了一跳。
赵浔道:“紫儿,这段时日我也试图放手,可入了心的姑娘,哪有那么容易忘记,紫儿,只要你愿意,我立刻带你远走高飞,咱们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过日子。”
田恬不敢:“小公爷,我感动你对妾身心意,但妾身不是孑然一身,妾身还有七十多岁的祖母以及守陵的母亲,还有在少林寺学武的弟弟,妾身不能和您离开,京中一切,妾身无法割舍。”
赵浔道:“不用割舍,我们只是出去待一段时日,等咱们成亲后,有了孩子再回京城,届时有了孩子,我爹娘也没办法,必须让你进门。”
田恬知道这是两人如今在一起的唯一办法,但她不是小孩儿,也没有年轻人那种冲动。
她不能拿将军府的声誉去冒险。
老夫人多有骨气的人,若是让她知道她和赵浔私奔,非气死不可。
“小公爷,恕妾身不能答应,妾身乃将军后人,虽无武功在身,但有气节骨气,妾身不愿将祖辈用性命建立的将军府,置身于骂名之中,更不想因妾身一己之私,让将军府蒙羞。”
赵浔眼眶通红:“那你就放弃我?”
田恬偏过头,不敢看他的脸:“小公爷,当初妾身就说了,您爹娘同意,我才会嫁你。”
赵浔不做声了,到底是大家闺秀,做不出私奔的事儿,是他异想天开了。
“我多希望畅春院那一次,没有见过你。”
田恬心里一痛,赵浔这话是放手了。
田恬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去。
她知道她和赵浔是彻底完了。
之后的日子,田恬一直在关注东宫的动静。
秋穗每日出去打听消息,这天,她又急匆匆回来禀报:“小姐,大事不好了,太子爷比之前更严重了,听说昨儿还失手掐死了一个小太监,东宫上下惶恐。”
田恬脸色奇差,如今可不是东宫上下惶恐,是大元朝上下惶恐。
老夫人脸色变了。
田恬脸色也不是很很好看。
襄国公夫人笑着道:“老夫人以为如何?我把探花郎都带过来了,就在府门口候着,若是老夫人有心,不妨喊进来一见?”
老夫人一身傲骨,还从未受过此等侮辱,这摆明就是看不上孙女二嫁之身,哄着小公爷离去,她好拿一个探花郎搪塞过去。
“紫玉刚和离不久,还未有成家的想法,再者我这老太婆身子骨不好,还想留她在将军府伺候一二,暂时没有旁的心思,襄国公夫人好意,我们祖孙心领了。”
襄国公夫人含笑看着田恬:“紫玉自己是怎么想的?那探花郎很是出众,乃不可多得的好儿郎。”
田恬哪里不知她是什么意思,既然襄国公夫人没有让她进门的想法,她又岂能强求。
之前赵浔说的同意,或许也只是襄国公夫人的缓兵之计。
“紫玉一切听祖母的,祖母的意思,便是紫玉的意思。”
襄国公夫人满意点头:“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了,老夫人好生歇息。”
老夫人笑着起身送客。
襄国公夫人离开以后,老夫人一脸正色对田恬道:“以后你不要和那小公爷再来往,你今日也看到国公夫人的态度了,那样的高门咱们攀不上。”
将军府铮铮铁骨,数代祖辈以性命堆建起的刘府,哪怕现在式微,也绝不受此侮辱。
田恬点头,长叹了一口气:“您放心,孙女知道怎么做。”
她和赵浔终究是有缘无分。
赵浔抱着玉观音兴冲冲刚到将军府,就见母亲从府内出来,他不解的上前问道:“母亲,怎么这么快就谈完了?您见到紫儿了吗?”
他还想着自己能赶上呢。
襄国公夫人笑道:“见到了,果然是个难得的美人,母亲看了很喜欢。”
赵浔脸上带笑,激动的不行:“那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聊的顺畅,所以就快啊。”襄国公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走,先回府,母亲再跟你详说。”
“可是儿子这手里的玉观音还没给老夫人送进去呢。”赵浔迟疑。
“派个人送进去就行。”襄国公夫人不以为意。
“那怎么行,那是紫儿的祖母。”也是他的长辈,他必须亲自送去才行。
主要他还想进去看看紫儿,又有好几日不见了,他有些想她了。
“我身边的徐嬷嬷有些体面,就让她送去好了,你随母亲回府,母亲给你详说将军府内洽谈之事。”
赵浔闻言,心里有些激动,他还是想听婚事洽谈的怎么样了,把玉观音递给徐嬷嬷:“劳烦徐嬷嬷走一趟了。”
“小公爷放心,交给奴婢一切妥当。”
赵浔扶着襄国公夫人就回去了。
刚回到府中,襄国公夫人就让人把赵浔看管起来。
“我已和将军府老夫人说明白,你和那刘紫玉断不可能,你就死了那条心吧,我襄国公府是什么门第,断不可能让这样的人进门。”
赵浔大怒,双眼通红:“母亲,你为何骗我,为何!”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以后自会明白。”襄国公夫人吩咐下人:“把小公爷看管起来,若是让他逃了出去,你们一个个仔细性命。”
“是。”下人道。
赵浔怒火冲天,想说什么,直接被襄国公夫人打断:“不要试图用绝食那一招威胁我,你若绝食一顿,我陪你绝食一顿,你若绝食一日,我便陪你绝食一日,你若绝食到底,你母亲这条性命也不要了,总之,你若是想让那个刘紫玉进门,除非我死。”
赵浔被带下去了。
*
一连五日,田恬过的很平静。
自从上次见了襄国公夫人后,赵浔好像对她死心了,再也没来过。
李湛也是如此。
她每日在家里插花烤火,日子过的还是很不错的。
襄国公府中却乱成一团。
赵浔小公爷闹绝食,襄国公夫人陪着绝食,五日过去,小公爷还能勉强撑住,襄国公夫人却是倒下了。
宫中太医常来常往,可以看出情况不容乐观。
赵浔小公爷终是妥协,他这辈子和紫儿有缘无分。
一连半月过去,田恬也没得到赵浔任何回复,她就知道赵浔的选择了。
她也没什么好纠结,长辈不同意的感情,不会开出花朵。
两人这样,或许是最好结局。
这日,田恬忙着准备过年的事宜,秋穗急匆匆道:“小姐,不好了,太子爷又犯病了,这次来势汹汹,东宫已经有好几个伺候的太监重伤了。”
作者有话说:
晚安,么么哒。
第313章 情郎是太子
田恬脸色大变:“你是在哪里听说的?”
秋穗道:“这件事情闹的挺大的, 现在京城上下都传遍了。”
田恬眉头紧锁,按理说不应该啊,若李湛真的旧疾复发, 黄福全知道她能安抚李湛,应该第一时间出宫找她才对。
“先看看吧。”田恬心如乱麻, 这会儿子黄福全应该在想办法让她进宫了。
襄国公府。
赵浔小公爷在书房专心看一副美人图, 眼里布满思念和悲伤。
那美人图每日都要被小公爷拿在手里看好多遍。
画像上的美人可不就是将军府小姐刘紫玉。
贴身小厮见小公爷如此痛苦, 忍不住开口:“小公爷, 您若是想刘小姐,您就去将军府看看她,您又何苦如此折磨自己。”
赵浔似哭似笑:“我如今还有什么脸再去见她?”
原本信誓旦旦的扬言要娶她,没成想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他的母亲, 好狠的心。
而他身为儿子, 必须屈从, 若是母亲有个三长两短, 他无法原谅自己。
贴身小厮无奈叹气。
这日, 田恬又睡到半夜,感觉窗户前有动静。
她最近因着李湛发病的事,睡眠很浅, 听到动静, 还以为是黄福全来了,连忙起身过去查看。
来人并不是黄福全, 而是瘦成竹竿似的赵浔。
他比之前看着更瘦了, 一张俊脸都快瘦脱相了。
田恬看在眼里,不是滋味的很, 这男人在府里肯定费力争取, 受了不少苦。
她以为他不会再来了, 没想到还是来了。
“小公爷,夜半深闺,妾身虽是和离之身,但也还是要名声的,您这样实在不妥。”
赵浔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依旧面若桃李,眉宇间有淡淡忧愁,她这段时日肯定也过的不好。
“紫儿,是我对不住你。”
田恬已经释然了:“小公爷没有对不起谁,您很好,只是我们家世相差悬殊,这辈子咱们有缘无分,以后还是不要见面的好。”
赵浔心中剧痛:“紫儿,我不知道母亲会那样做,我也被她摆了一道。”赵浔把在家里闹绝食,国公夫人晕倒的事情如实讲了一遍:“母亲如此,我不敢不妥协。”
田恬点头,表示理解。
赵浔舍不得放手:“紫儿,你愿意和我远走高飞吗?”
田恬被他吓了一跳。
赵浔道:“紫儿,这段时日我也试图放手,可入了心的姑娘,哪有那么容易忘记,紫儿,只要你愿意,我立刻带你远走高飞,咱们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过日子。”
田恬不敢:“小公爷,我感动你对妾身心意,但妾身不是孑然一身,妾身还有七十多岁的祖母以及守陵的母亲,还有在少林寺学武的弟弟,妾身不能和您离开,京中一切,妾身无法割舍。”
赵浔道:“不用割舍,我们只是出去待一段时日,等咱们成亲后,有了孩子再回京城,届时有了孩子,我爹娘也没办法,必须让你进门。”
田恬知道这是两人如今在一起的唯一办法,但她不是小孩儿,也没有年轻人那种冲动。
她不能拿将军府的声誉去冒险。
老夫人多有骨气的人,若是让她知道她和赵浔私奔,非气死不可。
“小公爷,恕妾身不能答应,妾身乃将军后人,虽无武功在身,但有气节骨气,妾身不愿将祖辈用性命建立的将军府,置身于骂名之中,更不想因妾身一己之私,让将军府蒙羞。”
赵浔眼眶通红:“那你就放弃我?”
田恬偏过头,不敢看他的脸:“小公爷,当初妾身就说了,您爹娘同意,我才会嫁你。”
赵浔不做声了,到底是大家闺秀,做不出私奔的事儿,是他异想天开了。
“我多希望畅春院那一次,没有见过你。”
田恬心里一痛,赵浔这话是放手了。
田恬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去。
她知道她和赵浔是彻底完了。
之后的日子,田恬一直在关注东宫的动静。
秋穗每日出去打听消息,这天,她又急匆匆回来禀报:“小姐,大事不好了,太子爷比之前更严重了,听说昨儿还失手掐死了一个小太监,东宫上下惶恐。”
田恬脸色奇差,如今可不是东宫上下惶恐,是大元朝上下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