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荔枝
于是观若继续说了下去,“今日宫宴,陛下都没有开口说本宫是迟到了,你一个小小婕妤,难道能做陛下的主?”
语意严厉,她却说的轻描淡写。说到后来,笑着感叹了一句,“如今行宫之中的妃嫔,倒是真不如承平十六年之前的了。”
吴婕妤吓地立马跪了下来,“嫔妾有罪,嫔妾只是见到娘娘天人仙姿,一时间猪油蒙了心,失了分寸,求陛下……”
她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不情不愿地加上一句,“求陛下和贵妃娘娘饶恕。”
兰桡已经重新将酒杯放了下来,桂棹取了桌上的琼浆玉液,为观若满杯。
观若的语气恬淡,“吴婕妤这句话,似乎越发不妥了。”
吴婕妤才磕下头去,闻言更是抖似筛糠,不自觉抬起头看着观若,满是迷惘。
“你说你一见到本宫,便如猪油蒙了心一般言行无状,这么说来,岂不是本宫的错了?”
“那本宫如今在陛下身旁,是否也会迷惑陛下,令陛下做出一些疯癫无状的行止?”
吴婕妤看起来并不擅长与人争辩,不过是觉得观若那一夜得罪了梁帝,让她承了恩,所以得意到今日而已。
此时被观若扣上了这样大的帽子,更是百口莫辩,一时间更是泪眼婆娑,无助地望着梁帝。
被她视作救命稻草的梁帝却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先回宫去吧,好好反省今日言行。三月之内,都不必出来见朕了。”
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重了。
三月不见天颜,谁知道三月之后,梁帝还是不是梁帝呢?
这样一想,观若放眼望着满堂绮罗,又觉得她们不过都是秋后的蚂蚱,十分可怜。
很快就有内侍进入水榭之中,将看起来已经呆傻了的吴婕妤拖了出去。
谁都知道在一个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花朵开放的花园里,三个月无人欣赏,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
水榭之中人人噤声,一直到丝竹声起,梁帝才同观若说了私下里的第一句话。
“贵妃,这便是你想要的结果么?”
观若举起酒杯,掩袖将杯中酒饮尽了。
梁帝的目光跟在她身上,见她饮酒豪迈,心中大约也吃了一惊。
“吴氏挑衅在前,污蔑臣妾;而且从她言语之中得知,她分明早已知道臣妾不擅饮酒,却上来便要为臣妾满杯,安的是什么心思?”
梁帝也并非是真要为吴婕妤出头。他若是真心喜爱她,不会见她陷于窘境而不施以援手,并且还重重地推了她一把,令她再也没法爬起来。
深宫之中,被其他的妃嫔为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尽了圣心。
若是观若来惩罚,她最多不过是让她在自己宫中抄一抄宫规而已。
她才不在乎行宫之中谁人受宠,谁人失宠,只要不要到她面前来自讨苦吃,惹她心烦就好。
梁帝的语意深沉,“贵妃,你曾经与萧氏叛逆为伍。九江吴氏,为朕抗击萧氏、晏氏逆贼,立下过汗马功劳。”
言下之意,无非是观若公报私仇。真是可笑。
不过公报私仇,也总比被他以为她是吃醋更好。前者她还能觉得可笑,后者却只是令她作呕。
观若看着兰桡为她满上了第二杯酒,而后道:“会稽谢氏,同南郡萧氏,更算得上是有不世之仇,照陛下这样说来,臣妾应当先去为难燕德妃的。”
她一面说,一面将目光投向燕德妃的方向,却不发觉她已然离席,不知去了哪里。
又片刻,丝竹声一转,转作了《庆春时》的调子,舞女翩跹自水上来,中有一人,以水袖遮面,为众人所环绕簇拥着。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第一句歌词出口,站在水榭中央,身佩琼瑶,以玲珑翠羽装饰的那一个曼妙女子便放下了水袖,露出来一张颜盛色茂的脸。
与观若而言,当然也是一张万般熟悉的脸。
唇若丹朱,眉似远山,是燕德妃。
观若心中了然之感尚未铺陈,便听见她继续唱了下去。
“莺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长生调,翠舆归,都是为她而来的。
观若语气淡然,无悲亦无喜,“从前梁宫宫宴,坐在陛下身旁这个位置的人,永远都是德妃娘娘。”
是另一位德妃。
观若入宫的时候,文嘉皇后早已经不在了,“德妃”这个封号之后的女人,做了梁帝后宫许多年的第一人。
“那时候臣妾以为德妃娘娘距离陛下是最近的,如今臣妾自己坐在这个位置,才知道,原来这个位置距离陛下竟然是最远的。”
而今她成了贵妃,众人更要以杨贵妃来比她了。
无论接下来燕德妃要如何巧言令色,她要先抓住梁帝的心。
梁帝果然很快自方才的不悦之中脱身出来,静静地望着观若。
“无论将来如何,阿珩,朕都不会再将你抛下了。”
在这时候,他展现出了这样的深情来,观若真的很想问一问他,知不知道含元殿前,钟德妃究竟是怎样死的。
而后青华山中,颖妃、蔺昭容、慧嫔,她们又究竟是怎样死的。
可是她知道她不能。此刻不能,将来也不能,因为她知道,梁帝是不会在意的。
他的不在意只会继续为她们的死亡蒙上一层阴影,曾经拥有过她们的人的藐视,会令她们越发地没有价值。
观若别过了眼去,学着钟德妃从前的样子,平静地望着殿中众人。
梁帝没有得到她的回应,讪讪地举起了酒杯。
丝竹之声已经停下来了,燕德妃微微喘息了片刻,自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了什么,缓缓地朝着梁帝与观若走过来。
“贵妃来归,正逢中秋佳节。”
“珠玉绫罗想必陛下都已经赏过,臣妾手中亦没有什么稀罕物件能比得上陛下的深情,盘中之物在此时还算稀罕,今日臣妾特意奉给贵妃。”
梁帝身边的内侍薛庆将那盘子自燕德妃手中接过来,奉到了观若面前。
那竟是一盘荔枝。
语意严厉,她却说的轻描淡写。说到后来,笑着感叹了一句,“如今行宫之中的妃嫔,倒是真不如承平十六年之前的了。”
吴婕妤吓地立马跪了下来,“嫔妾有罪,嫔妾只是见到娘娘天人仙姿,一时间猪油蒙了心,失了分寸,求陛下……”
她抬起头来看了一眼,不情不愿地加上一句,“求陛下和贵妃娘娘饶恕。”
兰桡已经重新将酒杯放了下来,桂棹取了桌上的琼浆玉液,为观若满杯。
观若的语气恬淡,“吴婕妤这句话,似乎越发不妥了。”
吴婕妤才磕下头去,闻言更是抖似筛糠,不自觉抬起头看着观若,满是迷惘。
“你说你一见到本宫,便如猪油蒙了心一般言行无状,这么说来,岂不是本宫的错了?”
“那本宫如今在陛下身旁,是否也会迷惑陛下,令陛下做出一些疯癫无状的行止?”
吴婕妤看起来并不擅长与人争辩,不过是觉得观若那一夜得罪了梁帝,让她承了恩,所以得意到今日而已。
此时被观若扣上了这样大的帽子,更是百口莫辩,一时间更是泪眼婆娑,无助地望着梁帝。
被她视作救命稻草的梁帝却只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先回宫去吧,好好反省今日言行。三月之内,都不必出来见朕了。”
这样的惩罚不可谓不重了。
三月不见天颜,谁知道三月之后,梁帝还是不是梁帝呢?
这样一想,观若放眼望着满堂绮罗,又觉得她们不过都是秋后的蚂蚱,十分可怜。
很快就有内侍进入水榭之中,将看起来已经呆傻了的吴婕妤拖了出去。
谁都知道在一个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花朵开放的花园里,三个月无人欣赏,是一件多么可怖的事。
水榭之中人人噤声,一直到丝竹声起,梁帝才同观若说了私下里的第一句话。
“贵妃,这便是你想要的结果么?”
观若举起酒杯,掩袖将杯中酒饮尽了。
梁帝的目光跟在她身上,见她饮酒豪迈,心中大约也吃了一惊。
“吴氏挑衅在前,污蔑臣妾;而且从她言语之中得知,她分明早已知道臣妾不擅饮酒,却上来便要为臣妾满杯,安的是什么心思?”
梁帝也并非是真要为吴婕妤出头。他若是真心喜爱她,不会见她陷于窘境而不施以援手,并且还重重地推了她一把,令她再也没法爬起来。
深宫之中,被其他的妃嫔为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尽了圣心。
若是观若来惩罚,她最多不过是让她在自己宫中抄一抄宫规而已。
她才不在乎行宫之中谁人受宠,谁人失宠,只要不要到她面前来自讨苦吃,惹她心烦就好。
梁帝的语意深沉,“贵妃,你曾经与萧氏叛逆为伍。九江吴氏,为朕抗击萧氏、晏氏逆贼,立下过汗马功劳。”
言下之意,无非是观若公报私仇。真是可笑。
不过公报私仇,也总比被他以为她是吃醋更好。前者她还能觉得可笑,后者却只是令她作呕。
观若看着兰桡为她满上了第二杯酒,而后道:“会稽谢氏,同南郡萧氏,更算得上是有不世之仇,照陛下这样说来,臣妾应当先去为难燕德妃的。”
她一面说,一面将目光投向燕德妃的方向,却不发觉她已然离席,不知去了哪里。
又片刻,丝竹声一转,转作了《庆春时》的调子,舞女翩跹自水上来,中有一人,以水袖遮面,为众人所环绕簇拥着。
“倚天楼殿,升平风月,彩仗春移。”
第一句歌词出口,站在水榭中央,身佩琼瑶,以玲珑翠羽装饰的那一个曼妙女子便放下了水袖,露出来一张颜盛色茂的脸。
与观若而言,当然也是一张万般熟悉的脸。
唇若丹朱,眉似远山,是燕德妃。
观若心中了然之感尚未铺陈,便听见她继续唱了下去。
“莺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雕鞍游罢,何处还有心期。浓熏翠被,深停画烛,人约月西时。”
长生调,翠舆归,都是为她而来的。
观若语气淡然,无悲亦无喜,“从前梁宫宫宴,坐在陛下身旁这个位置的人,永远都是德妃娘娘。”
是另一位德妃。
观若入宫的时候,文嘉皇后早已经不在了,“德妃”这个封号之后的女人,做了梁帝后宫许多年的第一人。
“那时候臣妾以为德妃娘娘距离陛下是最近的,如今臣妾自己坐在这个位置,才知道,原来这个位置距离陛下竟然是最远的。”
而今她成了贵妃,众人更要以杨贵妃来比她了。
无论接下来燕德妃要如何巧言令色,她要先抓住梁帝的心。
梁帝果然很快自方才的不悦之中脱身出来,静静地望着观若。
“无论将来如何,阿珩,朕都不会再将你抛下了。”
在这时候,他展现出了这样的深情来,观若真的很想问一问他,知不知道含元殿前,钟德妃究竟是怎样死的。
而后青华山中,颖妃、蔺昭容、慧嫔,她们又究竟是怎样死的。
可是她知道她不能。此刻不能,将来也不能,因为她知道,梁帝是不会在意的。
他的不在意只会继续为她们的死亡蒙上一层阴影,曾经拥有过她们的人的藐视,会令她们越发地没有价值。
观若别过了眼去,学着钟德妃从前的样子,平静地望着殿中众人。
梁帝没有得到她的回应,讪讪地举起了酒杯。
丝竹之声已经停下来了,燕德妃微微喘息了片刻,自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了什么,缓缓地朝着梁帝与观若走过来。
“贵妃来归,正逢中秋佳节。”
“珠玉绫罗想必陛下都已经赏过,臣妾手中亦没有什么稀罕物件能比得上陛下的深情,盘中之物在此时还算稀罕,今日臣妾特意奉给贵妃。”
梁帝身边的内侍薛庆将那盘子自燕德妃手中接过来,奉到了观若面前。
那竟是一盘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