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相处
观若陪着李夫人一直坐到傍晚时,晏既方才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走到了观若面前。
她像是对观若极好奇,一直盯着她目不转睛地看,出口却是,“我见过你。”
观若从长榻上站起来,刚想要同她打招呼,便又听她道:“在画像里。”
观若自然一下子就想起了方才李夫人所说,萧翾为她作的那幅画像。晏淳一直和李夫人在一起,见过也不稀奇。
于是她走到她面前,微微弯下了腰,“我也见过你的画,临摹的是你哥哥书房里的一张画轴,你画的很好。”
一下子就勾起了她有关于前生的痛苦回忆,失去了全部的理智。
晏淳站在原处,她年纪小,身量也矮小,这样的距离,需要仰起头才能通观若对视。
她唇边的笑意加深了,目光之中,似乎有一些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东西,“多谢嫂子夸奖。”
观若引以为异,旁人看来,却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晏既便走到了母亲身旁,笑着道:“这小丫头现在怎么这般能睡?我记得我离开太原之前,她的精神可好了。”
“每日都能从天才刚亮,闹到大半夜,中间还不肯休息,非要乳娘按着她才行。”
“谁知方才我先在外间等了许久,好不容易等到她醒来,又说要自己穿衣服,磨磨蹭蹭了半天。”
李夫人朝着晏淳招了招手,小女孩就同观若擦肩而过,顺从地朝着自己的母亲走了过去。
她在观若方才所坐的地方坐下来,俨然是一副主人的样子。
也不等李夫人回答晏既的话,先对他道:“我如今几岁,哥哥几岁?我还在长身体,当然要多睡一睡,才能长得高了。”
“更何况今日要见新人,我也是女儿家,当然是要好好打扮,方才能不失礼啦。”
“难道嫂子梳妆的时候,哥哥也是一个劲儿的催促么?”
说起话来时的神情,倒是晏既从前描述过的“古灵精怪”的样子。
若是同晏既说话也不含笑意,那便只剩下“精怪”两个字了。
真奇怪,她怎么会有些害怕一个刚刚见面的,不过六、七岁的小女孩的呢?
观若将自己这个想法赶走了,“阿柔这句话说的倒是也不错,平日我梳妆的时候,他也是就坐在一旁看着,用眼神催促我的。”
这只是顺着晏淳的话开了一句玩笑,只是她很快便不再笑了。
她又问晏既,“眉姐姐在哪里,她什么时候才会过来同我们呆在一起?”
晏既瞥了她一眼,“小丫头,对你哥哥说话客气些,别像是在问你的下人一般,几天不见,小姐脾气倒是见长。”
到底也还是回答了妹妹,“眉瑾在博阳城还有事,等一切都安定了,她就会来这里的。”
“你这样喜欢你眉姐姐,不如我也让人给你打一套铠甲,你跟着你眉姐姐上战场去好了?”
兄妹俩人斗了一会儿嘴,李夫人一直都只是静静地看着,似乎很享受这样家人团聚的时光。
观若也保持着沉默,一直笑着望着他们。
天色暗下来,也就到了该开宴的时候,伏珺着人来请,他们也就一同从殿中出去。
观若与晏既并行,只听晏既嘟囔着:“我和眉瑾分明是一同从太原离开的,可是这小丫头挂念眉瑾,却好似比挂念我多的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观若便道:“眉瑾自有眉瑾的好处,也不是你们一母同胞便一定能比得了的。”
“你瞧我刚醒过来的时候,不也是惦念眉瑾远胜于你么?”
“那时我一面觉得可惜,不能与她再续前生患难之情,一时又觉得这样也好,今生她过的,一定比前生要好得多了。”
前生晏既没有能够报仇,早早地战死了。眉瑾是他的部下,又是女子,在他死后的路,也一定是不好走的。
晏既便同她耍赖,“阿若,你会不会安慰人啊?被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更难过了。怎么人人都不向着我?”
观若掩袖笑了笑,正欲再说,便见走在前面的李夫人朝着她招了招手,“阿若,琢石准备了两辆车,你同我一辆。”
“他们兄妹俩总是吵吵闹闹的不安生,也由得他们去吵,我们再一起说说话。”
方才她们一起说话,说到动情处,难免对坐垂泪。有这样一回,也觉得彼此在心里都亲近了不少。
观若闻言便笑着瞥了晏既一眼,挑衅一般地道:“你嫌我不会说话,自然也有人喜欢听我说话,我这便走了,你可不要被阿柔给欺负了。”
李夫人出言要求,晏既自然不敢如何。只是一把捞起了晏淳,将她抗在肩上,放进了车里。
而后见观若上了李夫人的马车,方才也转身去捉弄晏淳了。
晏既与晏淳的马车在前,李夫人的目光一直都落在前头。车帘偶尔会被夜风吹起来,能够看见前车的车尾。
纵然如此,她作为一个母亲,还是感到满足,“他们是许久不见了,都有些生疏了。是亲兄妹,如何能与彼此不亲近呢?”
观若点了点头,“母亲说的是,只要在一起呆几日,便一定又和从前无异了。”
这是一个母亲喜欢听见的话,而后她又忍不住抱怨起来,“其实我觉得倒也不是生疏之故……”
“两年前阿柔曾经大病过一场,醒来之后,倒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也不如从前活泼了,倒是格外粘着我。”
而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到处都要去闯祸,是不会总是粘着母亲的。
李夫人的话是意犹未尽,观若也不好擅自插嘴,
良久之后,见李夫人再无开口之意,她才道:“小孩子总是一天一个样的。”
“今日活泼了,也许明日因为什么事不高兴,就又一句话都不说了。眉瑾是女子,于阿柔而言,总是更好亲近一些。”
“而明之这样的,这几年杀伐之事太多,我刚刚见到他的时候,也有些发怵呢。”
李夫人并没有答她的话,她的思绪似乎已经飘远了。
她像是对观若极好奇,一直盯着她目不转睛地看,出口却是,“我见过你。”
观若从长榻上站起来,刚想要同她打招呼,便又听她道:“在画像里。”
观若自然一下子就想起了方才李夫人所说,萧翾为她作的那幅画像。晏淳一直和李夫人在一起,见过也不稀奇。
于是她走到她面前,微微弯下了腰,“我也见过你的画,临摹的是你哥哥书房里的一张画轴,你画的很好。”
一下子就勾起了她有关于前生的痛苦回忆,失去了全部的理智。
晏淳站在原处,她年纪小,身量也矮小,这样的距离,需要仰起头才能通观若对视。
她唇边的笑意加深了,目光之中,似乎有一些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东西,“多谢嫂子夸奖。”
观若引以为异,旁人看来,却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晏既便走到了母亲身旁,笑着道:“这小丫头现在怎么这般能睡?我记得我离开太原之前,她的精神可好了。”
“每日都能从天才刚亮,闹到大半夜,中间还不肯休息,非要乳娘按着她才行。”
“谁知方才我先在外间等了许久,好不容易等到她醒来,又说要自己穿衣服,磨磨蹭蹭了半天。”
李夫人朝着晏淳招了招手,小女孩就同观若擦肩而过,顺从地朝着自己的母亲走了过去。
她在观若方才所坐的地方坐下来,俨然是一副主人的样子。
也不等李夫人回答晏既的话,先对他道:“我如今几岁,哥哥几岁?我还在长身体,当然要多睡一睡,才能长得高了。”
“更何况今日要见新人,我也是女儿家,当然是要好好打扮,方才能不失礼啦。”
“难道嫂子梳妆的时候,哥哥也是一个劲儿的催促么?”
说起话来时的神情,倒是晏既从前描述过的“古灵精怪”的样子。
若是同晏既说话也不含笑意,那便只剩下“精怪”两个字了。
真奇怪,她怎么会有些害怕一个刚刚见面的,不过六、七岁的小女孩的呢?
观若将自己这个想法赶走了,“阿柔这句话说的倒是也不错,平日我梳妆的时候,他也是就坐在一旁看着,用眼神催促我的。”
这只是顺着晏淳的话开了一句玩笑,只是她很快便不再笑了。
她又问晏既,“眉姐姐在哪里,她什么时候才会过来同我们呆在一起?”
晏既瞥了她一眼,“小丫头,对你哥哥说话客气些,别像是在问你的下人一般,几天不见,小姐脾气倒是见长。”
到底也还是回答了妹妹,“眉瑾在博阳城还有事,等一切都安定了,她就会来这里的。”
“你这样喜欢你眉姐姐,不如我也让人给你打一套铠甲,你跟着你眉姐姐上战场去好了?”
兄妹俩人斗了一会儿嘴,李夫人一直都只是静静地看着,似乎很享受这样家人团聚的时光。
观若也保持着沉默,一直笑着望着他们。
天色暗下来,也就到了该开宴的时候,伏珺着人来请,他们也就一同从殿中出去。
观若与晏既并行,只听晏既嘟囔着:“我和眉瑾分明是一同从太原离开的,可是这小丫头挂念眉瑾,却好似比挂念我多的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观若便道:“眉瑾自有眉瑾的好处,也不是你们一母同胞便一定能比得了的。”
“你瞧我刚醒过来的时候,不也是惦念眉瑾远胜于你么?”
“那时我一面觉得可惜,不能与她再续前生患难之情,一时又觉得这样也好,今生她过的,一定比前生要好得多了。”
前生晏既没有能够报仇,早早地战死了。眉瑾是他的部下,又是女子,在他死后的路,也一定是不好走的。
晏既便同她耍赖,“阿若,你会不会安慰人啊?被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更难过了。怎么人人都不向着我?”
观若掩袖笑了笑,正欲再说,便见走在前面的李夫人朝着她招了招手,“阿若,琢石准备了两辆车,你同我一辆。”
“他们兄妹俩总是吵吵闹闹的不安生,也由得他们去吵,我们再一起说说话。”
方才她们一起说话,说到动情处,难免对坐垂泪。有这样一回,也觉得彼此在心里都亲近了不少。
观若闻言便笑着瞥了晏既一眼,挑衅一般地道:“你嫌我不会说话,自然也有人喜欢听我说话,我这便走了,你可不要被阿柔给欺负了。”
李夫人出言要求,晏既自然不敢如何。只是一把捞起了晏淳,将她抗在肩上,放进了车里。
而后见观若上了李夫人的马车,方才也转身去捉弄晏淳了。
晏既与晏淳的马车在前,李夫人的目光一直都落在前头。车帘偶尔会被夜风吹起来,能够看见前车的车尾。
纵然如此,她作为一个母亲,还是感到满足,“他们是许久不见了,都有些生疏了。是亲兄妹,如何能与彼此不亲近呢?”
观若点了点头,“母亲说的是,只要在一起呆几日,便一定又和从前无异了。”
这是一个母亲喜欢听见的话,而后她又忍不住抱怨起来,“其实我觉得倒也不是生疏之故……”
“两年前阿柔曾经大病过一场,醒来之后,倒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也不如从前活泼了,倒是格外粘着我。”
而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到处都要去闯祸,是不会总是粘着母亲的。
李夫人的话是意犹未尽,观若也不好擅自插嘴,
良久之后,见李夫人再无开口之意,她才道:“小孩子总是一天一个样的。”
“今日活泼了,也许明日因为什么事不高兴,就又一句话都不说了。眉瑾是女子,于阿柔而言,总是更好亲近一些。”
“而明之这样的,这几年杀伐之事太多,我刚刚见到他的时候,也有些发怵呢。”
李夫人并没有答她的话,她的思绪似乎已经飘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