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剖白
观若洗漱完毕,从耳房中出来的时候,晏既早就已经离开了。
分明不过少了一个人而已,永安宫中却一下子变的空空荡荡的,也令她有莫名的失落。
不过她很快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开始专心致志地翻看起桂棹送来的那本名册,一面思考,究竟应当如何来做安排。
只是未有多久,她眼前的光亮便被人影一遮,她自然地抬起了头,语气中满是疑惑,“李六小姐?”
李媛翊站在殿门之前,踌躇着没有进来,“殷夫人。”她同她行了礼。
于是观若也站起来,“李六小姐请进来说话。”
她不知李媛翊忽而造访有何用意,只是望了一眼她身旁的侍女,看着她转身去沏茶过来。
而后引着李媛翊去一旁的长榻上坐。
李媛翊的神情仍然是很拘谨的,“殷夫人不必客气的,其实我只是漫步到此处,见花园之中有众多的玉楼琼勾,所以才想着要进来看一看。”
观若的案几之前窗户洞开,一抬头便能望见一片花海。
她淡然地笑了笑,“这些花原本是梁帝种在其他宫室里的,明之喜欢,所以便将它们尽数移植了过来。”
李媛翊也顺着观若的目光望向了那一片花海,“这个时节,太原晏家也是如此的。”
“晏家老夫人的院落之后,正座小山,漫山遍野都是玉楼琼勾,无比壮观,令人见过一次,便再难以忘记了。”
她的话出口,又出了片刻的神,才终于回过头来歉意地同观若笑了笑,“殷夫人,是我失礼了。”
观若仍然不知道她今日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便只是陪着笑了笑,继续等她说明来意。
李媛翊是聪慧之人,不会察觉不到此刻她们之间的尴尬氛围。
想了想,便道:“昨夜同伏大人谈天,他说起如今行宫之中几处宫室里还聚集着众多前朝的宫人,交由您来处置。”
“我在房中其实也是长日无聊,所以也想着来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之处。”
像是怕观若怀疑她的能力,又或者是怀疑她的居心,她又道:“我跟着将军走过几城,也帮着处理过一些杂事。”
“而我对将军之心,也早已对殷夫人剖白过。”她的爱,从来也不是占有。她在心里呐喊着这句话。
“不管您愿不愿意相信,如今见将军高兴,我便已经心满意足,不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的。”
李家女儿的教养和骄傲,也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既然她已经莽撞地闯了进来,话又已说到这里,她索性便将心里从昨日开始没机会说的话,都对观若说出口。
“殷夫人,过往您并没有同将军在一起,我也从不曾在你与将军之事上做什么手脚,或是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如今您已经与将军终成眷属,我一直都是局外之人,也不会再妄想来到局内,做一个人人都讨厌的棒打鸳鸯之人。”
关于这一点,她可以指天发誓,用自己的性命。
“您不必将我当作对手,或是您从来也不曾将我放在眼中,无论哪一种都好。”
观若想要开口,告诉她她其实并没有这样想,她没有对她抱有什么敌意。
李媛翊却好似很怕自己会被她打断,自顾自地一直说了下去。
“我不希望因为我对将军的爱意,而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或是一些不该有的揣测。”
乱世之中,她毕竟也还要活下去,希望自己能够活的舒服一些,能够尽量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李媛翊这样冒失地闯了进来,又忽而说了这样的一番话,观若其实是觉得有些措手不及的。
相信旁人于她而言曾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经历过萧翾之事,经历过梁帝之事,她并非是能够被几句言语轻易地打动的。
真要论起来,其实李媛翊一直都是一个令她觉得有些奇怪的人。
上一次在丹阳城,她来找她的时候,也令她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一直以来都被人教导,爱是索取,是占有,是独一无二。
像梁帝,像萧翾,甚至像晏既。哪怕是她自己,她没有这样无望地,无私地奉献自己去爱一个人。
但她觉得自己或许也应该去接受旁人的不同。多一个朋友,而不是把一个无辜的人当成敌人。
她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女子的。归根到底,其实也只是她们还不够彼此了解而已。
李媛翊见观若一直没有说话,也觉自己方才的一些话或许是有不妥当之处,心生后悔之意。
正欲开口于观若道别,落荒而逃,便见观若回身,拿起了案几之上的那本册子。
她就像是没有听到李媛翊方才的话一般,“这本名册是我身边的侍女桂棹整理出来的。”
“上元宫变之后,宫内折损了不少的嫔妃与宫人,如今仍有梁帝曾经的低位嫔妃三十七人,宫娥两百余人,并三百名内侍。”
嫔妃、宫娥、内侍,没有什么人是很好安排的。更何况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战乱之时要回到家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内侍又与常人不同,若回到民间生活,恐怕要遭人耻笑,一生都抬不起头来。
“李六小姐从前是如何帮着明之安排城中的战俘的?”
观若望了李媛翊一眼,坦坦荡荡地同她对视着。她忽而又觉得,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回答。
她方才说了那些话,究竟是期待她回答什么呢?
回答她她不会把她当作敌人,往后对她也不会心有芥蒂,又或是她始终没法接受晏既身边有她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她放松下来,开始侃侃而谈,“从前处理城中的战俘,大多数都是清查好身份,确定其中不会有什么人的奸细之后再行安置。”
“而那些战俘又与行宫之中的不同,她们大多都是原本就居住于那座城中的,并不需要如何安排。”
“等战争过去,他们自然又会过上原本的生活,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可如何让那些亡国之妃,没有皇帝侍奉的宫人们按部就班呢?这是不可能的事。
“行宫之中的情况自然有所不同,所以我想,我们应当将她们分类之后再来安排。”
分明不过少了一个人而已,永安宫中却一下子变的空空荡荡的,也令她有莫名的失落。
不过她很快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开始专心致志地翻看起桂棹送来的那本名册,一面思考,究竟应当如何来做安排。
只是未有多久,她眼前的光亮便被人影一遮,她自然地抬起了头,语气中满是疑惑,“李六小姐?”
李媛翊站在殿门之前,踌躇着没有进来,“殷夫人。”她同她行了礼。
于是观若也站起来,“李六小姐请进来说话。”
她不知李媛翊忽而造访有何用意,只是望了一眼她身旁的侍女,看着她转身去沏茶过来。
而后引着李媛翊去一旁的长榻上坐。
李媛翊的神情仍然是很拘谨的,“殷夫人不必客气的,其实我只是漫步到此处,见花园之中有众多的玉楼琼勾,所以才想着要进来看一看。”
观若的案几之前窗户洞开,一抬头便能望见一片花海。
她淡然地笑了笑,“这些花原本是梁帝种在其他宫室里的,明之喜欢,所以便将它们尽数移植了过来。”
李媛翊也顺着观若的目光望向了那一片花海,“这个时节,太原晏家也是如此的。”
“晏家老夫人的院落之后,正座小山,漫山遍野都是玉楼琼勾,无比壮观,令人见过一次,便再难以忘记了。”
她的话出口,又出了片刻的神,才终于回过头来歉意地同观若笑了笑,“殷夫人,是我失礼了。”
观若仍然不知道她今日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便只是陪着笑了笑,继续等她说明来意。
李媛翊是聪慧之人,不会察觉不到此刻她们之间的尴尬氛围。
想了想,便道:“昨夜同伏大人谈天,他说起如今行宫之中几处宫室里还聚集着众多前朝的宫人,交由您来处置。”
“我在房中其实也是长日无聊,所以也想着来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之处。”
像是怕观若怀疑她的能力,又或者是怀疑她的居心,她又道:“我跟着将军走过几城,也帮着处理过一些杂事。”
“而我对将军之心,也早已对殷夫人剖白过。”她的爱,从来也不是占有。她在心里呐喊着这句话。
“不管您愿不愿意相信,如今见将军高兴,我便已经心满意足,不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的。”
李家女儿的教养和骄傲,也不会允许她这样做。
既然她已经莽撞地闯了进来,话又已说到这里,她索性便将心里从昨日开始没机会说的话,都对观若说出口。
“殷夫人,过往您并没有同将军在一起,我也从不曾在你与将军之事上做什么手脚,或是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如今您已经与将军终成眷属,我一直都是局外之人,也不会再妄想来到局内,做一个人人都讨厌的棒打鸳鸯之人。”
关于这一点,她可以指天发誓,用自己的性命。
“您不必将我当作对手,或是您从来也不曾将我放在眼中,无论哪一种都好。”
观若想要开口,告诉她她其实并没有这样想,她没有对她抱有什么敌意。
李媛翊却好似很怕自己会被她打断,自顾自地一直说了下去。
“我不希望因为我对将军的爱意,而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或是一些不该有的揣测。”
乱世之中,她毕竟也还要活下去,希望自己能够活的舒服一些,能够尽量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李媛翊这样冒失地闯了进来,又忽而说了这样的一番话,观若其实是觉得有些措手不及的。
相信旁人于她而言曾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经历过萧翾之事,经历过梁帝之事,她并非是能够被几句言语轻易地打动的。
真要论起来,其实李媛翊一直都是一个令她觉得有些奇怪的人。
上一次在丹阳城,她来找她的时候,也令她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一直以来都被人教导,爱是索取,是占有,是独一无二。
像梁帝,像萧翾,甚至像晏既。哪怕是她自己,她没有这样无望地,无私地奉献自己去爱一个人。
但她觉得自己或许也应该去接受旁人的不同。多一个朋友,而不是把一个无辜的人当成敌人。
她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女子的。归根到底,其实也只是她们还不够彼此了解而已。
李媛翊见观若一直没有说话,也觉自己方才的一些话或许是有不妥当之处,心生后悔之意。
正欲开口于观若道别,落荒而逃,便见观若回身,拿起了案几之上的那本册子。
她就像是没有听到李媛翊方才的话一般,“这本名册是我身边的侍女桂棹整理出来的。”
“上元宫变之后,宫内折损了不少的嫔妃与宫人,如今仍有梁帝曾经的低位嫔妃三十七人,宫娥两百余人,并三百名内侍。”
嫔妃、宫娥、内侍,没有什么人是很好安排的。更何况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战乱之时要回到家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内侍又与常人不同,若回到民间生活,恐怕要遭人耻笑,一生都抬不起头来。
“李六小姐从前是如何帮着明之安排城中的战俘的?”
观若望了李媛翊一眼,坦坦荡荡地同她对视着。她忽而又觉得,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回答。
她方才说了那些话,究竟是期待她回答什么呢?
回答她她不会把她当作敌人,往后对她也不会心有芥蒂,又或是她始终没法接受晏既身边有她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她放松下来,开始侃侃而谈,“从前处理城中的战俘,大多数都是清查好身份,确定其中不会有什么人的奸细之后再行安置。”
“而那些战俘又与行宫之中的不同,她们大多都是原本就居住于那座城中的,并不需要如何安排。”
“等战争过去,他们自然又会过上原本的生活,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可如何让那些亡国之妃,没有皇帝侍奉的宫人们按部就班呢?这是不可能的事。
“行宫之中的情况自然有所不同,所以我想,我们应当将她们分类之后再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