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00节
范小刀道:“国师太平道长?”
朱延摇了摇头,“太平道长贵为国师,但与陛下之间也是合作关系。陛下给国师府提供一切资源,让太平道成为国教,太平道长为陛下炼制长生丹药,这是一种交易,也是一种买卖。”
“那是太平公主?”
朱延笑道:“我那姑姑?比我还不省心,整日在朝中操`弄权术,父皇看在眼中,只要不惹出大乱子,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都是老朱家的,至于信任吗?呵呵……”
范小刀道:“那我就不知了。”
朱延道:“还有个人,比不得前面两个,但是也是深得陛下信任,那就是诸葛贤余。”
“诸葛大人?”
朱延道:“当年栖凤阁一案,是诸葛大人拼死挡住了宋金刚的一刀,也正是这一刀,为诸葛贤余挡出了一个前程。”
诸葛贤余曾是大内护卫,京都血夜,禁军遭到大清洗,诸葛贤余身为风字营一员,却安然无事,也与这一刀有关。别看诸葛贤余只是正四品的武职,但却有带刀入宫的权力,也正因如此,才能执掌六扇门二十多年,无论刑部的天怎么变,始终影响不到他。
不过,听说诸葛贤余与栖凤阁案有关时,范小刀也留了个心眼。
这个案子,至今疑点重重。
朱延又道:“陛下让诸葛贤余留在六扇门,其实还有一件事:一枝花的秘密。”
范小刀问,“长生丹?”
朱延摇了摇头,“不,定州城。”
定州城从大明疆域中一夜失踪,是二百年前,理宗朝三大悬案之一。
还有两件,一件是隐阳城大火,毫无征兆的一场天火,一夜之间,将隐阳城烧成了灰烬,城内八万百姓,无一活口。
另一件,则是理宗皇帝遇刺,被一柄飞剑,取掉了头颅。
由于这三个案子,前后相隔不到一个月,发生时间都在理宗皇帝执政晚年,而且至今没有定论,被称为理宗三大案。
朱延道:“父皇还是兴献王世子之时,曾见过仙人,那人告诉他,他将为九五之尊,后来也应验了,所以一直笃信仙道,而且,我们皇族留下的文献中,理宗皇帝,也就是我曾曾曾祖父,曾以刀道入陆地神仙,晚年时,他将毕生修行写成一本《大道参同契》,里面有长生的法门。只是,这本书随着理宗的驾崩,也消失不见,可是太平道长却告诉他,他曾在定州城内,见到过这本书。而他与魔教教主一枝花,是当今世上唯二去过定州城的人。”
只是,这唯二的两个人,一个是国师,深受敬仰,另一个是阶下囚,身陷囹圄。
朱延又道:“单凭一枚长生丹,就想长生不老?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六扇门与五城兵马司打架,就罢免了诸葛贤余总捕头一职,打死我也不相信。诸葛大人这一年,足迹遍及江南、南疆、西域、北周,应当是去寻什么东西,这次回来,相比有了结果。至于薛叔叔,他对父皇修行丹道一事,极为反对,但哪怕如此,父皇依旧对他深信不疑。”
相反的,对他的亲妹妹、亲儿子,他却是防范的要紧。
导致朱延今日每行一步,都十分谨慎。
本来圣典在即,朱延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连睡觉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可是却拉着范小刀在这里闲聊起来。其中不乏一些皇族机密、宫廷八卦,还有京中形势,甚至还提到了栖凤阁案,都是在有意无意的跟范小刀透露一些消息。
按理说,若是官场老手,对于这一套,很容易看清楚。
这是在交换资源。
我把一些关键信息给你了,比如皇帝最信任的人、诸葛贤余在朝中的地位等等,也有一些你感兴趣的,比如栖凤阁案,接下来,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了。范小刀不混官场,对此没什么兴趣,自然也懒得猜其目的。
聊了片刻,朱延顺口问,“对了,出行路线定了没有?我好作准备。”
为了安全起见,这次皇帝出行,十里路,一共准备了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从正阳门经前门,一路南行,也是最正统的一套路线。
另外两条,一东一西,东边是经十王府街(今王府井),从灯市口入天坛,西边则是西大街,途径定国寺。
如今京城看似繁华,实则形势严峻。
北周刺客虽已落网,但谁又能保证对方只派出一轮刺客?
此外,魔教的鬼王,还有一直想要夺回帝位的高阳王,他们的残余势力,也不容忽视,作为皇帝出行的调度衙门,登闻司对此也不敢马虎,皇帝真正的出行路线,也属于高度机密。
至于有没有其他势力隐匿其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范小刀摇了摇头,“这等机密之事,我们无权参与。”
其实,范小刀和赵行,在几次踩点之后,也给出过出行建议,中间路线,路程短,周围民房低,布防情况更好,而且马路宽阔,又有一千禁军护卫,其实是最妥当的路线。
可是,诸葛贤余也说过,陛下这次出行,正是以自身为诱饵,想要把京里京外的魑魅魍魉都弄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所以,具体选择哪一条路线,他也不清楚。
不光如此,连具体操办圣典的太子殿下,不也不清楚?
三条线路,都按最高护卫等级布防。
这种事,只有诸葛贤余和陛下商议决定。
到了最后时刻,圣心起意,决定临时改变出行路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朱延笑了笑,“也罢。其实,陛下身边有一千禁军随行,十二死士贴身护卫,届时还有太平道长这个绝世高手同行,暗中还有神机营的三千火铳,有什么可担心的?”
作为幕后总筹,这次圣典,是陛下对太子的一次考验。
不过,这次考验,却也满是不信任。
至少安防这一块,太子殿下根本参与不到其中。
不仅如此,连太平公主也无权过问。
城内的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十月初八起,城内取消宵禁。
圣典是十日举行,但从初八开始,为期三天,百姓们开始了各种庆祝活动。
游街,祈福,灯市。
长安街、天坛大街上,行人不绝。
到了初九,甚至有人早早到天坛外大街上等候。
届时,天子车队,会从此处经过,进入天坛,率领百官祭祀,独自登楼祭天,点燃长生灯。
百姓们可以在天坛外观礼。
若是挑个好点的位置,甚至能看到长生塔顶层。
这可是百姓距离这位天下权力最高的人最近的一次,天气好的话,甚至能一睹龙颜!
只是相隔几百多丈,从下望去,也只是依稀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
其实,上面站个人和站条狗,并没什么区别。
可是百姓并不是如此想。
所以,为了一个好的位置,很多百姓早就守候在这里。
当然,里面也混入了不少朝廷的官兵。
他们都是神机营的官兵。
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会第一时间出手。
然后等到大部队支援。
这些都是机动反应人员。
范小刀、赵行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暗中苦笑,看来还是低估了百姓对于皇权的崇拜力,这些百姓的存在,无意给安防工作造成了额外的负担,不过,这也正是圣典的一部分。
登塔祭天。
接受百官朝拜,接受万邦来朝,接受百姓顶礼膜拜。
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目的吗?
难怪这么多人,想当皇帝!
第421章 特殊安排
十月初八夜,诸葛贤余被请到皇宫中,商议了一夜。
初九日一早,诸葛贤余回到六扇门时,已是满脸疲倦,他一夜未睡,稍微梳洗一番,又召开了全体六扇门会议,对即将到来的陛下寿典进行安排和部署。这场寿典,从去年已定下,是近年来的头等大事,无论是皇室还是各大衙门,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圣典作准备。
登闻司负责这次出行的安全调度,统筹禁军、神机营、东厂、六扇门、兵马司等各衙门,所以除了太子之外,他算是最忙的人之一。昨夜宫廷会议一结束,他便马不停蹄回到六扇门,传达会议精神。
一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行程、出行路线、祭天大典等,几乎安排到了极致,甚至每一步踏在哪里,都有讲究,陛下在路上见到的每个人、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二是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这一块是重中之重,也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如今,朝廷、军方、内廷几个部门联手,早已将京城中的人筛过了一遍又一遍,排除掉一切不稳定因素,由六扇门下辖的登闻司居中调度,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皇族的事无小事,最近皇宫中发生了几起泄密事故,宫里的闭门议事的内容,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佐料,这让陛下大发雷霆,所以这次圣典,所有人都要把嘴巴管住,以免有心之人,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嗅到不寻常的信息。
传达完毕,诸葛贤余在登闻司成立了指挥部,禁军、东厂、神机营、兵马司都安排人进入行动中心,确保各项行动命令能及时准确快速的下达。七大提司,也都临时借调到中心,将各项工作一一安排后,又举行了誓师大会。
会上,范小刀、赵行并没有安排任务。
会后,两人被诸葛贤余留下。
诸葛贤余道:“六扇门之中,你俩人武功最高,应变能力又强,所以我给你们另派了任务。”
这次圣典,重视度极高,作为六扇门中的后起之秀,肯定不会让二人闲着。只是,有些话,不方便在会上说,所以单独留下二人。
赵行道:“大人请吩咐。”
诸葛贤余道:“这次圣典,成立了应急处理小组,由你们二人组成,直接听命于我,向陛下负责。之前,给你们登闻令,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范小刀问,“这个应急小组,又需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又都要做。”
这句话相当于没说,不过,太子殿下说过,诸葛贤余是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如此安排,必然有深意,于是问:“大人能不能明示?”
诸葛贤余道:“如果不出事,什么事都不必做。如果出了事,无论哪个环节,都要你们出手。所以,无论出行,还是祭天大典、还是皇宫夜宴,都要你们全程跟随,以应付突发情况。”
赵行道:“安排如此缜密,还会有突发?”
诸葛贤余道:“没有突发情况,这次岂不白出行了?”
赵行见他意有所指,恍然道:“我明白了。”
诸葛贤余看中的是二人的武功、胆谋,两人办案追凶,不会受制于制度的条条框框,所以物尽其用,来做应急处理,再为合适不过。“现在京城中局势不明朗,明里暗里,都暗中较量,这段时间,已经处理掉了几个想要在圣典上搞破坏的阴谋,但是有些事,终究是防不胜防,明面上的布置,自然有人去做,但是暗中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具体权责呢?”
诸葛贤余道:“只要有危及陛下安全的事,你们可以持登闻令,先斩后奏。”
这登闻令的权限,有点大啊?
朱延摇了摇头,“太平道长贵为国师,但与陛下之间也是合作关系。陛下给国师府提供一切资源,让太平道成为国教,太平道长为陛下炼制长生丹药,这是一种交易,也是一种买卖。”
“那是太平公主?”
朱延笑道:“我那姑姑?比我还不省心,整日在朝中操`弄权术,父皇看在眼中,只要不惹出大乱子,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都是老朱家的,至于信任吗?呵呵……”
范小刀道:“那我就不知了。”
朱延道:“还有个人,比不得前面两个,但是也是深得陛下信任,那就是诸葛贤余。”
“诸葛大人?”
朱延道:“当年栖凤阁一案,是诸葛大人拼死挡住了宋金刚的一刀,也正是这一刀,为诸葛贤余挡出了一个前程。”
诸葛贤余曾是大内护卫,京都血夜,禁军遭到大清洗,诸葛贤余身为风字营一员,却安然无事,也与这一刀有关。别看诸葛贤余只是正四品的武职,但却有带刀入宫的权力,也正因如此,才能执掌六扇门二十多年,无论刑部的天怎么变,始终影响不到他。
不过,听说诸葛贤余与栖凤阁案有关时,范小刀也留了个心眼。
这个案子,至今疑点重重。
朱延又道:“陛下让诸葛贤余留在六扇门,其实还有一件事:一枝花的秘密。”
范小刀问,“长生丹?”
朱延摇了摇头,“不,定州城。”
定州城从大明疆域中一夜失踪,是二百年前,理宗朝三大悬案之一。
还有两件,一件是隐阳城大火,毫无征兆的一场天火,一夜之间,将隐阳城烧成了灰烬,城内八万百姓,无一活口。
另一件,则是理宗皇帝遇刺,被一柄飞剑,取掉了头颅。
由于这三个案子,前后相隔不到一个月,发生时间都在理宗皇帝执政晚年,而且至今没有定论,被称为理宗三大案。
朱延道:“父皇还是兴献王世子之时,曾见过仙人,那人告诉他,他将为九五之尊,后来也应验了,所以一直笃信仙道,而且,我们皇族留下的文献中,理宗皇帝,也就是我曾曾曾祖父,曾以刀道入陆地神仙,晚年时,他将毕生修行写成一本《大道参同契》,里面有长生的法门。只是,这本书随着理宗的驾崩,也消失不见,可是太平道长却告诉他,他曾在定州城内,见到过这本书。而他与魔教教主一枝花,是当今世上唯二去过定州城的人。”
只是,这唯二的两个人,一个是国师,深受敬仰,另一个是阶下囚,身陷囹圄。
朱延又道:“单凭一枚长生丹,就想长生不老?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六扇门与五城兵马司打架,就罢免了诸葛贤余总捕头一职,打死我也不相信。诸葛大人这一年,足迹遍及江南、南疆、西域、北周,应当是去寻什么东西,这次回来,相比有了结果。至于薛叔叔,他对父皇修行丹道一事,极为反对,但哪怕如此,父皇依旧对他深信不疑。”
相反的,对他的亲妹妹、亲儿子,他却是防范的要紧。
导致朱延今日每行一步,都十分谨慎。
本来圣典在即,朱延每日忙得不可开交,连睡觉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可是却拉着范小刀在这里闲聊起来。其中不乏一些皇族机密、宫廷八卦,还有京中形势,甚至还提到了栖凤阁案,都是在有意无意的跟范小刀透露一些消息。
按理说,若是官场老手,对于这一套,很容易看清楚。
这是在交换资源。
我把一些关键信息给你了,比如皇帝最信任的人、诸葛贤余在朝中的地位等等,也有一些你感兴趣的,比如栖凤阁案,接下来,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了。范小刀不混官场,对此没什么兴趣,自然也懒得猜其目的。
聊了片刻,朱延顺口问,“对了,出行路线定了没有?我好作准备。”
为了安全起见,这次皇帝出行,十里路,一共准备了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从正阳门经前门,一路南行,也是最正统的一套路线。
另外两条,一东一西,东边是经十王府街(今王府井),从灯市口入天坛,西边则是西大街,途径定国寺。
如今京城看似繁华,实则形势严峻。
北周刺客虽已落网,但谁又能保证对方只派出一轮刺客?
此外,魔教的鬼王,还有一直想要夺回帝位的高阳王,他们的残余势力,也不容忽视,作为皇帝出行的调度衙门,登闻司对此也不敢马虎,皇帝真正的出行路线,也属于高度机密。
至于有没有其他势力隐匿其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范小刀摇了摇头,“这等机密之事,我们无权参与。”
其实,范小刀和赵行,在几次踩点之后,也给出过出行建议,中间路线,路程短,周围民房低,布防情况更好,而且马路宽阔,又有一千禁军护卫,其实是最妥当的路线。
可是,诸葛贤余也说过,陛下这次出行,正是以自身为诱饵,想要把京里京外的魑魅魍魉都弄出来,然后一网打尽。
所以,具体选择哪一条路线,他也不清楚。
不光如此,连具体操办圣典的太子殿下,不也不清楚?
三条线路,都按最高护卫等级布防。
这种事,只有诸葛贤余和陛下商议决定。
到了最后时刻,圣心起意,决定临时改变出行路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朱延笑了笑,“也罢。其实,陛下身边有一千禁军随行,十二死士贴身护卫,届时还有太平道长这个绝世高手同行,暗中还有神机营的三千火铳,有什么可担心的?”
作为幕后总筹,这次圣典,是陛下对太子的一次考验。
不过,这次考验,却也满是不信任。
至少安防这一块,太子殿下根本参与不到其中。
不仅如此,连太平公主也无权过问。
城内的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十月初八起,城内取消宵禁。
圣典是十日举行,但从初八开始,为期三天,百姓们开始了各种庆祝活动。
游街,祈福,灯市。
长安街、天坛大街上,行人不绝。
到了初九,甚至有人早早到天坛外大街上等候。
届时,天子车队,会从此处经过,进入天坛,率领百官祭祀,独自登楼祭天,点燃长生灯。
百姓们可以在天坛外观礼。
若是挑个好点的位置,甚至能看到长生塔顶层。
这可是百姓距离这位天下权力最高的人最近的一次,天气好的话,甚至能一睹龙颜!
只是相隔几百多丈,从下望去,也只是依稀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
其实,上面站个人和站条狗,并没什么区别。
可是百姓并不是如此想。
所以,为了一个好的位置,很多百姓早就守候在这里。
当然,里面也混入了不少朝廷的官兵。
他们都是神机营的官兵。
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会第一时间出手。
然后等到大部队支援。
这些都是机动反应人员。
范小刀、赵行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暗中苦笑,看来还是低估了百姓对于皇权的崇拜力,这些百姓的存在,无意给安防工作造成了额外的负担,不过,这也正是圣典的一部分。
登塔祭天。
接受百官朝拜,接受万邦来朝,接受百姓顶礼膜拜。
这不正是他想要的目的吗?
难怪这么多人,想当皇帝!
第421章 特殊安排
十月初八夜,诸葛贤余被请到皇宫中,商议了一夜。
初九日一早,诸葛贤余回到六扇门时,已是满脸疲倦,他一夜未睡,稍微梳洗一番,又召开了全体六扇门会议,对即将到来的陛下寿典进行安排和部署。这场寿典,从去年已定下,是近年来的头等大事,无论是皇室还是各大衙门,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圣典作准备。
登闻司负责这次出行的安全调度,统筹禁军、神机营、东厂、六扇门、兵马司等各衙门,所以除了太子之外,他算是最忙的人之一。昨夜宫廷会议一结束,他便马不停蹄回到六扇门,传达会议精神。
一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行程、出行路线、祭天大典等,几乎安排到了极致,甚至每一步踏在哪里,都有讲究,陛下在路上见到的每个人、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二是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这一块是重中之重,也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如今,朝廷、军方、内廷几个部门联手,早已将京城中的人筛过了一遍又一遍,排除掉一切不稳定因素,由六扇门下辖的登闻司居中调度,并负责应急处理工作。
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皇族的事无小事,最近皇宫中发生了几起泄密事故,宫里的闭门议事的内容,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佐料,这让陛下大发雷霆,所以这次圣典,所有人都要把嘴巴管住,以免有心之人,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嗅到不寻常的信息。
传达完毕,诸葛贤余在登闻司成立了指挥部,禁军、东厂、神机营、兵马司都安排人进入行动中心,确保各项行动命令能及时准确快速的下达。七大提司,也都临时借调到中心,将各项工作一一安排后,又举行了誓师大会。
会上,范小刀、赵行并没有安排任务。
会后,两人被诸葛贤余留下。
诸葛贤余道:“六扇门之中,你俩人武功最高,应变能力又强,所以我给你们另派了任务。”
这次圣典,重视度极高,作为六扇门中的后起之秀,肯定不会让二人闲着。只是,有些话,不方便在会上说,所以单独留下二人。
赵行道:“大人请吩咐。”
诸葛贤余道:“这次圣典,成立了应急处理小组,由你们二人组成,直接听命于我,向陛下负责。之前,给你们登闻令,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范小刀问,“这个应急小组,又需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又都要做。”
这句话相当于没说,不过,太子殿下说过,诸葛贤余是陛下身边最信任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如此安排,必然有深意,于是问:“大人能不能明示?”
诸葛贤余道:“如果不出事,什么事都不必做。如果出了事,无论哪个环节,都要你们出手。所以,无论出行,还是祭天大典、还是皇宫夜宴,都要你们全程跟随,以应付突发情况。”
赵行道:“安排如此缜密,还会有突发?”
诸葛贤余道:“没有突发情况,这次岂不白出行了?”
赵行见他意有所指,恍然道:“我明白了。”
诸葛贤余看中的是二人的武功、胆谋,两人办案追凶,不会受制于制度的条条框框,所以物尽其用,来做应急处理,再为合适不过。“现在京城中局势不明朗,明里暗里,都暗中较量,这段时间,已经处理掉了几个想要在圣典上搞破坏的阴谋,但是有些事,终究是防不胜防,明面上的布置,自然有人去做,但是暗中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具体权责呢?”
诸葛贤余道:“只要有危及陛下安全的事,你们可以持登闻令,先斩后奏。”
这登闻令的权限,有点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