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 第259节
但闻燮知道,他敢下令,骆乔就敢动手。
她在这宫中杀个七进七出易如反掌,且无人敢置喙她大不敬。
闻燮都可以想象得到,朝臣们只会以她是功臣,请他息怒。
闻燮能怎么办,只能自己息怒,重新坐回御座,沉声问:“朕给闻敬封王,能有什么好处?”
骆乔反问:“您不给五皇子封王,有什么好处吗?”
闻燮一噎。
骆乔再问:“南康王是陛下您中意的继承人吗?”
闻燮怒道:“闻敬从来不得朕之欢心。”
“恕臣直言,既然三位皇子都不是您中意的,谁是下一任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骆乔道:“只要您在,您就是皇帝,您该多想想自己。”
“放肆!”闻燮斥。
骆乔看着皇帝,但笑不语。
仿佛在说“您就是个自私的人,何必装呢”。
闻燮恼怒道:“朕是皇帝,你们有把朕当做皇帝吗?现在有席荣,今后有你,全天下没有哪个皇帝比朕更窝囊!”
看得出来,闻燮是破防了,都能说出自己窝囊的话来。
骆乔微笑地说:“但您将会是一统天下的皇帝,千秋功绩,永载史册,这不好吗?”
闻燮此生两大弱点,一曰要权,二曰要名。
一直都席荣、柳光庭等人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骆乔也学到了。
骆乔的这句话,说不让闻燮心动是假的,可是……
“你说得这么好听,说这么多,还不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好战的私欲。”闻燮道。
“臣不否认臣好战,臣一直都是‘以武止戈’的拥护者,”骆乔说:“只有天下一统,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将蛮族赶出去,这中原大地是我汉家之土。”
“说得好听。”闻燮咕哝了一句。
说不被骆乔的话打动是骗人的,哪个皇帝能没点儿开疆拓土的野望,尤其是在已经开疆拓土的情况下,一统天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闻燮想起曹邑说过的话:“席司徒、柳侍中等人都已到古稀之年,陛下却还年富力强。”
曹邑这是安慰他,实在不行就比谁活得长。
可……
面前的骁骑将军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要比活得长他这个五十几的人还能比得过?
不对,将来要烦恼的人恐怕不会是他了。
闻燮心思如电转,隐隐有了决定。
骆乔察觉,便再推一把,问道:“陛下,不知楼钦一家在建康过得如何?臣遣人送他们一家来建康前答应过,要保他们一家在建□□活无忧,臣断不能食言。”
闻燮眉间无意识地蹙紧,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看就知道了。朕是虐待降臣之人么?!”
“陛下雅量,臣没有不放心的。”骆乔道。
在从巨鹿郡出发的前一夜,姐弟二人商量此次建康的行程,骆意就说过:“观这两年皇帝种种举动,似乎是对霍协之死有想法。”
直接说就是,宋国的皇帝被东魏皇帝的死刺激到了。
以霍协对东魏朝堂的掌控,都被臣下害得差点儿绝了种,最后被灭了国。
闻燮对自己硬刚臣下可没有信心。
有意无意的,闻燮在朝堂上畏缩了不少,面对席荣等人对宋国的决策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发表意见甚至强行干涉了。
不知席司徒是不是察觉到了这一点,作风比以前更强硬了,尤其是对待北征之事上,朝堂上几乎是席荣的一言堂,骆乔要钱要粮要兵,一个字——给。
皇帝此等做派是真的被刺激了还是故意迷惑众人,但无妨,就算是故意为之,他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
骆乔在皇帝面前提起楼钦,就是明摆着的试探,且还要告诉皇帝——我就是在试探你。
席司徒年纪大了,在朝堂上还能几年,总有要致仕的一天。
在此之前,骆乔想把建康京最大的不利因素排除掉,可别她为了天下一统出生入死,后面一堆人扯后腿。
就算不能完全排除,也得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稳定住皇帝躁动的心是其一,把所有王子皇孙赶去封邑是其一。
这些王子皇孙们去了封邑还不能干吃白饭,只会趴在封邑上吸血,还得干点儿实事才行。
闻敬的封邑就是骆乔向皇帝提议的。
“合浦郡产良马,岭南异果奇珍众多,但岭南士氏家族势大,朝廷政令多不通达,长此以往,焉知不会变成又一个齐国。”
齐国皇室当初也只是西南一个土著部落,壮大之后把宋国的益州、黔中给抢占了去。
朝廷前后派遣过不少官员经略岭南,要不就铩羽而归,要不就被当地士氏收买拉拢,还有不明不白死在广信城的。
闻燮深思熟虑,并宣召户部侍郎和舆图,仔细看过岭南的地形,又听了户部侍郎细说后,决定采纳骆乔的建议。
闻敬不是野心勃勃盯着他屁股下面的这张椅子么,那就让他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倘若一个岭南都搞不定,还好意思觊觎皇位?
皇帝是真被说动对一统天下向往,还是缓兵之计,对骆乔使出障眼法。
总归,她此行的目的是达到了。
骆鸣雁已经派人去彭城郡收拾王府,建康京的王府里已是大包小包,此一走,不知何时才会回了。
五月初,东海王闻旭最先出发,他去宫中叩别父皇,请求父皇同意自己接母妃去封邑上尽孝,皇帝同意了,后父子二人相对无言,闻旭嘴角动了动,到底没说出什么话来,他清楚,这一面应该是他们父子的最后一面了。
紧接着,彭城王也收拾妥当,闻瑾独自一人进宫叩别祖父,闻燮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的长孙,最终只说了一句:“去看看你的祖母。”
张珍看着小小的孙子朝自己行礼叩首,口中说着请祖母保重的话,眼眶湿润了,最终没再克制自己,把小小的孩子抱进怀里,嘱咐他照顾好他的母亲照顾好他自己。
她无能,只能帮儿孙这么些了。
端午之后,艳阳高照,骆乔和骆意在菰首桥折柳送别骆鸣雁。
“等你再回来。”骆乔说。
“会有这一天。”骆鸣雁笑。
马车辚辚往北走,骆鸣雁回首看着建康京高大的城门,这是她第二次这样回头看着。
第269章
宋元嘉三十三年, 东魏覆灭,魏土三分。
北边刘行谨占据幽州。
南边宋国将相州全境、定州半数沃土收入囊中。
西边嵇充把常山郡划拉到自己口袋里。
之后瀛、平、营、安、燕五州,
营州、安州因地势之利被刘行谨收入囊中,
平州投向宋国,
燕州都尉想效仿刘行谨做一方诸侯,被刘行谨和嵇充联手干掉, 燕州以平原君为界, 东归刘行谨, 西归嵇充。
最后只剩夹在三方中间的瀛州,因为庇护了连夜逃跑来的于坚,现在瑟瑟发抖。
瀛州都尉握着于坚这份投名状不知道该投向哪方, 于坚势单力孤却不愿认命, 想干掉瀛州都尉占了地盘东山再起。
这其他人还没对他们怎么样呢,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
瀛州都尉也是真的够废, 于坚身边算上亲兵护卫统共才十七人,他手握一州居然还跟于坚打得难分上下, 瀛州不少官吏都倒向于坚去了。
好的,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瀛州都尉干脆掀桌, 派人拿上瀛州的兵符跑去许昌投靠骆乔。
骆乔那会儿人还在建康, 席瞮去见了瀛州来人, 拿到瀛州兵符,当机立断送信到邺城,与相州一起出兵, 生擒于坚, 占领了瀛州。
东魏与霍姓皇室就此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
夏至日,黄河以北忽起北风, 长安京盛夏落冰,紧接着大雨不休。
天现异象,人心惶惶。
有人道,这是君王失道,上天降罚。
说的就是西魏皇帝穆泰行事越发荒唐,尤其在帝师嵇合病逝后,无人能劝谏得了他,但凡朝中有他不爱听的声音,他就把说话的人杀了。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没有问题了。
西魏朝堂上一片歌功颂德。
未央宫里歌舞升平,穆泰日夜与美人寻欢作乐,哪怕是弟媳或是臣妻,只要是他看中了就都要抢过来。
沉溺在温柔乡里,哪管外头的百姓先是被冰雹毁屋,再又是大雨淹田,淹完半月又干旱无雨。
西魏朝堂并非都是些佞臣,也有直臣、贤臣,为百姓奔走的良臣。
只是帝师嵇合去世后,这些人在朝中的声音变得微弱起来,他们对皇帝颇多怨言,其中之一就是帝师的丧事办得草草下葬得匆忙,帝师仅剩的儿子都没来得及奔丧回来。
帝师一生为皇帝为朝廷殚精竭虑,两个儿子死在战场上,一个送去敌国潜伏打探情报九死一生才得以回来,皇帝竟连哀荣都不给帝师。
难道帝师生前皇帝对其的尊敬都是假的么,还是帝师握有皇帝的把柄让其不得不听从?
这些猜测自然不会问到穆泰跟前去,万一惹恼了他如今可没有人能拦住他发狂了。
穆泰不知他的臣下如何想他,嵇合的葬礼办得潦草,其实是嵇合自己的意思,他在最后写给皇帝的奏表里请求皇帝尽快让他下葬。
嵇充没有回来奔丧,也是嵇合的意思。
他自知时日无多,生命的最后终究是自私了一把,将儿子安排去了外头领兵,在嵇充临行前叮嘱他,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回长安了。
嵇合太了解穆泰是什么样的人了,没有了他的约束,这个国家迟早要被穆泰玩完,何况外头还有虎狼盯着。
她在这宫中杀个七进七出易如反掌,且无人敢置喙她大不敬。
闻燮都可以想象得到,朝臣们只会以她是功臣,请他息怒。
闻燮能怎么办,只能自己息怒,重新坐回御座,沉声问:“朕给闻敬封王,能有什么好处?”
骆乔反问:“您不给五皇子封王,有什么好处吗?”
闻燮一噎。
骆乔再问:“南康王是陛下您中意的继承人吗?”
闻燮怒道:“闻敬从来不得朕之欢心。”
“恕臣直言,既然三位皇子都不是您中意的,谁是下一任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骆乔道:“只要您在,您就是皇帝,您该多想想自己。”
“放肆!”闻燮斥。
骆乔看着皇帝,但笑不语。
仿佛在说“您就是个自私的人,何必装呢”。
闻燮恼怒道:“朕是皇帝,你们有把朕当做皇帝吗?现在有席荣,今后有你,全天下没有哪个皇帝比朕更窝囊!”
看得出来,闻燮是破防了,都能说出自己窝囊的话来。
骆乔微笑地说:“但您将会是一统天下的皇帝,千秋功绩,永载史册,这不好吗?”
闻燮此生两大弱点,一曰要权,二曰要名。
一直都席荣、柳光庭等人拿捏得死死的。
现在骆乔也学到了。
骆乔的这句话,说不让闻燮心动是假的,可是……
“你说得这么好听,说这么多,还不是为了满足你自己好战的私欲。”闻燮道。
“臣不否认臣好战,臣一直都是‘以武止戈’的拥护者,”骆乔说:“只有天下一统,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将蛮族赶出去,这中原大地是我汉家之土。”
“说得好听。”闻燮咕哝了一句。
说不被骆乔的话打动是骗人的,哪个皇帝能没点儿开疆拓土的野望,尤其是在已经开疆拓土的情况下,一统天下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闻燮想起曹邑说过的话:“席司徒、柳侍中等人都已到古稀之年,陛下却还年富力强。”
曹邑这是安慰他,实在不行就比谁活得长。
可……
面前的骁骑将军才二十出头,风华正茂,要比活得长他这个五十几的人还能比得过?
不对,将来要烦恼的人恐怕不会是他了。
闻燮心思如电转,隐隐有了决定。
骆乔察觉,便再推一把,问道:“陛下,不知楼钦一家在建康过得如何?臣遣人送他们一家来建康前答应过,要保他们一家在建□□活无忧,臣断不能食言。”
闻燮眉间无意识地蹙紧,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看就知道了。朕是虐待降臣之人么?!”
“陛下雅量,臣没有不放心的。”骆乔道。
在从巨鹿郡出发的前一夜,姐弟二人商量此次建康的行程,骆意就说过:“观这两年皇帝种种举动,似乎是对霍协之死有想法。”
直接说就是,宋国的皇帝被东魏皇帝的死刺激到了。
以霍协对东魏朝堂的掌控,都被臣下害得差点儿绝了种,最后被灭了国。
闻燮对自己硬刚臣下可没有信心。
有意无意的,闻燮在朝堂上畏缩了不少,面对席荣等人对宋国的决策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发表意见甚至强行干涉了。
不知席司徒是不是察觉到了这一点,作风比以前更强硬了,尤其是对待北征之事上,朝堂上几乎是席荣的一言堂,骆乔要钱要粮要兵,一个字——给。
皇帝此等做派是真的被刺激了还是故意迷惑众人,但无妨,就算是故意为之,他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
骆乔在皇帝面前提起楼钦,就是明摆着的试探,且还要告诉皇帝——我就是在试探你。
席司徒年纪大了,在朝堂上还能几年,总有要致仕的一天。
在此之前,骆乔想把建康京最大的不利因素排除掉,可别她为了天下一统出生入死,后面一堆人扯后腿。
就算不能完全排除,也得叫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稳定住皇帝躁动的心是其一,把所有王子皇孙赶去封邑是其一。
这些王子皇孙们去了封邑还不能干吃白饭,只会趴在封邑上吸血,还得干点儿实事才行。
闻敬的封邑就是骆乔向皇帝提议的。
“合浦郡产良马,岭南异果奇珍众多,但岭南士氏家族势大,朝廷政令多不通达,长此以往,焉知不会变成又一个齐国。”
齐国皇室当初也只是西南一个土著部落,壮大之后把宋国的益州、黔中给抢占了去。
朝廷前后派遣过不少官员经略岭南,要不就铩羽而归,要不就被当地士氏收买拉拢,还有不明不白死在广信城的。
闻燮深思熟虑,并宣召户部侍郎和舆图,仔细看过岭南的地形,又听了户部侍郎细说后,决定采纳骆乔的建议。
闻敬不是野心勃勃盯着他屁股下面的这张椅子么,那就让他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倘若一个岭南都搞不定,还好意思觊觎皇位?
皇帝是真被说动对一统天下向往,还是缓兵之计,对骆乔使出障眼法。
总归,她此行的目的是达到了。
骆鸣雁已经派人去彭城郡收拾王府,建康京的王府里已是大包小包,此一走,不知何时才会回了。
五月初,东海王闻旭最先出发,他去宫中叩别父皇,请求父皇同意自己接母妃去封邑上尽孝,皇帝同意了,后父子二人相对无言,闻旭嘴角动了动,到底没说出什么话来,他清楚,这一面应该是他们父子的最后一面了。
紧接着,彭城王也收拾妥当,闻瑾独自一人进宫叩别祖父,闻燮心情复杂地看着自己的长孙,最终只说了一句:“去看看你的祖母。”
张珍看着小小的孙子朝自己行礼叩首,口中说着请祖母保重的话,眼眶湿润了,最终没再克制自己,把小小的孩子抱进怀里,嘱咐他照顾好他的母亲照顾好他自己。
她无能,只能帮儿孙这么些了。
端午之后,艳阳高照,骆乔和骆意在菰首桥折柳送别骆鸣雁。
“等你再回来。”骆乔说。
“会有这一天。”骆鸣雁笑。
马车辚辚往北走,骆鸣雁回首看着建康京高大的城门,这是她第二次这样回头看着。
第269章
宋元嘉三十三年, 东魏覆灭,魏土三分。
北边刘行谨占据幽州。
南边宋国将相州全境、定州半数沃土收入囊中。
西边嵇充把常山郡划拉到自己口袋里。
之后瀛、平、营、安、燕五州,
营州、安州因地势之利被刘行谨收入囊中,
平州投向宋国,
燕州都尉想效仿刘行谨做一方诸侯,被刘行谨和嵇充联手干掉, 燕州以平原君为界, 东归刘行谨, 西归嵇充。
最后只剩夹在三方中间的瀛州,因为庇护了连夜逃跑来的于坚,现在瑟瑟发抖。
瀛州都尉握着于坚这份投名状不知道该投向哪方, 于坚势单力孤却不愿认命, 想干掉瀛州都尉占了地盘东山再起。
这其他人还没对他们怎么样呢,他们自己先打起来了。
瀛州都尉也是真的够废, 于坚身边算上亲兵护卫统共才十七人,他手握一州居然还跟于坚打得难分上下, 瀛州不少官吏都倒向于坚去了。
好的,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瀛州都尉干脆掀桌, 派人拿上瀛州的兵符跑去许昌投靠骆乔。
骆乔那会儿人还在建康, 席瞮去见了瀛州来人, 拿到瀛州兵符,当机立断送信到邺城,与相州一起出兵, 生擒于坚, 占领了瀛州。
东魏与霍姓皇室就此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去。
夏至日,黄河以北忽起北风, 长安京盛夏落冰,紧接着大雨不休。
天现异象,人心惶惶。
有人道,这是君王失道,上天降罚。
说的就是西魏皇帝穆泰行事越发荒唐,尤其在帝师嵇合病逝后,无人能劝谏得了他,但凡朝中有他不爱听的声音,他就把说话的人杀了。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就没有问题了。
西魏朝堂上一片歌功颂德。
未央宫里歌舞升平,穆泰日夜与美人寻欢作乐,哪怕是弟媳或是臣妻,只要是他看中了就都要抢过来。
沉溺在温柔乡里,哪管外头的百姓先是被冰雹毁屋,再又是大雨淹田,淹完半月又干旱无雨。
西魏朝堂并非都是些佞臣,也有直臣、贤臣,为百姓奔走的良臣。
只是帝师嵇合去世后,这些人在朝中的声音变得微弱起来,他们对皇帝颇多怨言,其中之一就是帝师的丧事办得草草下葬得匆忙,帝师仅剩的儿子都没来得及奔丧回来。
帝师一生为皇帝为朝廷殚精竭虑,两个儿子死在战场上,一个送去敌国潜伏打探情报九死一生才得以回来,皇帝竟连哀荣都不给帝师。
难道帝师生前皇帝对其的尊敬都是假的么,还是帝师握有皇帝的把柄让其不得不听从?
这些猜测自然不会问到穆泰跟前去,万一惹恼了他如今可没有人能拦住他发狂了。
穆泰不知他的臣下如何想他,嵇合的葬礼办得潦草,其实是嵇合自己的意思,他在最后写给皇帝的奏表里请求皇帝尽快让他下葬。
嵇充没有回来奔丧,也是嵇合的意思。
他自知时日无多,生命的最后终究是自私了一把,将儿子安排去了外头领兵,在嵇充临行前叮嘱他,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回长安了。
嵇合太了解穆泰是什么样的人了,没有了他的约束,这个国家迟早要被穆泰玩完,何况外头还有虎狼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