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拓船队之所以在泻湖下锚,就是为了等待元斗号的到来。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前,元斗号就奉命来到了南沙海域开展测绘行动。
  今天双方汇合后,元斗号很快驻泊在了船队旗舰附近。接下来,就有小船载着从绳梯上爬下来的几个人影,登上了元斗号。
  在这之后,船队先是对元斗号展开了一轮补给。各船随后都派出小船,吊装物资,来回穿梭运输。
  待到傍晚时分,接到命令的各队长又集结到旗舰甲板上开情况通报会。
  最终,开会回来的吴三爷告诉大伙:前路已明,明日开拔。
  第二日一早,随着一声号炮响起,船队拔锚。
  这次开拔后,司令沙正明下令集体调整到3节低速。所有船只排成一列纵队,由元斗号做为领航员,一头扎进了南沙深处。
  一路上纵队缓慢跟在元斗号后方,谨慎绕过各种危险区,时不时还要停下来修整,测量航路。
  有了元斗号事先探测好的大致路线,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波折。超越时代的先进科技提供了保证,船队得以躲过了无数暗礁和暗滩。
  就这样小心驾驶,不到500公里的海程,硬生生又走了5天。直到11月10日,开拓船队才穿过了后世人们耳熟的南沙群岛,望见了地平线上那一条黄绿色的陆地色带。
  即便在后世,临近赤道湿热带的巴拉望岛,也是南亚原始生态保存最好的岛屿。更何况现在是十七世纪。船队最终到达的岛屿西段,完全是一片原始热带风貌。
  这种热带密林地形,旅游起来是极好的。然而此刻在船队中拥有望远镜的人眼中,这里不折不扣就是地狱了——密密麻麻的原始热带植物占据了岛屿上的每一寸土地,密度远远超过了大家之前待过的越南海岸。
  一想到未来要在这种环境下开辟种植园和矿场,此刻待在船队中的穿越者,无不头皮发麻。
  第637节 箭
  被后世称为巴拉望岛的郑和岛,地势狭长。它像条扁担般斜斜卧在南海,东西长度达到了600公里,南北最宽处却只有40公里。
  郑和岛这根扁担的左右两端,连接着后世的菲律宾和文莱。
  大燕国这次之所以选择郑和岛插旗,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在岛的南部,有着丰富的镍铬矿区。
  在后世,郑和岛上的矿山,高中低品味的镍铁矿都有出货,外加丰富的铬铁矿,产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国。
  此地的出货量占据了菲律宾镍矿年出货量的16%,是该国三大镍矿区之一。
  ……
  郑和岛南部,位于尾端的一处无名港湾,开拓船队静悄悄停泊在这里。
  距离海岸最近的元斗号甲板,一群人用三脚架上的望远镜,轮流观察着被热带植物覆盖的海岸。
  负责本次登陆的开拓军司令王博,前脚用望远镜看完,又俯身爬在桌上翻起了地图。
  地图品种不少。不但有后世带来的,各种比例的高精度数码彩图,还有之前元斗号跑来勘探时,用无人机遥感测控的十七世纪实时地形图。
  然而研究了半天,一直皱着眉头的王博,还是提出了额外要求:“和咱们那时候区别还是比较大啊。这样,先带我们绕过去看看吧,看看情况。”
  一旁站着的勘探队长潘明忠,闻言无所谓地耸耸肩膀:“随便吧,你王司令说绕,那就绕。”
  元斗号临时船长/勘探队队长潘明忠,是穿越众早期的初代勘探队长。事实上在两年前,老潘就已经“卸甲归田”,坐了办公室,担任内阁环境部长,身居高位了。
  这一次要不是任务重要,需要有经验的老手主持,他也不会临时出山,跑到遥远的南海重操旧业。
  王博的要求很合理,但是刚才潘明忠的话头,终归是能听出一丝不爽。
  原因说来话长。
  之前元斗号来郑和岛南部侦测时,其实已经挑选出了最适合设置登陆点的位置——就在船队现在停泊的这处无名海湾。
  从安全角度来说,此地两侧深入海岸的山岬,能极好地阻挡海洋风暴,是一处天然的优良港湾。
  从生产角度来说,后世岛上的几处大型镍铬矿山,其中有一处就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这还不算资料中查不到的一些小矿藏,也许就在附近。
  另外,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还有几处山脊下的小山谷。
  这几处小山谷都附和农业部门的要求:一开始的橡胶树苗,农业部门希望能安置在遮风挡雨的区域。
  综合以上几处条件,事先过来侦测的元斗号,当时就确定了无名海湾做为建立桥头堡的最佳地点。之后和船队汇合,元斗号第一时间将船队引领到了此地。
  可惜的是,王司令今天到地头观察了一通后,最终还是打算“绕过去看看”。
  这个绕,就等于隐晦地给潘明忠选择的登陆点投了不信任票,这种作法肯定令老潘有点不爽。
  可是王博才是登陆负责人,未来登陆的也是人家手底下的兵,最终登陆点的的决定权还是在王博手上。
  而且,即便是公开场面,王博的要求也没半点毛病:初到一地,多看看总是没错的。
  所以尽管老潘有点腹诽,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命令元斗号锅炉升压,掉头出海。
  船队现在的位置在郑和岛南部。所谓的“绕过去看看”,当然不是绕岛一圈,而是抄最近的路,沿着主岛最南端航行,绕过岛屿尾部去另一边看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