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428节
一直到黄昏时分,随着一阵热烈的万岁欢呼之声,白登山前的辽帝行营陷入一阵沸腾之中,营门大开,迎接皇帝耶律璟的归来。
紧促的马蹄声,伴着营内悠扬的号角,显得气势磅礴,狩猎就似打仗,而猎获归来的耶律璟就像作战凯旋,引发御营辽军欢迎。由近及远,在整座行营中蔓延开来,随驾的将士已然养成了习惯,跟着高呼几声。
耶律璟痴迷于行猎,可昼夜不下马背,只要不使军疲,无扰于民,实无大碍。对于契丹人而言,这反而是不忘本的表现,毕竟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行猎这种传统艺能、立身之本,是值得发扬的。
同时,围捕狩猎,少不了追逐作战,既能满足个人爱好,还能演练军阵,操训士卒,彰扬军威。并且,不知觉间,耶律璟对于军心的凝聚以及军队掌控力,也提升了不少。
大约千骑,呈现护卫阵势,追随辽帝卷尘还营,而耶律璟身边的骑士,身上马上都满挂着猎物,显然收获不小。也正因如此,耶律璟的心情显得很不错。
耶律璟现年27岁,容貌也算英伟,尤其在权力的烘托下,剑眉明目,轮廓坚毅,唇颔剃得干干净净,整张面庞显得格外清爽。
“诶,北枢密回来了?”以一个矫捷的身姿轻松落地,看着在御帐前恭候的三名贵族大臣,目光落在萧护思身上,面容间露出点笑意。
“臣使汉归来,特向陛下复命!”萧护思恭敬地应道。
“好!今日朕狩获颇多,还亲自射杀了一头野猪,正当享用。你一路辛苦,走,随朕进帐,就拿朕今日的收获,犒劳与你!”耶律璟洒然道。
“谢陛下!”
“南院大王,你可得将云州最好的酒拿出来招待!”耶律璟又瞧向跟在身边的一名契丹老臣。
“是!”
这名契丹老臣,自然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这些年一直坐镇云州,管理南面部族州县,平均赋税徭役,劝导百姓恢复生产,严肃律令,政绩方面,颇有建树。
宽敞的大帐,镶金嵌玉的,十分富丽,象征着皇权与地位的装饰随处可见,耶律璟并不掩饰他的享受之心。作为大辽的皇帝,诸族共主,唯有最华贵的器物,才是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解去披挂,摘掉皮帽,摸了摸光亮的头顶,又捋了捋鬓边垂发,耶律璟看着一众站着的贵族大臣,手一挥:“都入席吧!”
奴侍伺宴,美酒、瓜果、肉食陆续摆上,几名美貌的胡姬也受召入内,随驾的乐工也都拿着乐器调试,眼见着要起歌舞了,萧护思起身,拜道:“陛下,臣此番使汉,察汉国细况,南朝局势已有重大变化,必当影响我朝安定,请陈言!”
“不就是汉朝收取川蜀了吗?接下来该是发兵江南了吧,不足为奇!”耶律璟随意地应道。
“陛下!”看辽帝不那么重视的样子,萧护思难得地有些忍不住,进言意志坚决。
“不急!不急!”见状,耶律璟摇摇手,道:“先给你接风洗尘,不差这点时间,稍后我必定认真听取你的汇报!”
见辽帝这么说,萧护思识趣地坐下,应了声是。对于皇帝的表现,在场的辽国重臣们,倒也没有太过意外,倒是耶律屋质,嘴角表露出了少许的无奈之色。
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人聪明,器量足,有韬略,就是这性子,总是令人感到无奈……
而等到耶律璟所讲的“稍后”,已是一个多时辰之后了,天已黑,色已昏,夜幕下的大帐,灯火通明,流光溢彩。
叫退歌舞,撤去酒肉,换上奶茶,帐中安静下来,耶律璟拿起帕子擦了擦嘴,看向萧护思,道:“歌舞尽兴,酒足饭饱,你可以讲了!”
“是!”
“陛下,臣此番南去开封,亲谒汉主,几番叙谈,北返之时,得汉主亲书一封。另得金1000斤,银2000斤,丝绸500匹,美酒100坛,汉廷御用器物10套。”萧护思先自怀中掏出一件包封严密地书信,恭呈与耶律璟。
闻之,耶律璟不由一乐,说道:“早年曾听闻,汉主并不是个大方的人,南唐国主以厚礼赠之,却仅以少许牛羊回礼。如今看来,汉国确实是富了,出手也豪阔了啊!”
撕开没有拆过的封口,耶律璟鼻耸了下,还能嗅到一股到檀香味,待阅读完毕,耶律璟笑容更甚,扬了扬手中的信纸,环视左右,道:“汉主在信中,言辞倒是真诚恳切,并重申两国友谊,与朕约为兄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冀望永为邻好……”
见辽帝这种态度,在场的大臣们心里却是一个咯噔,看他那微醺的面庞上笑吟吟的表情,只觉得他是因酒醉而被迷惑了。
但是,很快耶律璟就收起了笑容,转而看向萧护思,悠悠道:“不过,观北枢密方才那般郑重,不吐不快,想来另有想法见解吧!”
“陛下英明!”萧护思赶忙唱了一句赞歌,认真地道:“臣以为,汉主乃虎狼之主,野心勃勃,志怀天下。汉人有一词叫口蜜腹剑,今日厚礼甜言,是欲迷惑我主,麻痹我朝。一旦其彻底削平巩固南方,腾出手来,必然撕下伪善的面目,对付大辽。再者,岂有积粮屯械,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以向友邻者?”
听其言,耶律璟的神情也稍微严肃了些,道:“说得具体点!”
应命之下,萧护思立刻将使汉的一切见闻再讲了一遍,生怕耶律璟不重视,比起面对耶律屋质与萧海漓时,讲述得更加详细。
大概是忧虑过头,起了些自我催眠的效果,萧护思脸上横肉紧皱在一起,表情显得严肃而又不乏滑稽。见其状,耶律璟却乐了,说:“北枢密使言语间对汉主与南朝多有赞誉,莫不是因而生畏了?”
面对这种质问,萧护思当即道:“陛下,臣岂畏汉,只是如今的汉国确已发展强大,不敢小视罢了!南朝乃我大辽大敌,唯望陛下,提高警惕,早作准备!”
“说了这么多,先坐下喝口茶吧!”耶律璟对萧护思扬了扬手,又看向耶律屋质等几名大臣,问:“依北枢密所言,南朝目前正专注于收取江南,所谓‘先南后北’,待其一统中国,必定北上进攻我大辽!对此,诸位有什么意见?”
见辽帝终于认真起来,列座的大臣们互相看了看,还是由北院大王耶律屋质起身,干练而果断地应道:“陛下,臣以为北枢密使所虑所析,甚有道理,直言前景。两虎尚有一争,而况于两个有结怨已深又全面接壤的大国,汉辽之间,必有一场大战!”
萧海漓也跟着起身,说:“早年大辽与汉议和,只碍于陛下新立,兵疲民乏,四境不稳,国家需求时间恢复发展,安抚州部,强大国力,因此为不得不为之事,属权宜之举。然而,汉国却趁此机会,改革积弊,富国强兵,大加征讨,以致如今,几乎抵定南方。
以江南诸国的力量,断然不是汉国的对手,如果大辽不插手,南朝一统,就在不远的将来!”
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也说出他的看法:“自太祖开国以来,我国之所以能扩地万里,扫灭不服,南并燕云,皆在于中原汉人内耗,王朝更替频繁,使其无法对我朝构成威胁。如今其力量已然不小,倘若让其统一,后患无穷。
臣在云州多年,也多观其军政变化,就拿雁门的汉将杨业而言,其领兵戍防十年,未尝有一日懈怠训练,其所图者,俨然在我大辽。
臣以为,辽汉之间虽已勉强和平多年,但背地里,汉国君臣对大辽的敌意,从来未曾削减!”
一时间,在场的辽国大臣们,似乎达成了共识,意见高度一致。
第196章 战略之议
“诸位是否太过紧张了?”见大臣们众口一词,耶律璟意态仍旧从容,语气甚至还很轻松,笑语道:“我看汉主,还是很友好的嘛!千百年来,南朝治乱循环,凡有为君主,都欲谋求统一,也是可以理解的。
辽汉之间,和睦多年,虽稍有摩擦,于大局无碍,这是有利于两国百姓的事情。汉帝如果够明智,当不至于掀起两国大战,那样只会耗损国力,涂炭生灵……”
这样一番话,若是中原的文弱帝王说出来,倒也不足奇,但从耶律璟说出,可着实令人惊异。萧护思当即道:“陛下,正因汉帝乃有为之主,必定谋定四方。纵览南朝史策,可有一统中原的雄主不动兵北伐者?
臣观汉帝,实为雄才,其英明神武,器识伟量,几不下于陛下。又大权独掌,意志坚决,素以强硬示人。
要知道,当年仅率不足万人,就敢冲击太宗北还之师,致有栾城之殇……”
萧护思说到这儿,耶律璟突然冷笑两声:“北枢密的意思,是我不如汉帝了?”
“臣不敢!”萧护思心头一绷,迎着耶律璟的目光,有些后悔,怎么就什么都往外说了?
因为栾城之战造成的重创以及太宗南征的战果的丢失,这些年,辽国这边对此也有一些讨论,意图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耶律德光虽然有过“三失”的总结,但那稍显浮浅,不够深刻。
然而,如果要做些深刻的检讨总结,就不免涉谈到耶律德光,有一说一,辽国十年前的国力衰弱,耶律德光是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的。作为儿子,耶律璟当然要维护自己老子,是故后来耶律璟干脆叫停了对前事的检讨。当然,嘴里不说,心里明白,手上勤做,辽国君臣这些年安政养民的政策,本就是根据国情、对照教训的做法。
同时,因为栾城之战的结局太过惨痛,耶律璟也有意淡化其影响的意思,那场战役,对于人心的打击也有些严重。当年耶律阮执意南征,为什么从上到下,那么多人反对,士卒也少战心,其中就有那方面的原因。
是故,此时萧护思当着耶律璟的面,谈及此事,有种口误犯颜的意思,心头难免懊悔。
不过,耶律璟却又很快恢复了平和,轻笑道:“观汉帝作为,也确实堪称一代雄主,我不一定如他!”
见耶律璟这么说,萧护思立刻大赞他器识雅量,远胜刘承祐。
萧护思言罢,耶律屋质又站了起来,沉声道:“陛下应当知晓,当年汉国初立,河北尚未平定,中原尚未归服,当时还是一皇子的汉主,就敢尽还燕兵降卒与赵延寿,令其出奇兵北上,趁我不备,偷袭幽州,使我朝经营十载的苦功,化为乌有,更使河北局面彻底崩坏,为之轻取。
如此,方可使之立足幽州坚城,防备我军,同我朝角力,不堕下风。当年,汉帝就有如此胆魄,亦可见其远略非常,其目光显然纵览全局,这实在是个志在天下的危险人物。
这些年,在他全心发展国力、军力,一心平南,然而在北方,对于大辽的防备,从未有放松过。臣甚至猜测,他已然在筹备对我朝战争的准备。当初世宗南征,铁骑南向,中原河北兵戈北向,汉帝便已有穷全国之力,对抗大辽的决心,而况于如今汉国已日益强盛。
汉虽有幽州,但燕山之险,多掌控于大辽手中,是以大辽铁骑可纵横南北,自如进出燕塞,军事作战,始终可凌塞而制之。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汉帝这样的君主所能容忍的。
陛下也言南朝有‘大一统’之说,燕云诸州,虽割于儿皇帝之手,但汉帝又岂能坐视其握于大辽手中,而无北进复夺之心?
是故,臣以为,辽汉之间,必有一场生死较量。陛下不可不慎,更不可对南朝抱有任何幻想,大辽,确实该有所准备了!”
听耶律屋质这番言论,耶律璟脸上的醉意明显消散几分,目光变得明亮而锐利,略作沉吟,说道:“那就说说吧,面对汉国的威胁,大辽该如何应对?”
正史上,周世宗北伐,夺取瀛莫及三关,萧思温建议增兵收复,耶律璟的回应,说那本是汉地,失之不足惜,任取之。是以很多人都以此鄙视他,说他荒废军政,昏聩无能。
然而,认真剖析,就可以发现,燕云十六州,瀛莫之地,就是一个向南的突出部,植于大树主干的枝叶,周师欲夺,辽人也难守。
但是,如果柴荣没有病返,继续向北深入,去打幽州,夺回燕山诸州塞,你看耶律璟会不会坐视,任他攻略。
正史的后周,同等时期,虽然国力复苏,军事逐渐强大,南征西讨也取得了重大战果。但是,毕竟难以对占尽北方地利的辽国产生太大的威胁。
但如今的大汉,可是一个没有北汉牵制,并且即将完成统一历史使命的强大帝国,所带给辽国的压力,也是不可同日同量而语。这样的情况下,耶律璟又哪里能真正保持那份闲适与淡定,安安心心地睡觉、喝酒、打猎?
这种形势对比,大臣们知道,耶律璟又岂会不知?耶律屋质等人的担忧,未尝不是耶律璟的顾虑,只是,如果要打破那种局势,除了战争,并没有其他选择。
而耶律璟真正顾虑,也正是利用战争的手段能否达成目的,一旦汉辽相争,两个帝国的碰撞与较量,可就不是一两战就能解决的事。
当初太宗耶律德光穷尽国力,三度南下,还是在石晋自乱的情况下,方才灭晋成功。如今面对一个远远强于石晋的大汉,哪怕辽国也恢复了这么多年,能够成功吗?
“既然汉辽之间,必有一战,莫若早战,早定局面!先发制人,也符兵理!”迎着耶律璟的目光,耶律屋质尽陈其想法:“如今,南朝既然致力于平定江南,对于北方自然以守、以稳为主,不欲同我朝有冲突,为其平南争取时间。
我们已经放任其夺取淮南、荆湖及川蜀,用汉人的话讲,天下十分,其已拥七分,不可再坐视其顺利完成战略规划。
臣以为,可以转变对汉策略了,阻止其统一南方。只要南朝不能统一,那他就不能全力应付大辽国,而如果没有大辽的牵制,江南小国,也难以抵挡汉军。同时,大辽若发兵,也能激励江南诸国抵抗汉朝的意志!”
“如此,不就成了大辽为江南诸国的存续出力卖命了吗?”耶律璟这么说道。
耶律屋质:“陛下,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事,大辽是为国家大略,是为天下霸权,是为打击遏制强敌,关乎切身利益!”
“依你之间,我该同意那南唐使者的请求了?”耶律璟突然说道。
此前,奉唐太子李弘冀的使命,唐臣陈处尧密赴北方联络,商讨结盟共同对付大汉的事情。耶律璟心怀迟疑,并没有直接同意,却也没有将之放还,而是扣押在身边,一直到现在。
耶律屋质说:“臣以为可!”
这个时候,萧护思起身道:“陛下,臣在开封探得,南唐力促联合大辽的太子李弘冀已然被废了,具体原因是内部宫变!”
“看到了吧!江南小国,内部尚且不宁,不堪大用,岂能是汉朝的对手。除非大辽倾力南下,否则何以阻其统一?”
第197章 决断!
耶律璟的语气难免嘲讽,当年淮南大战的经过于结果,还是有些细情传到塞外的。对于辽国的君臣们而言,兵马比汉军众,又有水军优势,结果半年的时间,连损十余万众,闹得个割让半壁江山以媾和的结局,让人鄙视也是理所应当的。
耶律屋质则道:“陛下,臣以为,不论江南如何孱弱不堪,汉军如欲尽平之,少不了十万之众,渡江南下。试想,如果十万汉军北调来对付大辽,对于我朝而言,又是何等大的麻烦?只需江南,能够牵制南朝十万之师,于我朝便已发挥其用处!”
听耶律屋质这么说,耶律璟说道:“如你所言,汉伐江南,需十万之众。然大辽若动,汉主暂时搁置南征,全力北上对付我军,虚南实北,留一偏师于南方布防,以南唐的实力,能否发兵北上,为我朝牵制汉国?倘若那样,南唐又岂能牵制十万汉军,最终,还是大辽与汉之间的全面大战……”
从辽帝的话里,听出了顾虑,耶律屋质却十分坚决地道:“陛下,如辽汉战起,自当全力以赴,倾国相争,断无留力的可能!”
耶律璟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这个说,严肃地问道:“在座诸位,都是大辽秉执行军政多年的重臣,熟悉国情,以你们之见,目前是与南朝全面开战的时机吗?”
对于此问,众皆默然,一时不好接话。如今的辽国,也算是富起来了的,一个正在向成熟走进的国家,难免有所顾忌,断大事也不是头脑一热就轻易决策的。
这个时候,在座一名十分年轻的贵族站了起来,道:“陛下,诸公都说南朝强大,难道因其强大,就畏惧了吗?我大辽自太祖奠基、太宗开国,所向披靡,四方畏服,南朝也是我纵横驰骋,予取予求之地?怎么到今日,反而诸般顾忌,迟疑不决,既然南朝必为大敌,何不干脆敌之,我大辽难道就弱了吗?大辽的勇士,不敢提刀杀敌了吗?”
这名年轻的贵族还不满20岁,叫作耶律敌烈,乃是耶律璟的四弟。听他一番慨而慷的言论,倒也不乏振奋人心的效果,耶律璟笑道:“巴速堇勇气可嘉啊!倒是我顾虑重重,不复锐气啊!”
说完,耶律璟陷入一阵沉思,大臣们也不敢打扰他,良久,耶律璟正身,以一种郑重而认真的语气道:“纵观南朝千百年历史,每逢中原内乱,便是北方崛起,称霸之时。今时亦然,李唐崩灭,群雄割据,我太祖、太宗皇帝率领契丹男儿奋起,威压四方,南向争锋,奠定霸业。
然自古以来,不论草原多么强盛,可有力抗中原统一王朝,而最终取胜利的先例?自匈奴至突厥,哪个不是盛极一时,却在于中原的对抗中,走向衰亡,为人所替代?”
耶律璟以一种十分理性的口吻,淡定说来:“中原如果不内乱,那么大辽实无南下吞灭天下的可能,而况于在位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如今,南方的汉朝正在走向统一,如果举国相抗,以大辽的实力,能否击败汉朝?即便能败之,又可能灭之?
在我看来,大战一起,汉人能败三场、五场乃至更多,我大辽却不然。倘若两国不发生不测剧变,双方全面对抗,对大辽而言,最好的结果,或许也就是两败俱伤了。
而倘若国力耗损巨大,大辽必当再度陷入危机!诸位都大辽的有识之士,我的意思,应当都能明白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紧促的马蹄声,伴着营内悠扬的号角,显得气势磅礴,狩猎就似打仗,而猎获归来的耶律璟就像作战凯旋,引发御营辽军欢迎。由近及远,在整座行营中蔓延开来,随驾的将士已然养成了习惯,跟着高呼几声。
耶律璟痴迷于行猎,可昼夜不下马背,只要不使军疲,无扰于民,实无大碍。对于契丹人而言,这反而是不忘本的表现,毕竟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行猎这种传统艺能、立身之本,是值得发扬的。
同时,围捕狩猎,少不了追逐作战,既能满足个人爱好,还能演练军阵,操训士卒,彰扬军威。并且,不知觉间,耶律璟对于军心的凝聚以及军队掌控力,也提升了不少。
大约千骑,呈现护卫阵势,追随辽帝卷尘还营,而耶律璟身边的骑士,身上马上都满挂着猎物,显然收获不小。也正因如此,耶律璟的心情显得很不错。
耶律璟现年27岁,容貌也算英伟,尤其在权力的烘托下,剑眉明目,轮廓坚毅,唇颔剃得干干净净,整张面庞显得格外清爽。
“诶,北枢密回来了?”以一个矫捷的身姿轻松落地,看着在御帐前恭候的三名贵族大臣,目光落在萧护思身上,面容间露出点笑意。
“臣使汉归来,特向陛下复命!”萧护思恭敬地应道。
“好!今日朕狩获颇多,还亲自射杀了一头野猪,正当享用。你一路辛苦,走,随朕进帐,就拿朕今日的收获,犒劳与你!”耶律璟洒然道。
“谢陛下!”
“南院大王,你可得将云州最好的酒拿出来招待!”耶律璟又瞧向跟在身边的一名契丹老臣。
“是!”
这名契丹老臣,自然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这些年一直坐镇云州,管理南面部族州县,平均赋税徭役,劝导百姓恢复生产,严肃律令,政绩方面,颇有建树。
宽敞的大帐,镶金嵌玉的,十分富丽,象征着皇权与地位的装饰随处可见,耶律璟并不掩饰他的享受之心。作为大辽的皇帝,诸族共主,唯有最华贵的器物,才是显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解去披挂,摘掉皮帽,摸了摸光亮的头顶,又捋了捋鬓边垂发,耶律璟看着一众站着的贵族大臣,手一挥:“都入席吧!”
奴侍伺宴,美酒、瓜果、肉食陆续摆上,几名美貌的胡姬也受召入内,随驾的乐工也都拿着乐器调试,眼见着要起歌舞了,萧护思起身,拜道:“陛下,臣此番使汉,察汉国细况,南朝局势已有重大变化,必当影响我朝安定,请陈言!”
“不就是汉朝收取川蜀了吗?接下来该是发兵江南了吧,不足为奇!”耶律璟随意地应道。
“陛下!”看辽帝不那么重视的样子,萧护思难得地有些忍不住,进言意志坚决。
“不急!不急!”见状,耶律璟摇摇手,道:“先给你接风洗尘,不差这点时间,稍后我必定认真听取你的汇报!”
见辽帝这么说,萧护思识趣地坐下,应了声是。对于皇帝的表现,在场的辽国重臣们,倒也没有太过意外,倒是耶律屋质,嘴角表露出了少许的无奈之色。
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人聪明,器量足,有韬略,就是这性子,总是令人感到无奈……
而等到耶律璟所讲的“稍后”,已是一个多时辰之后了,天已黑,色已昏,夜幕下的大帐,灯火通明,流光溢彩。
叫退歌舞,撤去酒肉,换上奶茶,帐中安静下来,耶律璟拿起帕子擦了擦嘴,看向萧护思,道:“歌舞尽兴,酒足饭饱,你可以讲了!”
“是!”
“陛下,臣此番南去开封,亲谒汉主,几番叙谈,北返之时,得汉主亲书一封。另得金1000斤,银2000斤,丝绸500匹,美酒100坛,汉廷御用器物10套。”萧护思先自怀中掏出一件包封严密地书信,恭呈与耶律璟。
闻之,耶律璟不由一乐,说道:“早年曾听闻,汉主并不是个大方的人,南唐国主以厚礼赠之,却仅以少许牛羊回礼。如今看来,汉国确实是富了,出手也豪阔了啊!”
撕开没有拆过的封口,耶律璟鼻耸了下,还能嗅到一股到檀香味,待阅读完毕,耶律璟笑容更甚,扬了扬手中的信纸,环视左右,道:“汉主在信中,言辞倒是真诚恳切,并重申两国友谊,与朕约为兄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冀望永为邻好……”
见辽帝这种态度,在场的大臣们心里却是一个咯噔,看他那微醺的面庞上笑吟吟的表情,只觉得他是因酒醉而被迷惑了。
但是,很快耶律璟就收起了笑容,转而看向萧护思,悠悠道:“不过,观北枢密方才那般郑重,不吐不快,想来另有想法见解吧!”
“陛下英明!”萧护思赶忙唱了一句赞歌,认真地道:“臣以为,汉主乃虎狼之主,野心勃勃,志怀天下。汉人有一词叫口蜜腹剑,今日厚礼甜言,是欲迷惑我主,麻痹我朝。一旦其彻底削平巩固南方,腾出手来,必然撕下伪善的面目,对付大辽。再者,岂有积粮屯械,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以向友邻者?”
听其言,耶律璟的神情也稍微严肃了些,道:“说得具体点!”
应命之下,萧护思立刻将使汉的一切见闻再讲了一遍,生怕耶律璟不重视,比起面对耶律屋质与萧海漓时,讲述得更加详细。
大概是忧虑过头,起了些自我催眠的效果,萧护思脸上横肉紧皱在一起,表情显得严肃而又不乏滑稽。见其状,耶律璟却乐了,说:“北枢密使言语间对汉主与南朝多有赞誉,莫不是因而生畏了?”
面对这种质问,萧护思当即道:“陛下,臣岂畏汉,只是如今的汉国确已发展强大,不敢小视罢了!南朝乃我大辽大敌,唯望陛下,提高警惕,早作准备!”
“说了这么多,先坐下喝口茶吧!”耶律璟对萧护思扬了扬手,又看向耶律屋质等几名大臣,问:“依北枢密所言,南朝目前正专注于收取江南,所谓‘先南后北’,待其一统中国,必定北上进攻我大辽!对此,诸位有什么意见?”
见辽帝终于认真起来,列座的大臣们互相看了看,还是由北院大王耶律屋质起身,干练而果断地应道:“陛下,臣以为北枢密使所虑所析,甚有道理,直言前景。两虎尚有一争,而况于两个有结怨已深又全面接壤的大国,汉辽之间,必有一场大战!”
萧海漓也跟着起身,说:“早年大辽与汉议和,只碍于陛下新立,兵疲民乏,四境不稳,国家需求时间恢复发展,安抚州部,强大国力,因此为不得不为之事,属权宜之举。然而,汉国却趁此机会,改革积弊,富国强兵,大加征讨,以致如今,几乎抵定南方。
以江南诸国的力量,断然不是汉国的对手,如果大辽不插手,南朝一统,就在不远的将来!”
南院大王耶律挞烈也说出他的看法:“自太祖开国以来,我国之所以能扩地万里,扫灭不服,南并燕云,皆在于中原汉人内耗,王朝更替频繁,使其无法对我朝构成威胁。如今其力量已然不小,倘若让其统一,后患无穷。
臣在云州多年,也多观其军政变化,就拿雁门的汉将杨业而言,其领兵戍防十年,未尝有一日懈怠训练,其所图者,俨然在我大辽。
臣以为,辽汉之间虽已勉强和平多年,但背地里,汉国君臣对大辽的敌意,从来未曾削减!”
一时间,在场的辽国大臣们,似乎达成了共识,意见高度一致。
第196章 战略之议
“诸位是否太过紧张了?”见大臣们众口一词,耶律璟意态仍旧从容,语气甚至还很轻松,笑语道:“我看汉主,还是很友好的嘛!千百年来,南朝治乱循环,凡有为君主,都欲谋求统一,也是可以理解的。
辽汉之间,和睦多年,虽稍有摩擦,于大局无碍,这是有利于两国百姓的事情。汉帝如果够明智,当不至于掀起两国大战,那样只会耗损国力,涂炭生灵……”
这样一番话,若是中原的文弱帝王说出来,倒也不足奇,但从耶律璟说出,可着实令人惊异。萧护思当即道:“陛下,正因汉帝乃有为之主,必定谋定四方。纵览南朝史策,可有一统中原的雄主不动兵北伐者?
臣观汉帝,实为雄才,其英明神武,器识伟量,几不下于陛下。又大权独掌,意志坚决,素以强硬示人。
要知道,当年仅率不足万人,就敢冲击太宗北还之师,致有栾城之殇……”
萧护思说到这儿,耶律璟突然冷笑两声:“北枢密的意思,是我不如汉帝了?”
“臣不敢!”萧护思心头一绷,迎着耶律璟的目光,有些后悔,怎么就什么都往外说了?
因为栾城之战造成的重创以及太宗南征的战果的丢失,这些年,辽国这边对此也有一些讨论,意图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耶律德光虽然有过“三失”的总结,但那稍显浮浅,不够深刻。
然而,如果要做些深刻的检讨总结,就不免涉谈到耶律德光,有一说一,辽国十年前的国力衰弱,耶律德光是担很大一部分责任的。作为儿子,耶律璟当然要维护自己老子,是故后来耶律璟干脆叫停了对前事的检讨。当然,嘴里不说,心里明白,手上勤做,辽国君臣这些年安政养民的政策,本就是根据国情、对照教训的做法。
同时,因为栾城之战的结局太过惨痛,耶律璟也有意淡化其影响的意思,那场战役,对于人心的打击也有些严重。当年耶律阮执意南征,为什么从上到下,那么多人反对,士卒也少战心,其中就有那方面的原因。
是故,此时萧护思当着耶律璟的面,谈及此事,有种口误犯颜的意思,心头难免懊悔。
不过,耶律璟却又很快恢复了平和,轻笑道:“观汉帝作为,也确实堪称一代雄主,我不一定如他!”
见耶律璟这么说,萧护思立刻大赞他器识雅量,远胜刘承祐。
萧护思言罢,耶律屋质又站了起来,沉声道:“陛下应当知晓,当年汉国初立,河北尚未平定,中原尚未归服,当时还是一皇子的汉主,就敢尽还燕兵降卒与赵延寿,令其出奇兵北上,趁我不备,偷袭幽州,使我朝经营十载的苦功,化为乌有,更使河北局面彻底崩坏,为之轻取。
如此,方可使之立足幽州坚城,防备我军,同我朝角力,不堕下风。当年,汉帝就有如此胆魄,亦可见其远略非常,其目光显然纵览全局,这实在是个志在天下的危险人物。
这些年,在他全心发展国力、军力,一心平南,然而在北方,对于大辽的防备,从未有放松过。臣甚至猜测,他已然在筹备对我朝战争的准备。当初世宗南征,铁骑南向,中原河北兵戈北向,汉帝便已有穷全国之力,对抗大辽的决心,而况于如今汉国已日益强盛。
汉虽有幽州,但燕山之险,多掌控于大辽手中,是以大辽铁骑可纵横南北,自如进出燕塞,军事作战,始终可凌塞而制之。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汉帝这样的君主所能容忍的。
陛下也言南朝有‘大一统’之说,燕云诸州,虽割于儿皇帝之手,但汉帝又岂能坐视其握于大辽手中,而无北进复夺之心?
是故,臣以为,辽汉之间,必有一场生死较量。陛下不可不慎,更不可对南朝抱有任何幻想,大辽,确实该有所准备了!”
听耶律屋质这番言论,耶律璟脸上的醉意明显消散几分,目光变得明亮而锐利,略作沉吟,说道:“那就说说吧,面对汉国的威胁,大辽该如何应对?”
正史上,周世宗北伐,夺取瀛莫及三关,萧思温建议增兵收复,耶律璟的回应,说那本是汉地,失之不足惜,任取之。是以很多人都以此鄙视他,说他荒废军政,昏聩无能。
然而,认真剖析,就可以发现,燕云十六州,瀛莫之地,就是一个向南的突出部,植于大树主干的枝叶,周师欲夺,辽人也难守。
但是,如果柴荣没有病返,继续向北深入,去打幽州,夺回燕山诸州塞,你看耶律璟会不会坐视,任他攻略。
正史的后周,同等时期,虽然国力复苏,军事逐渐强大,南征西讨也取得了重大战果。但是,毕竟难以对占尽北方地利的辽国产生太大的威胁。
但如今的大汉,可是一个没有北汉牵制,并且即将完成统一历史使命的强大帝国,所带给辽国的压力,也是不可同日同量而语。这样的情况下,耶律璟又哪里能真正保持那份闲适与淡定,安安心心地睡觉、喝酒、打猎?
这种形势对比,大臣们知道,耶律璟又岂会不知?耶律屋质等人的担忧,未尝不是耶律璟的顾虑,只是,如果要打破那种局势,除了战争,并没有其他选择。
而耶律璟真正顾虑,也正是利用战争的手段能否达成目的,一旦汉辽相争,两个帝国的碰撞与较量,可就不是一两战就能解决的事。
当初太宗耶律德光穷尽国力,三度南下,还是在石晋自乱的情况下,方才灭晋成功。如今面对一个远远强于石晋的大汉,哪怕辽国也恢复了这么多年,能够成功吗?
“既然汉辽之间,必有一战,莫若早战,早定局面!先发制人,也符兵理!”迎着耶律璟的目光,耶律屋质尽陈其想法:“如今,南朝既然致力于平定江南,对于北方自然以守、以稳为主,不欲同我朝有冲突,为其平南争取时间。
我们已经放任其夺取淮南、荆湖及川蜀,用汉人的话讲,天下十分,其已拥七分,不可再坐视其顺利完成战略规划。
臣以为,可以转变对汉策略了,阻止其统一南方。只要南朝不能统一,那他就不能全力应付大辽国,而如果没有大辽的牵制,江南小国,也难以抵挡汉军。同时,大辽若发兵,也能激励江南诸国抵抗汉朝的意志!”
“如此,不就成了大辽为江南诸国的存续出力卖命了吗?”耶律璟这么说道。
耶律屋质:“陛下,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事,大辽是为国家大略,是为天下霸权,是为打击遏制强敌,关乎切身利益!”
“依你之间,我该同意那南唐使者的请求了?”耶律璟突然说道。
此前,奉唐太子李弘冀的使命,唐臣陈处尧密赴北方联络,商讨结盟共同对付大汉的事情。耶律璟心怀迟疑,并没有直接同意,却也没有将之放还,而是扣押在身边,一直到现在。
耶律屋质说:“臣以为可!”
这个时候,萧护思起身道:“陛下,臣在开封探得,南唐力促联合大辽的太子李弘冀已然被废了,具体原因是内部宫变!”
“看到了吧!江南小国,内部尚且不宁,不堪大用,岂能是汉朝的对手。除非大辽倾力南下,否则何以阻其统一?”
第197章 决断!
耶律璟的语气难免嘲讽,当年淮南大战的经过于结果,还是有些细情传到塞外的。对于辽国的君臣们而言,兵马比汉军众,又有水军优势,结果半年的时间,连损十余万众,闹得个割让半壁江山以媾和的结局,让人鄙视也是理所应当的。
耶律屋质则道:“陛下,臣以为,不论江南如何孱弱不堪,汉军如欲尽平之,少不了十万之众,渡江南下。试想,如果十万汉军北调来对付大辽,对于我朝而言,又是何等大的麻烦?只需江南,能够牵制南朝十万之师,于我朝便已发挥其用处!”
听耶律屋质这么说,耶律璟说道:“如你所言,汉伐江南,需十万之众。然大辽若动,汉主暂时搁置南征,全力北上对付我军,虚南实北,留一偏师于南方布防,以南唐的实力,能否发兵北上,为我朝牵制汉国?倘若那样,南唐又岂能牵制十万汉军,最终,还是大辽与汉之间的全面大战……”
从辽帝的话里,听出了顾虑,耶律屋质却十分坚决地道:“陛下,如辽汉战起,自当全力以赴,倾国相争,断无留力的可能!”
耶律璟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这个说,严肃地问道:“在座诸位,都是大辽秉执行军政多年的重臣,熟悉国情,以你们之见,目前是与南朝全面开战的时机吗?”
对于此问,众皆默然,一时不好接话。如今的辽国,也算是富起来了的,一个正在向成熟走进的国家,难免有所顾忌,断大事也不是头脑一热就轻易决策的。
这个时候,在座一名十分年轻的贵族站了起来,道:“陛下,诸公都说南朝强大,难道因其强大,就畏惧了吗?我大辽自太祖奠基、太宗开国,所向披靡,四方畏服,南朝也是我纵横驰骋,予取予求之地?怎么到今日,反而诸般顾忌,迟疑不决,既然南朝必为大敌,何不干脆敌之,我大辽难道就弱了吗?大辽的勇士,不敢提刀杀敌了吗?”
这名年轻的贵族还不满20岁,叫作耶律敌烈,乃是耶律璟的四弟。听他一番慨而慷的言论,倒也不乏振奋人心的效果,耶律璟笑道:“巴速堇勇气可嘉啊!倒是我顾虑重重,不复锐气啊!”
说完,耶律璟陷入一阵沉思,大臣们也不敢打扰他,良久,耶律璟正身,以一种郑重而认真的语气道:“纵观南朝千百年历史,每逢中原内乱,便是北方崛起,称霸之时。今时亦然,李唐崩灭,群雄割据,我太祖、太宗皇帝率领契丹男儿奋起,威压四方,南向争锋,奠定霸业。
然自古以来,不论草原多么强盛,可有力抗中原统一王朝,而最终取胜利的先例?自匈奴至突厥,哪个不是盛极一时,却在于中原的对抗中,走向衰亡,为人所替代?”
耶律璟以一种十分理性的口吻,淡定说来:“中原如果不内乱,那么大辽实无南下吞灭天下的可能,而况于在位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如今,南方的汉朝正在走向统一,如果举国相抗,以大辽的实力,能否击败汉朝?即便能败之,又可能灭之?
在我看来,大战一起,汉人能败三场、五场乃至更多,我大辽却不然。倘若两国不发生不测剧变,双方全面对抗,对大辽而言,最好的结果,或许也就是两败俱伤了。
而倘若国力耗损巨大,大辽必当再度陷入危机!诸位都大辽的有识之士,我的意思,应当都能明白吧!”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