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鲁襄公倾公室之资修建的宫殿。
  这座承载着鲁襄公遗愿的宫殿,而今已经成为鲁国新的朝堂,鲁侯的一应起居以及朝政商议都在此地进行。
  而这,也正是事必躬亲的国君所必需的。
  面对拒绝了自己所欲授予卿大夫身份的李然,鲁侯甚为不解,问道:
  “先生为何不愿留在鲁国辅佐寡人?莫不是寡人做错了什么?”
  鲁侯还在自我反省,他还以为是自己最近的施政有何失当,所以李然才会拒绝留在鲁国。
  可谁知李然却是仰头望着天际流云,任由阳光洒在脸上,一片惬意与享受。
  “君侯可知,这世上最阴险可耻之人乃是何人?”
  好一阵后,李然这才开口。上来就是一道大问题。
  鲁侯闻声,思索片刻后言道:
  “自是那些擅权之辈!”
  他所指的自然就是季孙宿,因为,这一家子已成为他永远不能忘记的痛。而李然却居然摇了摇头。
  “难道不是?”
  面对李然的反应,鲁侯显得十分诧异。
  他以为只有像季孙宿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阴险可耻”。毕竟鲁国在季孙宿的手上,公室职权被季氏霸占殆尽,世人只知三桓而不知有君,擅取民力,以致民心溃散,国体不存。
  如果这样的人都称不上“阴险可耻”,那还有谁称得上?
  “要说这世上最为阴险可耻之辈,便是像李然这样的长于谋略之人呐。”
  李然看着他的眼睛,甚是认真的言道。
  “先生……”
  鲁侯闻声,脸色大变,正欲出言,却被李然摆手制止。
  “君侯且听在下把话说完。”
  “所谓谋略,便是以非常之手段加害对手,去达到自己之意图。这样的人,玩弄规则,游戏人性。此绝非君子之道,是以不能以光明正大之姿立于朝堂之上,也不能接受万民供养,更不配留名于史册。”
  “然自入鲁以来,所谋者,虽有情非得已之由,却也难掩其阴谋歹毒之嫌,扮太子,说晋国,作局囚季孙宿,拉拢孟氏,皆是如此。”
  “君子,当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更兼心怀正义。君侯便应当成为这样的英主,未来鲁之大业必定可期。然若是立此朝堂之上,伴于君身,此乃授于君恩,但天下士人又当如何作想?百姓又如何作想?后世史书又会如何评说?‘李然有嬖于公’,此等措辞只怕是会不绝于耳。毕竟这史笔如铁,然又岂能为一己之私,而毁君侯千秋英名?”
  李然也看过许多的电视剧,也幻想过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充当一回谈笑间便能左右天下风云的人物。
  可是当他真正的身处这样的时代,置身其中,沉浸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间。他才恍然明白,这种藏匿于阴暗之中的勾当只能被称之为阴险可耻。
  虽然史上不乏大名鼎鼎的谋士策论大家,不乏流传千古的王佐之才。可对于经历过了这一切的李然而言,亲自运筹了这一番谋略,又运作了这样的非常手段之后,终究让他感觉有那么些可耻。
  毕竟,他可是一个接受过新时代教育的人啊!
  当命运的车轮碾压至前,他被迫选择了这种勾当,无奈于身不由己,也无奈于时代局限,他所能做的,只是力求自保,而不敢奢望更大的荣耀。
  至少现在,他是抱有这样的想法。
  鲁侯闻声,一时沉默。
  他当然明白李然这话的意思,也明白李然对他的好意。他是一个君主,一国之君。其形象容不得半点污垢。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作派才是正招。
  而李然身为一个阴谋家,终日食君之禄,立于庙堂,那公室之清誉何存?鲁国颜面何在?
  “哦,就是这个人跟鲁国的国君有一腿。”
  “哦,就是这个人不择手段帮君上重新掌控君权的?”
  这样的话语,绝非是他想听到的。这样的君权,也迟早有翻车的一天。
  晋文公当年如是,虽为晋国夺得霸主之位,然世人之评,却绝非只有赞誉之说。
  历史如注,容不得人视而不见。
  “先生好意,寡人明白了。”
  鲁侯长叹一声,脸上满是萧索无奈之意。
  人生在世,总会有些无能为力的时刻,可是当他竭尽全力夺得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之时,他仍是无法改变他想要改变的东西。
  “先生远见之明,是非之辩,举世难及。能得先生襄助,实乃寡人之幸。”
  “还请先生受寡人一拜!”
  话音落下,鲁侯长揖而礼,面容恭敬,无比端正。
  李然急忙将之扶住,喟然道:
  “君侯何须如此大礼,然受之有愧啊……”
  “不过然虽不能在常伴君侯身边,却如今也可以给君侯一些建议。”
  将鲁侯扶起身后,话到此处,又见四下无人,两人便就着宫殿台阶并肩而坐。
  就如当时在祭氏别院中的场景一样。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鲁侯急忙拱手,示意请教。
  只听李然娓娓言道:
  “而今君侯初掌大权,所行之政又皆是为民,因此定会引得贵胄们的不满。虽有叔孙大夫相辅,然君上切莫小瞧了天下士子与这些贵胄的能耐。这些人一旦不满,结成朋党,那便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便是三桓也未必就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
  “故此君侯还须分而治之。但凡不涉原则之事,可以有所松弛。遇事轻重缓急须得明辨。抓大放小,小事化了,切不可刚愎自用,咄咄逼人。而若是有人蓄意挑唆,为非作歹,则务必要做到雷霆手段,绝不可手软!”
  “且一旦君上如此因人而异的施政,这些权贵之间的联盟便会因为得利不公正待遇而自身产生分歧。其联盟亦可不攻自破,君侯再行施政便会轻松许多。”
  鲁侯的国政利于庶民,自是对士族与贵族有所不利,他们反对的声音即便是隔着十万八千里,鲁侯想必也能听得到。
  李然教他如此作为,为的便是既不让他失了士人与卿大夫之心,又能施展国政,赢得庶民之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先生所谋确实精妙!寡人受教了。”
  谁知李然的话却还未说完。只听他继续道:
  “勤政爱民这些话,然便无需多言了,想必君上而今已经明白要如何成为一个贤德明君。但然所担心的,仍然是三桓。”
  “三桓?先生的意思是……”
  鲁侯有些不解,毕竟现在三桓鼎立,公室之权终于是得以回归正统。
  现在的鲁国较之以往,已然是有了极大的改变。虽说三桓仍旧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可确实已经无法在鲁国呼风唤雨了。
  他不明白的是李然为何还要担心,难道是担心叔孙豹与孟孙羯?
  “三位上卿,名义上仅代表了卿大夫一级,但那都只是表象。君侯如今虽有了实权,但底下具体办事执行的人却依旧是要靠着他们的。而他们行事定是以氏族利益为先,国家利益次之。现如今还好,叔孙大夫与孟孙大夫都已名义上支持君侯,可万一有朝一日他们若是阳奉阴违起来,君侯又该当如何?”
  “故此鲁之朝堂需要新鲜血液,新的人才,然的建议是君侯可广开言路,制定举才之策,取才纳新,设立乡校,教化礼乐,为天下士子及有才之士提供晋升之路,也为朝堂增添不一样的气象,从而得以焕然一新。”
  新的时代新的气象,鲁侯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他还需要属于自己的班底,这样才能大展拳脚。
  历朝历代,各国各侯,皆是如此。
  李然不能也不愿在鲁国朝堂为官,但并不代表他不能为鲁国的学子及有才之士提供一条道路,未来的鲁国需要的是更多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绝非他李然一个人。
  听到此处,鲁侯一时心潮澎湃,对李然之建议更是感激不尽,当即再无多言,只对着李然再行大礼。
  所谓君臣之谊,大抵不过如此了吧。
  第四十七章 真相大白
  二人谈毕,李然便自台阶起身,又朝着鲁侯最后行了个稽首礼,便往宫外退去。
  鲁侯看着渐行渐远的李然,原本不舍的心情在此刻转变成感激,而这种感激又激励着他对未来的鲁国充满了希望。
  李然并非鲁国人,但却因为兄长的关系,因为“朋友”二字,而对鲁国可谓是鞠躬尽瘁,为自己能够重掌君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然虽说自嘲是一个阴险可耻之人,可在鲁侯眼中,李然才是那个真正品节高尚之人,比之叔孙豹,比之羊舌肸,乃至是郑国的子产,皆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一个向往光明而置身黑暗的人,远比守身如玉,要难的多。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白,守其黑”了吧。
  得友如此,君复何求。
  所以,鲁侯此时亦是暗下决心,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鲁国,只是为了报答李然的这一份赤诚,他也要肩负起中兴鲁国的这个重任!
  坚毅果决的眼神在他的双眸之中晃动,下一瞬,转过头,乃是恢弘雄壮的楚宫。
  ……
  “季氏下一步的动作会是什么?”
  面对而今越发明朗的朝局,季孙宿一直卧床不起,反倒成为了叔孙豹所担忧之处,季氏如此的安静,太诡异了,一点也不像以往的季氏。
  李然却很是安然,只正色道:
  “不必担忧,如今有孟氏在朝堂上与我们遥相呼应,季氏短时间内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季孙宿遭此一劫,想必也已不复雄心,唯独需要我们担心的,乃是他的这个孙子——季孙意如。”
  “此人颇有城府,善忍能断,年纪轻轻便有其祖父之象,不可不防。”
  “趁此人尚未在朝中立足,大夫还需想方设法尽量压住此人。”
  李然不知为何,反而是有些隐隐担忧起季孙意如来。此人是李然自穿越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对手。按说此人,论资历,论能力,论城府都与他祖父相去甚远。
  但此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便是什么事都真的敢干,而且往往是不计代价。这种性格,虽然碰到更狠的人,总是会一挫再挫。但一旦这样的人干成了一件事,那对于他的对手而言,便是毁灭性的。
  更何况,季孙意如往后的日子还很长,他还有极大的成长空间。这不由得是让李然有些担忧,而这种担忧,又是不无道理的。
  毕竟这种事,在历史上可谓是不胜枚举。古今中外,多少王侯将相,都是输着输着就赢了,而赢的一方,却往往又会是最终走向了失败的那一个。
  “嗯,老夫知道了。”
  当然,叔孙豹此时并不能清晰的领会到这一点,因为毕竟没有足够的历史经验供给他参考。
  他不可能了解刘邦和项羽,更不可能对拿破仑,英法百年战争这样的有任何的了解。
  所以,他只简单的应了一句便算罢了。
  “对了,你自己准备作何打算?君侯可有给你安排官职?依老夫愚见,你李子明呀,莫说大夫,便是给个卿位那也……”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