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443节
所以前方的各种军报越发的多。
不过朱厚照真的比较在意的,是什么时候周尚文能给他消息。
随着达延汗越过大同之后,他开始在意另外一件事情。
“大同打不下来,紫荆关怕也是万难。”朱厚照点着下巴,一直在和众臣商议,“鞑靼小王子为何还是想要打到京师?他应也知道,当年也先都做不到的事,朕也一定不会让其做到。甚至紫荆关,他都不应再打了。”
这是一种没有道理的要往北直隶冲。
当一个人的军事策略令人看不懂的时候,就要想其是不是有什么政治打算。
他一路猛攻的政治收获,便是让京师震动。
京师一震动,有些地方就顾不上了。
王鏊猜测说:“他会不会转而去攻榆林?与火筛合兵一处?”
“有可能。”朱厚照摩挲着手指,“也有可能是奔着周尚文去的。他打这一仗,根本的目的必不会是取大明而代之,而应是……得提醒周尚文。”
如果周尚文急于回兵,在京师出事的情况下,他可能很多细节都顾不上,也就是说,容易遭到埋伏。
皇帝的话一出口,乾清宫里的几位大臣也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过来。
王炳心惊,“微臣马上拟旨。”
“不,这事重要。朕会令司礼监、锦衣卫想办法把圣旨递到大同。周尚文只要回到大同,必定是能看到。”
如果周尚文部被埋伏消灭,伤了筋动了骨,那局面就会被动了。
“微臣建议也给杨阁老一声提醒。”
“准奏。”
“陛下,还有一件事,臣等拿不定主意。”
“说。”
“原先抓的那些所谓复礼派的相关人员,此时是杀,还是不杀?”
朱厚照反问:“不杀,等着他们和鞑子里应外合吗?”
这话说得重了,不过本身就是要将这些人定为谋逆,所以倒也没什么错处。
此时的马益谦已经混了出城运粮的百姓之中,一溜烟的逃之夭夭。
但好友、妻儿都在城中,他独身一人又能去向何处?
对于他来说,家破人亡的打击是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冲击一样不小,原先他自诩圣人门徒,是舍生取义的君子,但这一次,他如丧家之犬到处躲藏,躲来躲去,无非就是为了苟活而已。
所以自己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吧?
至少实际情况是这样。
连续的逃亡和心灵的各种冲击已经让他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至少他不再是当初的马益谦了。原本他只是对一些朝廷的做法不理解,现在则多了一层恨意。
他的今日,都是皇帝造成的。
第四百八十四章 那是什么军队?
正统年间,也先攻打紫荆关的时候选择从边上的山路绕过去,紫荆关附近确实也有很多山里的拗口可以通人,虽说不是什么平坦的大路,但即便如此也很致命了。
那一战过后,大明开始有意识的用人力把那些山里的拗口堵上,但是一来那种拗口数量较多,另外这种靠人力改变自然的事情在这个年头做起来相当不易。
实际上,紫荆关的后面和侧面还是被渗透的像筛子一样。
但也先那一战也不是没有作用,至少这一次明军知道对这些拗口进行防范,也知道注意后方的敌人。
只不过这仗打起来就颇为艰难。
达延汗仔细看了以后做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决定。
他在一边攻打正面的时候,一边派人绕关而过。
但这些绕过去的兵马并不从背面攻击,而是长驱直入,离开这片大山。
之后所进入的就是华北平原。
这让紫荆关里的守将开始意识到了不对。
石奉当即判断,“他们想绕过紫荆关!正面的攻击不过是佯攻!”
这个时候袁闯便不敢像之前一样肯定了,万一这些人真的渗透过去,而他们什么都不管,那就不是守城不力的事情,而是畏敌不前。紫荆关身后四百里一马平川,然后就是京师。
即便京师并不会因为这股人马而有什么危险,但首先他作为紫荆关的守将并未尽到职责,而且这些人突入乡间,必定会大开杀戒,以当今天子对百姓的重视程度,他这条小命怎样都保不住。
所以,他沉默了。
而石奉见他不再反对,马上开始调整部署,
“小国公,烦你令五千人马去追击清剿已经过关的鞑子!”
朱凤当仁不让,“这些人就交予我!”
石奉多嘱咐了一句,“小国公,我们都在学院里受训过,这些鞑子即便分散过来,并不成军,但作战极为凶猛,往往二三十人就可成队冲锋,还请小国公务必慎重!”
“我知道的!”
“袁将军,你坐镇关内!至于本将,就去会会这鞑酋!”
袁闯还是有几分担心,“我在后接应石将军,一旦不利,将军要立马派人断后,其余人迅速退回关内。”
这样,即便不好,也可保住一点主力,不至于被杀得溃散。
“好。”
计策已定,军令既下,那么就照此执行。
石奉带来四卫人马,有两个甲级卫,两个乙级卫。朱凤是成国公次子,他不可能给朱凤一个乙级卫。
所以实际上跟朱凤去的虎贲卫。
虎贲卫在京是负责巡视皇城,守卫告警。弘治年间上直亲卫最初开始分级之时,其实是个假的甲级卫,只不过看它守卫皇城,后来亲卫之间还要进行演武,皇帝又给虎贲卫换了指挥使,于是战斗力逐步提升。
至于石奉自己,则带着一甲两乙,以左、中、右的队形分散展开,直面鞑靼兵马。
这种阵势正面摆开的情况,其实没什么多说的,短兵相接,凭得就是勇猛。
对面的达延汗一见此景,哈哈一笑,“此计策果然管用,竟然出关来攻!巴尔斯,本汗命你率一万精骑迎战!这可不是攻城之战,若是再不利,你便不要说是我达延汗的儿子!”
“是!”
鞑子大营里,似有一股必胜之信心在弥漫,并有人拍着马匹说:“大汗此计,指其要害,令其出也不是,不出也不是,可称极妙二字!”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汉人的计策。”
达延汗的谋略其实也不复杂,紫荆关边上不是有小道么?
你不出来打,那我就过去了。
你出来打,那就是野战,野战便是鞑靼人擅长的了。
明军其实还有一种拖的办法,就是正面死守,只清剿通过去的敌人。
但这也很难,一来紫荆关边上的小路多,今日过五百、明日过八百,慢慢的其实不过是把野战的地点放在正面和背面的区别。
对于达延汗来说,这个区别有,但是不大,在各种结果中,仅是‘取其下’而已。
至于取其上,就是像现在这样,让明军守将以为自己识破了,实际上虚里有实,实中有虚,他兵马足够多,不管敌人选择正面还是背面,他都有把握。
这样,他就在也先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攻打紫荆关的方法。
咚!
咚咚!!
山谷之间,身穿红色军服明军面对着棕黄色军服的鞑靼骑兵,空中飞禽环绕盘旋,战鼓越击越响,这片古老的土地又一次上演这样的大战与对决。
石奉想到了正统年间的那一次紫荆关之战。
天子被俘,国之大辱,今天就一并要讨回来!
唰!!
他长枪指天,举过头顶,“明军将士听令!”
锵!
“我要你们全力冲杀!不死不休!今日一战一血土木堡之耻!!”
“冲!!”
霎时之间,黄土飞扬,飞沙走石。经过几年的强国强军,此时的上直亲卫才不是那种老爷兵、病秧子兵,他们都是平日里多加锻炼的好汉,而且上直亲卫一向高傲。
再有,那三年前,在周尚文将军的带领下也不是没赢过!
“出击!出击!”
巴尔斯作为达延汗的次子,也是热血十足的青年,敌人的勇猛,并不会吓得他尿裤子。
这是一次硬碰硬的战斗。
两军的战场就在关前的这片山谷,刚刚还整齐排列的大军,此时像流动的泥土一样相互撞击在一起。
啪啪啪的都是刀剑撞击的清脆之声!
石奉身先士卒,他身边的亲兵也跟着他冲入敌阵。
他使的是一柄红缨长枪,人群之中或挑或刺,寻常人近不得身。
噗呲!!
枪头没入胸口,鲜红血液顺着红缨流下。
石奉眼神狠戾,“先杀一人!”
主将用命,后面的士兵自然不会后退,一时间是杀得昏天暗地,血流成河。
巴尔斯身处战场,正全心全意杀敌,自然不知道全貌,只知道身边自己的勇士倒下,手里也有明朝的士兵倒下。
鲜血、手指、胳膊、头颅……
“啊!!”
不过朱厚照真的比较在意的,是什么时候周尚文能给他消息。
随着达延汗越过大同之后,他开始在意另外一件事情。
“大同打不下来,紫荆关怕也是万难。”朱厚照点着下巴,一直在和众臣商议,“鞑靼小王子为何还是想要打到京师?他应也知道,当年也先都做不到的事,朕也一定不会让其做到。甚至紫荆关,他都不应再打了。”
这是一种没有道理的要往北直隶冲。
当一个人的军事策略令人看不懂的时候,就要想其是不是有什么政治打算。
他一路猛攻的政治收获,便是让京师震动。
京师一震动,有些地方就顾不上了。
王鏊猜测说:“他会不会转而去攻榆林?与火筛合兵一处?”
“有可能。”朱厚照摩挲着手指,“也有可能是奔着周尚文去的。他打这一仗,根本的目的必不会是取大明而代之,而应是……得提醒周尚文。”
如果周尚文急于回兵,在京师出事的情况下,他可能很多细节都顾不上,也就是说,容易遭到埋伏。
皇帝的话一出口,乾清宫里的几位大臣也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过来。
王炳心惊,“微臣马上拟旨。”
“不,这事重要。朕会令司礼监、锦衣卫想办法把圣旨递到大同。周尚文只要回到大同,必定是能看到。”
如果周尚文部被埋伏消灭,伤了筋动了骨,那局面就会被动了。
“微臣建议也给杨阁老一声提醒。”
“准奏。”
“陛下,还有一件事,臣等拿不定主意。”
“说。”
“原先抓的那些所谓复礼派的相关人员,此时是杀,还是不杀?”
朱厚照反问:“不杀,等着他们和鞑子里应外合吗?”
这话说得重了,不过本身就是要将这些人定为谋逆,所以倒也没什么错处。
此时的马益谦已经混了出城运粮的百姓之中,一溜烟的逃之夭夭。
但好友、妻儿都在城中,他独身一人又能去向何处?
对于他来说,家破人亡的打击是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冲击一样不小,原先他自诩圣人门徒,是舍生取义的君子,但这一次,他如丧家之犬到处躲藏,躲来躲去,无非就是为了苟活而已。
所以自己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吧?
至少实际情况是这样。
连续的逃亡和心灵的各种冲击已经让他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至少他不再是当初的马益谦了。原本他只是对一些朝廷的做法不理解,现在则多了一层恨意。
他的今日,都是皇帝造成的。
第四百八十四章 那是什么军队?
正统年间,也先攻打紫荆关的时候选择从边上的山路绕过去,紫荆关附近确实也有很多山里的拗口可以通人,虽说不是什么平坦的大路,但即便如此也很致命了。
那一战过后,大明开始有意识的用人力把那些山里的拗口堵上,但是一来那种拗口数量较多,另外这种靠人力改变自然的事情在这个年头做起来相当不易。
实际上,紫荆关的后面和侧面还是被渗透的像筛子一样。
但也先那一战也不是没有作用,至少这一次明军知道对这些拗口进行防范,也知道注意后方的敌人。
只不过这仗打起来就颇为艰难。
达延汗仔细看了以后做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决定。
他在一边攻打正面的时候,一边派人绕关而过。
但这些绕过去的兵马并不从背面攻击,而是长驱直入,离开这片大山。
之后所进入的就是华北平原。
这让紫荆关里的守将开始意识到了不对。
石奉当即判断,“他们想绕过紫荆关!正面的攻击不过是佯攻!”
这个时候袁闯便不敢像之前一样肯定了,万一这些人真的渗透过去,而他们什么都不管,那就不是守城不力的事情,而是畏敌不前。紫荆关身后四百里一马平川,然后就是京师。
即便京师并不会因为这股人马而有什么危险,但首先他作为紫荆关的守将并未尽到职责,而且这些人突入乡间,必定会大开杀戒,以当今天子对百姓的重视程度,他这条小命怎样都保不住。
所以,他沉默了。
而石奉见他不再反对,马上开始调整部署,
“小国公,烦你令五千人马去追击清剿已经过关的鞑子!”
朱凤当仁不让,“这些人就交予我!”
石奉多嘱咐了一句,“小国公,我们都在学院里受训过,这些鞑子即便分散过来,并不成军,但作战极为凶猛,往往二三十人就可成队冲锋,还请小国公务必慎重!”
“我知道的!”
“袁将军,你坐镇关内!至于本将,就去会会这鞑酋!”
袁闯还是有几分担心,“我在后接应石将军,一旦不利,将军要立马派人断后,其余人迅速退回关内。”
这样,即便不好,也可保住一点主力,不至于被杀得溃散。
“好。”
计策已定,军令既下,那么就照此执行。
石奉带来四卫人马,有两个甲级卫,两个乙级卫。朱凤是成国公次子,他不可能给朱凤一个乙级卫。
所以实际上跟朱凤去的虎贲卫。
虎贲卫在京是负责巡视皇城,守卫告警。弘治年间上直亲卫最初开始分级之时,其实是个假的甲级卫,只不过看它守卫皇城,后来亲卫之间还要进行演武,皇帝又给虎贲卫换了指挥使,于是战斗力逐步提升。
至于石奉自己,则带着一甲两乙,以左、中、右的队形分散展开,直面鞑靼兵马。
这种阵势正面摆开的情况,其实没什么多说的,短兵相接,凭得就是勇猛。
对面的达延汗一见此景,哈哈一笑,“此计策果然管用,竟然出关来攻!巴尔斯,本汗命你率一万精骑迎战!这可不是攻城之战,若是再不利,你便不要说是我达延汗的儿子!”
“是!”
鞑子大营里,似有一股必胜之信心在弥漫,并有人拍着马匹说:“大汗此计,指其要害,令其出也不是,不出也不是,可称极妙二字!”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是汉人的计策。”
达延汗的谋略其实也不复杂,紫荆关边上不是有小道么?
你不出来打,那我就过去了。
你出来打,那就是野战,野战便是鞑靼人擅长的了。
明军其实还有一种拖的办法,就是正面死守,只清剿通过去的敌人。
但这也很难,一来紫荆关边上的小路多,今日过五百、明日过八百,慢慢的其实不过是把野战的地点放在正面和背面的区别。
对于达延汗来说,这个区别有,但是不大,在各种结果中,仅是‘取其下’而已。
至于取其上,就是像现在这样,让明军守将以为自己识破了,实际上虚里有实,实中有虚,他兵马足够多,不管敌人选择正面还是背面,他都有把握。
这样,他就在也先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攻打紫荆关的方法。
咚!
咚咚!!
山谷之间,身穿红色军服明军面对着棕黄色军服的鞑靼骑兵,空中飞禽环绕盘旋,战鼓越击越响,这片古老的土地又一次上演这样的大战与对决。
石奉想到了正统年间的那一次紫荆关之战。
天子被俘,国之大辱,今天就一并要讨回来!
唰!!
他长枪指天,举过头顶,“明军将士听令!”
锵!
“我要你们全力冲杀!不死不休!今日一战一血土木堡之耻!!”
“冲!!”
霎时之间,黄土飞扬,飞沙走石。经过几年的强国强军,此时的上直亲卫才不是那种老爷兵、病秧子兵,他们都是平日里多加锻炼的好汉,而且上直亲卫一向高傲。
再有,那三年前,在周尚文将军的带领下也不是没赢过!
“出击!出击!”
巴尔斯作为达延汗的次子,也是热血十足的青年,敌人的勇猛,并不会吓得他尿裤子。
这是一次硬碰硬的战斗。
两军的战场就在关前的这片山谷,刚刚还整齐排列的大军,此时像流动的泥土一样相互撞击在一起。
啪啪啪的都是刀剑撞击的清脆之声!
石奉身先士卒,他身边的亲兵也跟着他冲入敌阵。
他使的是一柄红缨长枪,人群之中或挑或刺,寻常人近不得身。
噗呲!!
枪头没入胸口,鲜红血液顺着红缨流下。
石奉眼神狠戾,“先杀一人!”
主将用命,后面的士兵自然不会后退,一时间是杀得昏天暗地,血流成河。
巴尔斯身处战场,正全心全意杀敌,自然不知道全貌,只知道身边自己的勇士倒下,手里也有明朝的士兵倒下。
鲜血、手指、胳膊、头颅……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