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节
郭三省平和地问:“大将军真的想了这么多?”
王景彰耸了耸肩:“只有大将军自己清楚,但我只能这样安抚军士,不是吗?这个谣言确实对将士们不公平。”
郭三省点了点头,宽慰了一句:“放心吧,朝廷将在西域设置社学、县学、府学,这里百姓的孩子都将接受大明的教育,拿着大明的教材,真相不会被掩盖,历史会记住这一切。”
第九百三十四章 瓦剌臣服(二更)
昌都剌东北别失八里,自别失八里向北,则是阿尔泰山、杭爱山。
瓦剌的大本营就坐落于阿尔泰山、杭爱山之间,距离明军的大本营委鲁母只有千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言,算不得太远。
马哈木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派了一批批骑兵去打探消息,并在山里抓了五六个帖木儿的逃兵,证实了明军大败帖木儿十五万大军,取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
太平、把秃孛罗长吁短叹,看着面前的酒肉半点胃口都无。
萨穆尔公主走入大帐,送来了新鲜的马奶,看着愁容满面的三人,开口道:“事已至此,你们需要早点拿定主意,总这样空坐一日一日也不是办法。”
马哈木端起一碗马奶送到嘴边,只湿了下嘴唇便又放了下来:“这个主意不好拿。”
萨穆尔公主笑了笑,冲着门外喊道:“妣吉,进来吧。”
妣吉走入帐中,对三人轻轻施礼。
马哈木有些不解地看着萨穆尔公主,又看了看妣吉。
虽说妣吉又一次成为了寡妇,沦为俘虏,但这一次她是幸运的,马哈木即没有馋她身子,也没苛责她与阿寨。
妣吉的身份是特殊的,马哈木娶的是买的里八剌的女儿萨穆尔公主,妣吉嫁的是买的里八剌的长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哈木与妣吉是一家人。
萨穆尔公主身份尊贵,又与妣吉关系很好,这才容得妣吉出入大帐。
“这是为何?”
马哈木询问道。
萨穆尔公主笑着说:“你们不是拿不定主意?妣吉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她或许可以帮你们分析一二。反正你们也是空坐叹息,不妨听上一听。”
马哈木看向太平、把秃孛罗,两个人没意见。
妣吉坐了下来,轻声说:“明军打败了帖木儿十五万大军,是主力对主力的战斗,这一点消息已经证实,就不需要再讨论死去的帖木儿,直接说大明吧。”
马哈木重新端起了马奶。
妣吉拿着小刀,缓慢地从煮熟的羊腿上割下一小块肉:“在帖木儿出征时,没有人会相信大明的军队会出了嘉峪关,进驻到哈密,后又占据委鲁母,昌都剌,选择在草原上与帖木儿决战。”
“草原,是骑兵的天下,大明军队以步兵为主,虽然有十几万之多,但怎么看,大明都不可能拦住帖木儿,更不可能打败帖木儿。但事实上,大明不仅在草原上打败了帖木儿的十几万骑兵,还斩杀了帖木儿。从这里,可以得到三点。”
马哈木凝眸看向妣吉,太平、把秃孛罗也被妣吉的话所吸引。
妣吉撒了点细碎的盐在肉上,轻轻咀嚼,咽下之后继续说:“第一点,大明虽以步兵为主,但他们找到了以步兵克制骑兵的办法。”
马哈木心头一沉。
最担心,最害怕,最无力的,就是这一点!
论说天下骑兵,马哈木相信帖木儿的骑兵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他们不仅彪悍英勇,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更有一批名将围绕在帖木儿身旁!
饶是如此,帖木儿还是失败了,不丢丢了十几万大军,连自己的性命也丢在了昌都剌!
以步克骑!
大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俘虏的帖木儿军士都说起了神机炮,那玩意真的能打败帖木儿的所有精锐吗?
妣吉看了一眼马哈木:“第二点,大明的火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半年前,有商人找到过哈什哈,说起大明火器威力不凡,征安南的时候杀敌无数,询问哈什哈要不要火器,被哈什哈拒绝了。”
“火器?商人可以贩卖火器?”
马哈木惊呆了,这东西不是大明最大的秘密吗?还能有人将火器带出关,随意贩卖?
妣吉摇了摇头:“具体事宜我并不知晓,但商人提出贩卖,想必是可以拿到火器的。哈什哈没有同意,想必阿鲁台、鬼力赤会同意,说不得他们手中已经有了一些火器。”
太平、把秃孛罗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透着不安。
可以理解商人为啥没有来瓦剌提起贩卖火器,大明商人敢深入关外做买卖的,大部分都是晋商,晋商出关,外面就是鞑靼的地盘。哈什哈也曾流落到河套以北,有机会接触晋商。而从大同到杭爱山,则路途遥远,成本更高。
“火器真的有这么强吗?”
太平不太相信,不就是丢石头,哪怕是下石头雨,也不可能吃掉帖木儿的主力啊。
妣吉叹息一声:“具体多强,我们并不知道。但从帖木儿逃兵的口中可以得知,大明的火器是会爆炸的,杀伤力很大。或许,这是他们战胜帖木儿大军的最大倚仗。”
马哈木凝重地点了点头。
谈起火器,俘虏都面露恐惧之色,可见火器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阴影。或许,大明的火器已经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火器了。
妣吉放下小刀,继续说:“这第三点,则是大明的战损十分低,打败帖木儿之后,他们的折损可能只是微不足道。”
把秃孛罗皱眉,问:“为何如此笃定?”
马哈木沉吟了下,开口:“是因为大明在战胜帖木儿的大军之后,并没有在昌都剌休整多久,便开始了南征北战。若明军损失惨重,必无法短时间西进,更不要说向北、向南作战!”
妣吉深深看了一眼马哈木,他能取代哈什哈成为新的瓦剌王不是没有道理。
马哈木问妣吉:“三点说清楚了,说出你的看法吧。”
妣吉犹豫了下,叹息道:“我知道,作为各部首领你们都是骄傲的,不愿意屈人之下,我只是想说一句,无论是部落首领,还是小小一户,草原上的规矩就只有一条:让族群生存并繁衍下去。”
马哈木看着妣吉起身行礼离开,萨穆尔公主也跟着退了出去。
大帐中,只剩下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
一阵压抑的沉默之后,马哈木叹道:“妣吉说的没错,族群生存、繁衍,才是草原的规矩。我们必须对族群,对部落负责。大明有能力在草原上消灭帖木儿的所有主力,一定也有能力消灭我们。眼下也已是十一月了,是时候派遣使臣给建文皇帝贺元旦了。”
太平紧握着双手,很是不甘心。
之前臣服大明,索取封号,只是徒有其表,只不过是蛰伏,争取时间罢了。
可现在朱棣在昌都剌消灭了帖木儿的所有主力,连帖木儿引以为傲的撒马尔罕重骑兵都被消灭了,现在大明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谁都不好说,但可以肯定一点,以瓦剌目前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帖木儿的对手。
帖木儿倾国之力十几万骑兵,而瓦剌所有部落加起来,能组织出五万精锐骑兵都算是极限了!用这点力量,如何挡住刚刚打败帖木儿主力的大明军队?
如果不是哈尔乌苏湖南面是高大巍峨、难以翻越的阿尔泰山,太平都想带族群北迁了。
没办法了,短时间招惹不得大明,先把姿态放低吧。
太平提议道:“这一次出使大明,需要选择重要人物去,而且要有重礼。”
把秃孛罗凝重地点了点头:“这一次,就让我亲自带队前往大明,见一见大明皇帝吧。我们必须摸清楚朱允炆对瓦剌的态度。”
“会不会太危险?”
马哈木皱眉。
把秃孛罗摇头:“带使团进入大明是安全的,这一点可以放心。若此时我们不把态度摆出来,大明再次北伐,那我们恐怕真的没有活路了。”
马哈木沉思良久,答应下来,然后说:“命族群的人对鞑靼传递消息,就说帖木儿家族内讧,大明惨胜帖木儿,将消息传得越远越好,一定要让鬼力赤、阿鲁台知晓。”
太平看着阴险的马哈木,笑了笑:“你这是想把鬼力赤、阿鲁台往死了送啊。”
马哈木冷笑一声:“我们一方面臣服大明,另一方面也应该制造机会,实现蒙古草原大一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力量保证部落的安全。”
把秃孛罗有些担忧,以大明的利益来看,朱允炆恐怕不会允许一个统一的蒙古出现,真要出现了,反而对大明的威胁太大,一旦让大明不安心,很可能会引发战争。
不过,这些事还长久,慢慢谋划吧。
借鬼力赤与阿鲁台等人的手,去验证下大明的真正实力,对瓦剌来说是一件好事。鞑靼赢了大明,说明大明战胜帖木儿必然是存在侥幸因素,若是鞑靼惨败,瓦剌也可以趁势吃掉鞑靼,将势力范围延伸至蒙古高原的中东部。
为了避免朱棣误判,偷袭瓦剌,马哈木给朱棣写了一封情深谊长的信,先是祝贺明军大胜,然后表示友好,最后说清楚,安乐王秃孛罗亲自带使团,去大明找你们皇帝去了,你可别乱来,我们可是大明册封的王爷,不是敌对势力。
朱棣没空搭理瓦剌,西域太大了,加上冬日严寒,军士出征遭遇了不少困难,如何驻防军队,何处驻防,驻防多少,要不要修筑防御工事,这都是需要朱棣考虑的事。
经过慎重考虑,朱棣决定给阿拉山口修一座城关,中间取城,两侧延伸十余里,修为长城,彻底卡住这一条东西通道,也好为驻防军士提供一个长期居所,不至于整日吹黑风而无法休息。
孛罗城距离阿拉山口不远,西北是阿拉山口,南面就是天山与天山之眼伊塞克湖,地理位置极是重要,朱棣与刘儁、杨荣等人商议,决定在孛罗城修筑军营,作为军队主力的驻扎之地。
随着西域版图越来越清晰,朱棣开始谋划卫所设置方案,委鲁母作为都司所在地,阿拉山口设置所,孛罗城设两个卫,亦力把里城、阿拉木图、塔拉兹等设卫。
有一个棘手的地方,让朱棣很是难以抉择:
塔什干。
目前,塔什干处在大明的控制之下,但包括杨荣、刘儁在内,众人皆主张不在塔什干设卫所,驻留军士。换言之,他们想要舍弃塔什干。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对马岛的北风吹(三更)
杨荣不是不知道朱允炆对土地的渴望,对疆域的渴望,但塔什干太过特殊了,特殊到了很难长期占领。
塔什干最大的特殊,就在两个字:
太远。
从亦力把里城至塔什干,足足有两千四百多里,若是从委鲁母算,快四千里路了,如此遥远的距离,想要控制着实困难。
如果只是距离,大明军队还可以克服,毕竟西域距离京师七八千里都能控制,何况是两千多里?但问题是,塔什干是一座孤城,孤悬在外的孤城,而且还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孤城。
塔什干处在锡尔河流域,天山最西端的西面,向北是外拉套山,想要向塔什干运输物资,就必须翻过外拉套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对于后勤本就太长太长的明军来说,每多一里路程,都是要人命的,何况自外拉套山到塔什干还有四百多里路!
不说无法承受的后勤压力,就说塔什干周围的形势也不太好,向南是帖木儿帝国的势力范围。现在哈里回去了,他能控制好局面尚且还说,可若帖木儿帝国一朝崩溃,分散的势力第一个侵入的就是塔什干!
一旦塔什干被围困,大明甚至都根本无法大规模支援,少量的支援又没有任何作用。而为了保住火器的秘密,确立大明的领先地位,塔什干城的守军与大明边军一样,只能贮存有限的火器与火药,真正到了战争时期,才可能调入大量的火药与火器。
而这对于塔什干守军来说,无法发挥火器的最大作用,而凭借着马刀、长枪,未必能坚持得住。若出现卫所建制的折损,朝廷必然会震怒,继而再一次发动西征,这对于大明财政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总而言之,塔什干孤悬在外,占领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与其留着它,还不如退守外拉套山,凭借着地势扼守住南北通道,背后还有一座两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塔拉兹城。
朱棣沉思良久,终于还是拒绝了杨荣、刘儁等人的意见:“塔什干虽是孤悬在外,但同样是我们环控锡尔河的战略要地,也是我们窥视撒马尔罕的桥头堡。若哈里不听话,不履行协议,我们便可以从塔什干南下,直接威胁撒马尔罕。”
“我知你们说的有道理,后勤,防守,都有诸多困难。但你们要知道,领土舍去容易,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务必克服,塔什干必须在大明的舆图上。”
杨荣、刘儁等人只好答应。
推开门,一阵狂风吹来,刺骨的寒似乎扒光了人的衣服,直往骨子里钻。
藤六看了看这鬼天气,连忙跑到屋后,哆嗦了几下,又跑回房间里,对正在喝酒的林温和池门说:“这个冬日还真是冷啊。”
林温砸吧着嘴,将桌上的倭刀拿起放在身后,说:“可不是,简直能冻死人,这对马岛的冬天,真不如大明福建的长乐,那里可暖和了,小娘子也暖和,哈哈。”
王景彰耸了耸肩:“只有大将军自己清楚,但我只能这样安抚军士,不是吗?这个谣言确实对将士们不公平。”
郭三省点了点头,宽慰了一句:“放心吧,朝廷将在西域设置社学、县学、府学,这里百姓的孩子都将接受大明的教育,拿着大明的教材,真相不会被掩盖,历史会记住这一切。”
第九百三十四章 瓦剌臣服(二更)
昌都剌东北别失八里,自别失八里向北,则是阿尔泰山、杭爱山。
瓦剌的大本营就坐落于阿尔泰山、杭爱山之间,距离明军的大本营委鲁母只有千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言,算不得太远。
马哈木已经几天没睡好觉了,派了一批批骑兵去打探消息,并在山里抓了五六个帖木儿的逃兵,证实了明军大败帖木儿十五万大军,取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
太平、把秃孛罗长吁短叹,看着面前的酒肉半点胃口都无。
萨穆尔公主走入大帐,送来了新鲜的马奶,看着愁容满面的三人,开口道:“事已至此,你们需要早点拿定主意,总这样空坐一日一日也不是办法。”
马哈木端起一碗马奶送到嘴边,只湿了下嘴唇便又放了下来:“这个主意不好拿。”
萨穆尔公主笑了笑,冲着门外喊道:“妣吉,进来吧。”
妣吉走入帐中,对三人轻轻施礼。
马哈木有些不解地看着萨穆尔公主,又看了看妣吉。
虽说妣吉又一次成为了寡妇,沦为俘虏,但这一次她是幸运的,马哈木即没有馋她身子,也没苛责她与阿寨。
妣吉的身份是特殊的,马哈木娶的是买的里八剌的女儿萨穆尔公主,妣吉嫁的是买的里八剌的长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从这个角度来说,马哈木与妣吉是一家人。
萨穆尔公主身份尊贵,又与妣吉关系很好,这才容得妣吉出入大帐。
“这是为何?”
马哈木询问道。
萨穆尔公主笑着说:“你们不是拿不定主意?妣吉是一个有智慧的女子,她或许可以帮你们分析一二。反正你们也是空坐叹息,不妨听上一听。”
马哈木看向太平、把秃孛罗,两个人没意见。
妣吉坐了下来,轻声说:“明军打败了帖木儿十五万大军,是主力对主力的战斗,这一点消息已经证实,就不需要再讨论死去的帖木儿,直接说大明吧。”
马哈木重新端起了马奶。
妣吉拿着小刀,缓慢地从煮熟的羊腿上割下一小块肉:“在帖木儿出征时,没有人会相信大明的军队会出了嘉峪关,进驻到哈密,后又占据委鲁母,昌都剌,选择在草原上与帖木儿决战。”
“草原,是骑兵的天下,大明军队以步兵为主,虽然有十几万之多,但怎么看,大明都不可能拦住帖木儿,更不可能打败帖木儿。但事实上,大明不仅在草原上打败了帖木儿的十几万骑兵,还斩杀了帖木儿。从这里,可以得到三点。”
马哈木凝眸看向妣吉,太平、把秃孛罗也被妣吉的话所吸引。
妣吉撒了点细碎的盐在肉上,轻轻咀嚼,咽下之后继续说:“第一点,大明虽以步兵为主,但他们找到了以步兵克制骑兵的办法。”
马哈木心头一沉。
最担心,最害怕,最无力的,就是这一点!
论说天下骑兵,马哈木相信帖木儿的骑兵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他们不仅彪悍英勇,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更有一批名将围绕在帖木儿身旁!
饶是如此,帖木儿还是失败了,不丢丢了十几万大军,连自己的性命也丢在了昌都剌!
以步克骑!
大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俘虏的帖木儿军士都说起了神机炮,那玩意真的能打败帖木儿的所有精锐吗?
妣吉看了一眼马哈木:“第二点,大明的火器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半年前,有商人找到过哈什哈,说起大明火器威力不凡,征安南的时候杀敌无数,询问哈什哈要不要火器,被哈什哈拒绝了。”
“火器?商人可以贩卖火器?”
马哈木惊呆了,这东西不是大明最大的秘密吗?还能有人将火器带出关,随意贩卖?
妣吉摇了摇头:“具体事宜我并不知晓,但商人提出贩卖,想必是可以拿到火器的。哈什哈没有同意,想必阿鲁台、鬼力赤会同意,说不得他们手中已经有了一些火器。”
太平、把秃孛罗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透着不安。
可以理解商人为啥没有来瓦剌提起贩卖火器,大明商人敢深入关外做买卖的,大部分都是晋商,晋商出关,外面就是鞑靼的地盘。哈什哈也曾流落到河套以北,有机会接触晋商。而从大同到杭爱山,则路途遥远,成本更高。
“火器真的有这么强吗?”
太平不太相信,不就是丢石头,哪怕是下石头雨,也不可能吃掉帖木儿的主力啊。
妣吉叹息一声:“具体多强,我们并不知道。但从帖木儿逃兵的口中可以得知,大明的火器是会爆炸的,杀伤力很大。或许,这是他们战胜帖木儿大军的最大倚仗。”
马哈木凝重地点了点头。
谈起火器,俘虏都面露恐惧之色,可见火器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阴影。或许,大明的火器已经不是自己所认识的火器了。
妣吉放下小刀,继续说:“这第三点,则是大明的战损十分低,打败帖木儿之后,他们的折损可能只是微不足道。”
把秃孛罗皱眉,问:“为何如此笃定?”
马哈木沉吟了下,开口:“是因为大明在战胜帖木儿的大军之后,并没有在昌都剌休整多久,便开始了南征北战。若明军损失惨重,必无法短时间西进,更不要说向北、向南作战!”
妣吉深深看了一眼马哈木,他能取代哈什哈成为新的瓦剌王不是没有道理。
马哈木问妣吉:“三点说清楚了,说出你的看法吧。”
妣吉犹豫了下,叹息道:“我知道,作为各部首领你们都是骄傲的,不愿意屈人之下,我只是想说一句,无论是部落首领,还是小小一户,草原上的规矩就只有一条:让族群生存并繁衍下去。”
马哈木看着妣吉起身行礼离开,萨穆尔公主也跟着退了出去。
大帐中,只剩下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人。
一阵压抑的沉默之后,马哈木叹道:“妣吉说的没错,族群生存、繁衍,才是草原的规矩。我们必须对族群,对部落负责。大明有能力在草原上消灭帖木儿的所有主力,一定也有能力消灭我们。眼下也已是十一月了,是时候派遣使臣给建文皇帝贺元旦了。”
太平紧握着双手,很是不甘心。
之前臣服大明,索取封号,只是徒有其表,只不过是蛰伏,争取时间罢了。
可现在朱棣在昌都剌消灭了帖木儿的所有主力,连帖木儿引以为傲的撒马尔罕重骑兵都被消灭了,现在大明的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谁都不好说,但可以肯定一点,以瓦剌目前的力量,根本就不是帖木儿的对手。
帖木儿倾国之力十几万骑兵,而瓦剌所有部落加起来,能组织出五万精锐骑兵都算是极限了!用这点力量,如何挡住刚刚打败帖木儿主力的大明军队?
如果不是哈尔乌苏湖南面是高大巍峨、难以翻越的阿尔泰山,太平都想带族群北迁了。
没办法了,短时间招惹不得大明,先把姿态放低吧。
太平提议道:“这一次出使大明,需要选择重要人物去,而且要有重礼。”
把秃孛罗凝重地点了点头:“这一次,就让我亲自带队前往大明,见一见大明皇帝吧。我们必须摸清楚朱允炆对瓦剌的态度。”
“会不会太危险?”
马哈木皱眉。
把秃孛罗摇头:“带使团进入大明是安全的,这一点可以放心。若此时我们不把态度摆出来,大明再次北伐,那我们恐怕真的没有活路了。”
马哈木沉思良久,答应下来,然后说:“命族群的人对鞑靼传递消息,就说帖木儿家族内讧,大明惨胜帖木儿,将消息传得越远越好,一定要让鬼力赤、阿鲁台知晓。”
太平看着阴险的马哈木,笑了笑:“你这是想把鬼力赤、阿鲁台往死了送啊。”
马哈木冷笑一声:“我们一方面臣服大明,另一方面也应该制造机会,实现蒙古草原大一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力量保证部落的安全。”
把秃孛罗有些担忧,以大明的利益来看,朱允炆恐怕不会允许一个统一的蒙古出现,真要出现了,反而对大明的威胁太大,一旦让大明不安心,很可能会引发战争。
不过,这些事还长久,慢慢谋划吧。
借鬼力赤与阿鲁台等人的手,去验证下大明的真正实力,对瓦剌来说是一件好事。鞑靼赢了大明,说明大明战胜帖木儿必然是存在侥幸因素,若是鞑靼惨败,瓦剌也可以趁势吃掉鞑靼,将势力范围延伸至蒙古高原的中东部。
为了避免朱棣误判,偷袭瓦剌,马哈木给朱棣写了一封情深谊长的信,先是祝贺明军大胜,然后表示友好,最后说清楚,安乐王秃孛罗亲自带使团,去大明找你们皇帝去了,你可别乱来,我们可是大明册封的王爷,不是敌对势力。
朱棣没空搭理瓦剌,西域太大了,加上冬日严寒,军士出征遭遇了不少困难,如何驻防军队,何处驻防,驻防多少,要不要修筑防御工事,这都是需要朱棣考虑的事。
经过慎重考虑,朱棣决定给阿拉山口修一座城关,中间取城,两侧延伸十余里,修为长城,彻底卡住这一条东西通道,也好为驻防军士提供一个长期居所,不至于整日吹黑风而无法休息。
孛罗城距离阿拉山口不远,西北是阿拉山口,南面就是天山与天山之眼伊塞克湖,地理位置极是重要,朱棣与刘儁、杨荣等人商议,决定在孛罗城修筑军营,作为军队主力的驻扎之地。
随着西域版图越来越清晰,朱棣开始谋划卫所设置方案,委鲁母作为都司所在地,阿拉山口设置所,孛罗城设两个卫,亦力把里城、阿拉木图、塔拉兹等设卫。
有一个棘手的地方,让朱棣很是难以抉择:
塔什干。
目前,塔什干处在大明的控制之下,但包括杨荣、刘儁在内,众人皆主张不在塔什干设卫所,驻留军士。换言之,他们想要舍弃塔什干。
第九百三十五章 对马岛的北风吹(三更)
杨荣不是不知道朱允炆对土地的渴望,对疆域的渴望,但塔什干太过特殊了,特殊到了很难长期占领。
塔什干最大的特殊,就在两个字:
太远。
从亦力把里城至塔什干,足足有两千四百多里,若是从委鲁母算,快四千里路了,如此遥远的距离,想要控制着实困难。
如果只是距离,大明军队还可以克服,毕竟西域距离京师七八千里都能控制,何况是两千多里?但问题是,塔什干是一座孤城,孤悬在外的孤城,而且还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孤城。
塔什干处在锡尔河流域,天山最西端的西面,向北是外拉套山,想要向塔什干运输物资,就必须翻过外拉套山,这座山虽然不高,但对于后勤本就太长太长的明军来说,每多一里路程,都是要人命的,何况自外拉套山到塔什干还有四百多里路!
不说无法承受的后勤压力,就说塔什干周围的形势也不太好,向南是帖木儿帝国的势力范围。现在哈里回去了,他能控制好局面尚且还说,可若帖木儿帝国一朝崩溃,分散的势力第一个侵入的就是塔什干!
一旦塔什干被围困,大明甚至都根本无法大规模支援,少量的支援又没有任何作用。而为了保住火器的秘密,确立大明的领先地位,塔什干城的守军与大明边军一样,只能贮存有限的火器与火药,真正到了战争时期,才可能调入大量的火药与火器。
而这对于塔什干守军来说,无法发挥火器的最大作用,而凭借着马刀、长枪,未必能坚持得住。若出现卫所建制的折损,朝廷必然会震怒,继而再一次发动西征,这对于大明财政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总而言之,塔什干孤悬在外,占领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与其留着它,还不如退守外拉套山,凭借着地势扼守住南北通道,背后还有一座两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塔拉兹城。
朱棣沉思良久,终于还是拒绝了杨荣、刘儁等人的意见:“塔什干虽是孤悬在外,但同样是我们环控锡尔河的战略要地,也是我们窥视撒马尔罕的桥头堡。若哈里不听话,不履行协议,我们便可以从塔什干南下,直接威胁撒马尔罕。”
“我知你们说的有道理,后勤,防守,都有诸多困难。但你们要知道,领土舍去容易,再想拿回来可就难了。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务必克服,塔什干必须在大明的舆图上。”
杨荣、刘儁等人只好答应。
推开门,一阵狂风吹来,刺骨的寒似乎扒光了人的衣服,直往骨子里钻。
藤六看了看这鬼天气,连忙跑到屋后,哆嗦了几下,又跑回房间里,对正在喝酒的林温和池门说:“这个冬日还真是冷啊。”
林温砸吧着嘴,将桌上的倭刀拿起放在身后,说:“可不是,简直能冻死人,这对马岛的冬天,真不如大明福建的长乐,那里可暖和了,小娘子也暖和,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