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脸色难看,始终一言不发。
  他看着亲弟弟与裴玉戈一样叩首请他下旨彻查,心中五味杂陈,只恨不得即刻拂袖而去,然而身为皇帝的责任让他无法潇洒离开。
  下面有一老者适时开口,从中斡旋道:“陛下,依臣拙见……太师曾为帝师,在朝多年少有行差踏错之处,即便是为了陛下的颜面,也不好直接下令责问治罪。而王爷自去年出任御史大夫一职后也日渐进益,一直为社稷朝纲奔走尽力,他查到的事臣以为应当也是真。何况,王爷少年时也是在太师门下受教过几年的,怎么说也有几分师徒情谊,今日弹劾太师,想来也是有些个把握。陛下不妨指派一位信得过的臣子领三司彻查清楚,若是误会,总也得昭雪分明,才不至于伤了朝廷栋梁。至于太师嘛,前日调查户部的案子十分辛劳,又逢长子害了病,不如趁此机会在府中歇上几日,也是陛下圣恩浩荡了!”
  另则朝臣调查,便是不会偏袒御史台或太师某一方,更无损天子威严。
  萧栋只简单考量了下便颔首道:“胡爱卿所言不错。此次御史台弹劾事涉太师、阆中院及京兆府,实不宜再由三司代为查问。众卿可有合宜的人选或是想法?尽可奏来。”
  殿中有短暂的寂静。
  毕竟今日这事,一面是太师与阆中院、一面是雍王与御史台,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主审之人注定是要得罪其中一边的。本就因裴玉戈弹劾半朝及萧璨遇刺之事而震惊不已的朝臣,此刻更是个个似鹌鹑般,缩着脖子无人肯出头。
  萧栋一掌拍在龙椅之上,百官低头无人应声。
  “众卿为何缄默不语?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自信能担此重任不成?!”
  最初谏言的那名老臣此刻跪直禀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朝中并非无人敢为,多应是觉得自己资历尚浅、难以服众罢了。”
  “这般说,胡爱卿心中应是已有人选了?”
  “这只是臣的猜测罢了。只是……”内阁老臣顿了顿,不经意间头向侧后方转了转,也是在向天子示意,“臣确实有一合适的人选。”
  “能得胡爱卿青眼,向来应是有为之士。年岁资历皆不是要紧,若有为朕为家国社稷尽忠尽责之心,未尝不可破例擢拔,朕对有志之士向来宽厚。”
  “陛下贤明,臣要举荐之人乃是中书侍郎于晁。”
  “哦?朕记得中书侍郎与胡爱卿皆是先帝时的老臣,为官多年,两位爱卿都是内阁要臣,何来资历尚浅之语啊?”
  “陛下,中书省掌机枢政务,臣等于审问断案一道自然只能说是‘资历尚浅’了。只是于侍郎品性纯直,臣才觉得今日局面他来为陛下分忧应最是合适,这才贸然举荐,还望陛下宽宥老臣妄言之举。”
  说是请罪,却是清楚天子不可能怪罪。
  萧栋闻言果然摆摆手并不予计较,且应是于晁官职足够高、又在朝中颇有资历,素日并不喜欢的内阁大臣,今日见了也只觉欢喜,面上不自觉流露出几分笑意。扫视了阶下百官后,他才道:“于爱卿可在?”
  于晁此刻方直起身朗声回道:“禀陛下,臣在。”
  “胡爱卿如此举荐,你可愿接下此重担?”
  “臣愿意。”
  于晁回得十分干脆,没有半点迟疑,天子闻言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连说了好几个‘好’,后才出声令百官起身。只不过目光看向素日最为倚重的太师和最为疼爱的弟弟时,还是免不得面色微臣,随即又宣布道:“裴卿言之凿凿,朕不可轻视,今命中书侍郎于晁为主审之人,刑部、宗正寺、大理寺全力协助辅佐。太师劳累,此案审明前暂且留府自省。京兆尹巩璋渎职懈怠,与阆中院赵淮、赵之文一并囚于刑部。至于御史台……裴卿虽为首告之人,但殿上言行有失,责令同闭门自省,御史台上下亦不再监理此前要案,静待于爱卿查明原委。”
  “臣等遵旨。”
  众臣叩首,有人心生绝望、有人暗自松了口气、亦有人心思瞬动。
  散朝后,百官自宫门出,有的坐上了自家马车准备回府。
  其中一名中年文官出来时似是刚经历过一番浩劫似的,还心有余悸抚了抚胸口。他府上仆从过来将老爷接回马车,车夫正要扬鞭,那官员忽得撩起车帘道:“不回府邸,去城西的那处宅子。”
  婻諷他说得隐晦,但车夫跟随多年,自是清楚的,应了声这便赶着马车往城西去了。
  “老主子,田达来了。在宅子外求见,说是有顶要紧的事要说予老主子听。”
  管家前来禀事,老人一身华服却随意穿梭于花丛间,拿着花剪饶有兴致地修剪着花枝,满头白发被他随意挽成一个松散的髻,瞧着竟是有几分不修边幅的样子。听到来人求见,他依旧是笑呵呵的,像是个乐得清闲的糊涂老头。
  “嗯,让他进来吧。”
  管家领命退去,不过是领着一名身着绯红官服的中年男人进来。那人一被带进来,隔老远便跪下,对着院中老人行了个周全的大礼,那模样竟是比在天子面前还要恭敬几分。
  老人剪下多余的花枝,看似无意扫了那人一眼,才幽幽开口:“有话就说,别老抖个没完。”
  “是、是。”文官战战兢兢应是,这才忙将今日裴玉戈当朝弹劾殷绰和赵淮、赵之文等人的事通通说了,末了着重道,“奴才知道赵之文是为王爷办事的,今日朝上雍王还直言去年曾遭遇刺杀之事,且已查到了赵之文,这才急忙来给老主子报个信,是否要知会王爷早做准备……”

章节目录